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多品牌战略落地##大v聊车#
【都说蔚来后面不行,因为铺得太开了?】
身边很多人对于蔚来的规划是有质疑的,包括一些主机厂的朋友,甚至是蔚来自己的员工。
理由也是很好理解,他们觉得蔚来铺得太开了,产品从10万干到50万,三电自己搞、智能驾驶自己搞、还要搞换电和手机,铺得太开了。
的确,这盘棋很大,但我想说从目前来看,蔚来走得还是比较有序的。
无论蔚来这个品牌车型和销量可能并不那么满足预期,但高端的定位已经得到了普遍认知,这就第一步。
现在,面对20-30万市场的激烈竞争,蔚来公司选择通过乐道品牌来切入,通过技术下沉、服务升维的策略,负责整体的跑量任务,正是蔚来公司寻求破局的关键。因为通过该品牌,蔚来公司不仅希望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来形成规模效应。
还有还未上市的萤火虫品牌,则是蔚来公司进一步拓展市场的重要棋子。这个主打10万级入门市场的品牌,一个是完善蔚来公司的产品线,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与乐道品牌形成有力的互补,共同为蔚来在新能源市场中攻城略地。
从产品线角度来看,这的确铺得很开,但背后是有支撑的,就是换电战略,它是蔚来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如今,长安、吉利、广汽、一汽都已经加入了换电联盟,后续乐道的量跑起来之后,换电的规模效应也将形成,巨大的换电网络影响力是很大的。
此前,何小鹏也表示,蔚来换电站到5000座,小鹏就考虑加入这个联盟了。
从长期来看,换电网络的建立和未来的更新,远比车型的更新来效益高。
你想,假如未来液态电池真的被淘汰,而改为氢能源或者是固态电池,蔚来的换电站花很小的代价就会变成其他能源的替换站。可以说换电网络是一劳永逸。
那么,现在这样看来,你还觉得蔚来铺得太开了吗?
Dumbledore
以现在的钱,赌压百年后的技术,你肯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