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以前老师提过一个观点:中国古代,不论是汉唐,还是宋元,还是明清,老百姓的生活都是差不多的,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大意如此,原话没有保存)。我当时对这个看法是不大同意的,想商榷一下。但因为忙于杂事,很快就忘记了。今天突然想起,兴致上来,觉得还是展开谈一谈。
先说我的结论:我个人认为(只是个人观点,不喜欢请忽略),就平民生活来说,宋朝与其他王朝相比,其实是存在着重要差异的。而且这些差异是制度性的,是制度变迁与社会变迁所带来的,而不是偶然的、偶发的。下面举例说明。
1、宋代之前,比如盛唐,城市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坊是封闭式居民区,市是封闭式商业区,定时开市、闭市,商民的交易主要集中在市中进行,市之外,不允许临街开店。换句话说,对于盛唐的城市居民来说,他们是不可以在街边开店、摆摊的,日常购物也比较麻烦。但到了宋代,坊市制已经破坏,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商铺,就如张择端《清明上河图》所展示的那样,城市业态与今天的街市差不多(见图一)。从坊市制到街市制的转变,对一般城市居居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至少做生意更自由了,买卖东西更方便了。
2、宋代之前,以及宋代之后,城市都有严厉的夜禁制度,即入夜后居民不准上大街溜达、购物、喝酒什么的,只能呆在自己家里,或者呆在所在的封闭式小区里面——这个封闭式小区,在唐朝,就是四面高墙围起来的坊,明清时期尽管已经没有唐朝式的坊,但你去看明清的《清明上河图》仿本,画中的巷子两头都安装了栅栏,栅栏的作用如同坊门,夜间是要关闭上锁的,将居民关在巷子里头,从而将巷子变成封闭式的空间,类似于唐朝的坊。(见图二、图三)
而在宋代,夜禁制逐渐被突破,城市形成了热闹的夜市,出现了发达的夜经济,普通居民也有了丰富的夜生活,到了晚上不用马上洗洗睡,而是跟我们今人一样,可以去逛街、购物、喝酒、看演出。夜生活的变迁在《清明上河图》的不同版本上也有体现,我们看北宋张择端版,上面的酒店是摆着灯箱广告的(见图四),因为酒店夜间要营业,宋人夜间要出来喝酒,而在明清版本的《清明上河图》上,酒店只挂出酒旗,没有灯箱广告,因为在夜禁制度下,酒店夜间是不能营业的,还放什么灯箱广告?(见图五、图六)
3、宋代之前,以及宋代之后,还有严格的通行证制度,即居民如果要出远门,必须先向官方申请一张通行文件,这种通行文件在汉唐时叫“过所”,在元明清时叫“路引”。特别是明代,官府对人口流动的管控尤其严厉,出门百里即要申请路引。没有路引就上路的话,那是要抓起来治罪的。而在宋朝,除了出入边关,一般的冲州过府已不需要什么通行证了。可以说,宋朝的人口流动要远比汉唐、明清时候自由得多,平民百姓只要有盘缠,就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汉唐人、明清人不能这样。
4、相对于晋—唐时段,宋代的社会流动也要发达得多。因为晋—唐还是贵族社会,阶级壁垒森严,阶层基本固化。唐朝虽然已开放科举取士,但录取人数太少,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面实行科举取士的朝代,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实现阶层跃升的机会要比唐人大得多。明清虽然也是全面实现科举取士,但内卷特别厉害,读书人要经过县试、府试和院试,才能取得生员的资格,之后还要闯过乡试、会试、殿试三关。而宋代的科举只有两级:地方的解试与中央的礼部试。殿试在仁宗朝之后只排名次不落黜。换言之,宋代的科举考试还没那么卷,平民出身的读书人通过科举实现阶层流动要更容易一些。
5、宋代的之前的晋唐时期,宋朝之后的元明清时期,都存在着奴婢贱民制度,法律对奴婢贱民的定位,是将她们当成主人的财产,而不是人格独立的人。而且,一个人如果不幸当上了奴婢,便终身是贱民,世世代代、子子孙孙都是贱民,人身永远依附于主人(除非获得放良)。而在宋代,贱民制度已趋于瓦解,宋朝当然也有奴婢,但她们的身份不是贱民,而是受雇于主家的佣人,在法律上,她们属于良人,与主人并不构成人身依附关系,只有暂时性的雇佣关系。这便是雇佣奴婢与贱口奴婢的区别。可以这么说,宋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取消了奴婢贱口的朝代(北宋初还是唐朝式贱口奴婢的剩余,从北宋后期开始,这个贱口群体便消亡了)。
6、最重要的差异是平民收入水平。汉唐平民的收入水平,我没有注意具体的量化研究,但若说宋人的生活水平高于汉唐人,应该没有异议。那么与后面的明清人相比呢?学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可以找到大量宋人、明人、清人的日工价样本进行量化比较。概括地说,一名生活在宋朝的城市下层居民,不管是摆个街边摊,还是给富贵人家当佣工,还是在官私手工作坊里打工,日收入大致为100—200文钱(个别低者可能只有60文,高者也超过300文)。而在明代,同样是城市下层打工人,日工价只有20文左右,名义工资只及宋人的1/5—1/10。当然,明代的物价较低,生活成本低于宋人,但即使计入物价因素,在宋朝,日收入100文钱可以维持五口之家的温饱,而在明代,日收入20文钱只能供三口之家糊口。
综上,对于平民百姓来说,生活在宋朝,还是生活在汉唐、元明清(均设定为一般的承平时期),他们所要面对的制度环境与生活水平是不一样的。宋朝平民能过上的生活,与之前的汉唐人、之后的元明清人相比,我认为无疑要更加接近我们现代社会。这也是我为什么赞赏宋代文明的原因。
江渐月
清明上河图只是部分反映宋朝的市井生活,身为艺术品不可能完全把真实的一面呈现给后来的欣赏者,更何况清明上河图是要让宋朝皇室欣赏的呢?宋朝具体的市井情况应该在正式的宋版图书中有所反映,或者是在宋代古墓葬考古中可管窥一二,余者只能是作者主观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