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看文物#铜銮铃年代:西周尺寸:通高17.4cm,铃体径9.8cm,座

丝佩说历史 2024-04-30 11:51:46

#小猿看文物#

铜銮铃

年代:西周

尺寸:通高17.4cm,铃体径9.8cm,座高9cm,銎径3.6厘米

出土地:北京房山区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

馆藏:首都博物馆

震惊!周人的马车会响铃!

这立在车前的酷似“小风扇”一般的铜铃,名为“銮(luán)铃”,常见于西周时期的车马上。以出土于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的这对銮铃为例,整体可分为铃球、铃颈和銎(qióng)座三部分。铃球部分两面镂空,各有八个三角形镂孔,中间有圆形穿孔,内有弹丸式铜铃。球体外围有一周环状外缘,外缘上部有四个穿孔,下部有两个长弧形穿孔。铃颈为扁实颈。銎座为长梯形座,正面有两条凸棱,中间有七个菱形装饰,下部前后有两个穿孔。銎下接车衡或轭首上,通过两个穿孔进行连接固定。

銮在西周时期的考古发现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被认为是周文化的标识性器物之一。其作为一种重要的车礼器,既可作为一种视觉装饰品,车马行走间銮铃所发出的声响也从听觉方面表达着乘车之人的上层地位。文献中有关“銮”的记载也强调了銮声所表现的仪态节度。《说文》:“銮,人君乘车,四马镳,八銮铃,象銮鸟声,和则敬也。”《礼记·经解》:“行步则有环佩之声,升车则有鸾和之音。”

图片来源:

图一、图二、图三:文中所述铜銮铃照片 | 图一、图二为观察猿小绿自摄于首都博物馆,图三来源于李伯谦《中国出土青铜器全集(1)》

图四、图五:首都博物馆展出全部銮铃 | 观察猿小绿自摄于首都博物馆

图六:周代马车复原图 | 底图来源于孙机《从胸式系驾法到鞍套式系驾法——我国古代车制略说》

文/小绿

0 阅读:11
丝佩说历史

丝佩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