1928年,32岁的茅盾婚内爱上23岁的秦德君。不久后,秦德君怀孕,她以为茅盾会娶她,可茅盾对她说:“你把孩子打 掉,4年后我攒够了离 婚费,就在一起。”四年后,秦德君来找茅盾,茅盾说:“我认识你吗?” 茅盾的妻子叫孔德沚,他的婚事是祖父为他定下的。当初他的父亲就跟孔家的女儿有婚约,但是那个女孩后来去世了,父亲心中有愧,所以对祖父的安排,父亲同意了。 1918年,茅盾的母亲就让18岁的茅盾和17岁的孔德沚结婚了。虽然茅盾不喜欢这个没有念过书的新娘,但他的母亲却很喜欢她。在母亲的逼迫下,茅盾还是和妻子生育了一双儿女。 十二年后,茅盾为了避难坐船去日本,妻儿都留在老家,在途中茅盾遇到了秦德君,他们两个人都在从事革命事业,所以初次见面就相谈甚欢。 秦德君不仅长得好看,而且饱含学识,在茅盾的心目中,这才是符合他妻子的人选。茅盾和秦德君说起他不顺心的婚姻,妻子的粗鄙,让他整天都过得很痛苦。秦德君本来就仰慕茅盾的才华,听到他的处境,对他产生了同情。 当他们的轮船到日本之后,秦德君和茅盾的关系已经有了质的飞跃。明明茅盾比秦德君大了10岁,可他却偏偏喊秦德君为“姐姐”,秦德君只好称呼他为“弟弟”。 当检察人员问茅盾:“这个女人是你的妻子吗?”茅盾毫不犹豫地说:“没错,她就是我的妻子”。秦德君这才明白,茅盾这个“弟弟”对她的心思。她也没有多做辩解,就让大家误会了他们的关系。 到了东京之后,秦德君去日本的学校上学,茅盾就在她的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子。秦德君去上课,茅盾就在屋里创作。秦德君不时会帮茅盾整理手稿。 有一次,当秦德君在帮茅盾看稿子时,茅盾就从背后抱住她,轻轻地说:“阿姐,我爱你,我们在一起吧!” 秦德君被茅盾的温柔攻陷了,当晚,她就和茅盾住在了一起。他们两个人经过一夜的相处,也改变了对彼此的称呼,秦德君喊茅盾“哥哥”,茅盾喊她“妹妹”。茅盾很会说甜言蜜语,他对秦德君说“他们要永远在一起!”
茅盾的创作也不是都很顺利,每次遇到低谷时,秦德君都会鼓励他,陪在他身边。经过一次次的失败,茅盾终于写出了他的代表作《虹》。 他们两个人就如同热恋中的情侣,生活非常甜蜜。 可是不久之后,秦德君就怀孕了,这个计划之外的孩子,打破了他们生活的平静。 秦德君带着喜悦和忐忑的心情告诉茅盾这个消息,可是茅盾却面露难色。这不是他第一次做父亲了,而且他现在的生活并不富裕,所以他对秦德君说:“我们还没有结婚,为了孩子好,还是打掉吧!” 秦德君想想也是,要是让孩子以“私生子”的名义出生也不好,所以她就回到上海,跟朋友借了一笔钱,打掉了孩子。当时茅盾的身体也不好,所以她还没有完全恢复就回到了日本。 1930年,茅盾带着秦德君一起回到了国内,他们两个人借住在茅盾的好友杨贤江家里,茅盾对待秦德君俨如妻子一般。 就在这个时候,秦德君怀上了第二个孩子,她这一次觉得茅盾一定会娶她了,所以就逼着茅盾去找他的原配孔德沚离婚,茅盾不愿意让心爱的人失望,就想先带着她回家去见他的母亲,顺便说说离婚的事情。
可是茅盾的母亲是一个三观很正的人,她不见秦德君,还对茅盾说:“只要我活着,你就不要想离婚。我们家的儿媳只有孔德沚一个。” 茅盾的母亲没有随着儿子的心思,而是坚定地维护儿媳孔德沚。 看到茅母很难缠,秦德君就故意诋毁孔德沚,说她在外面有了情人,逼着茅盾休了她。孔德沚不想同秦德君这样的人掰扯,她同意离婚,但是她有一个条件,茅盾必须每月给两个孩子2000元的抚养费。
其实,这个主意还是茅盾的母亲给孔德沚出的,她让孔德沚以茅盾夫人的名义去出版社索要他的稿费,只有他没有钱了,自然就会同秦德君分开了。 没有了钱,茅盾离婚的心思就有了动摇。后来,他的母亲又写信跟他说养有为人子为人父的担当,一番话让茅盾的心又被动摇了一层。 因为没钱,茅盾照顾怀孕了秦德君并不方便。 为了解决现下的困境,他就对秦德君说:“要不我们先暂时分开四年,这四年里我就拼命写作挣钱,等我挣够了离婚费,我们就在一起。” 秦德君听完觉得茅盾是不想娶了她了,因为他没有当初坚持离婚的心思,所以她不得不同意再次打掉孩子。 这一次,茅盾陪着她去,上手术台之前,茅盾就紧紧抱着她,还说她受苦了,秦德君心里感动万分。可是,等到她养病一周回家,茅盾早就人去楼空。 茅盾回归了他的家庭,他的妻子孔德沚为了能够留住他的心,她不断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她用心照顾茅盾和家庭,让茅盾觉得“虽然她没有秦德君的才情,却足以成为他的妻子了。”
四年的时间到了,孔德沚已经让茅盾离不开了她了,当秦德君来找茅盾时,茅盾不仅不承认的当初的四年之约,还把她当作了陌生人。 秦德君痛苦不已,她回去之后就吞了200颗安眠药,幸好被救回来了。他们这段感情从这就终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