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真探社#【月经变得又黑又少,还有救吗?】很多女生会认为来月经量越多越好,一

绍元看健康 2024-06-06 10:19:49

#健康真探社#【月经变得又黑又少,还有救吗?】很多女生会认为来月经量越多越好,一旦发现自己的月经量变少了,担心自己是不是“身体衰老了”或者得了什么病。实际上,月经量本身就是会随着年纪增大而逐渐变少,很多时候姑娘们觉得自己月经变少了,其实仍然在正常范围。   那么,到底什么样才叫月经量少?怎么判断自己月经变少了是因为年龄还是疾病导致的呢?   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出血的过程,正常的月经是指其时间和量都要正常。   月经出血的第1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天,平均为28天,也就是说28天前后一周都是正常的。每次月经持续的时间称为经期,一般为2-8天,平均为6天。正常情况下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为20-6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一般认为小于5ml为月经过少。   女性的卵巢功能减退大概从40岁开始,历时 1~20年不等。我国女性平均绝经时间是在49.5岁,80%在45~54岁之间。在40~55岁之间出现经血量减少并排除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属于正常“凋零”的过程。   如果你还是二三十岁正年轻,却发现自己的月经比以前少了很多,先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 1 -   怀孕了吗?最近压力大吗?精神状态怎么样?   孕早期会出现点滴出血,一般2~3天就会消失,所以首先要排除怀孕的可能。其次,月经受内分泌和激素系统调控,精神压力和情绪也会影响到月经。高考前、加班久了、熬夜刷剧等,很多人的月经都会发生变化。   - 2 -   做过宫腔手术吗?   月经本质上就是子宫内膜脱落随血液排出的过程,出血量跟子宫内膜厚度直接相关。以人流术为代表的宫腔操作,要使用手术器械对子宫内膜进行搔刮,搔刮就会破坏子宫内膜结构,引起子宫内膜变薄、纤维化或宫腔粘连等后遗症,月经量也会变少。   如果进行了多次宫腔手术,损伤到了内膜基底层,甚至可能导致闭经、不孕。   - 3 -   吃过什么药?剧烈运动了吗?   长期的剧烈运动或芭蕾舞、现代舞等高强度的体力训练,也容易导致闭经;长期服用抗抑郁药物,如奋乃静、氯丙嗪等,也可引起继发性闭经。   为明确月经过少病因,需行以下检查:妇科B超;月经第2-4日查激素六项;黄体中期(月经第20 ~ 23天)B超测量内膜厚度;黄体中期测定雌激素、孕酮;必要时宫腔镜检查术、内膜活检。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POI)及卵巢早衰(POF):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POI)及卵巢早衰(POF)是月经过少的常见病因。卵巢是妇女最重要的生殖器官,其主要具有两大功能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卵巢的生殖功能包括卵泡的募集与发育、卵泡的成熟与排卵以及黄体的形成和退化。这一过程正常是形成人类生殖所必须的女性配子成熟的卵母细胞的必要基础。   所以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或早衰缩短了生殖期限,对女性的健康、生活质量以及生育能力有着严重的影响。   卵巢功能的下降几乎是不可逆的,一旦发现POI应及时进行处理。对于无生育要求者,应建议其在密切监测下适时根据指征进行激素替代治疗,改善其生活质量,以及保护其机体其他器官的健康。   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积极采取各种辅助生殖技术。对于需进行放化疗的未生育的肿瘤患者,可考虑在治疗前先进行生育力保存,包括冷冻胚胎、冷冻成熟卵子或不成熟卵子和冷冻卵巢组织。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也是引起月经过少、月经稀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PCOS 患者由于高雄激素的影响,较正常人来说有更多的卵泡被募集和激活,从而表现出卵巢多囊样的改变,而同时因为胰岛素抵抗的问题又使得这些启动的卵泡只是停留在某一个阶段而不能顺利完成卵泡发育的全过程,使得患者表现为稀发排卵或者不排卵,从而影响生育。   无论国外指南还是国内专家共识均提倡 PCOS 患者无论是否有生育要求,首先均应进行生活方式调整,戒烟、戒酒、减轻体重至正常范围等基础治疗,从而减轻月经紊乱、多毛、痤疮等症状,改善胰岛素抵抗。   PCOS 患者的治疗从近期而言,促使有生育要求患者排卵以达到正常妊娠;无生育要求患者达到月经周期、治疗多毛和痤疮、控制体重,从而阻止 PCOS 长期发展的不良后果,如糖尿病、 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子宫内膜癌等。   宫腔内病变:   例如: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结核、子宫内膜炎症等。该类疾病有正常排卵,但由于宫腔内病变、子宫内膜受损、基底层受累,而出现月经量少、子宫性闭经、不孕,有的可伴有痛经、下腹部压痛。尤其是有过宫腔操作史、结核病史者。

0 阅读:25
绍元看健康

绍元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