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就是个笑话!”河北石家庄,92岁老太睡在门洞,7个子女无一人心疼,邻居看不下去了,找来记者曝光此事。没想到,大儿子却狡辩,老人只是热了,出来凉快而已。7个子女觉得谁照顾母亲谁吃亏,甚至还说,照顾老母亲是情分,不照顾是本分,邻居们被激怒,跟他们吵了起来,侄子将二儿子打了一顿。
(案例来源:网易新闻)
梁喜从外面办事回来,恨不得赶紧回到房间里吹空调。
天气炎热,大家谁也不愿意出门,但是他路过隔壁王家的时候,又看到了92岁的王老太睡在门洞的地板上。
她逢头垢面,饿得都瘦成皮包骨了,嘴巴也因为很久没有进食,嘴角都脱皮了,气若游丝地躺在地上。
梁喜心里不痛快,这王家小儿子王常平实在太过分了,天气那么热,他们待在豪华大房间里,却不让老人进到里面,而让老母亲睡在门洞里,这成什么样!
现在更过分到饭都不送给老人家吃了。
要不是周围的左邻右舍看不下,给老人送吃送喝的,王老太估计不在了。
可天气这么热,怎么还把老人放在门口不管不顾呢。王老太本来有2儿5女,但是没有一人照料她。
梁喜气得找到记者曝光这件事。
大家都围在老人身边给她扇扇子,王老太的小儿子王常平来了。面对大家的指责,他却狡辩说,老人只是热了,出来凉快而已。
他说完,直接就拽母亲的胳膊,往家里走。也许是觉得大家的话,让他感到丢人了。
邻居们都担心他把老人家的胳膊拽骨折了,纷纷指责他。
没想到,王常平却说,他对母亲可好着呢。
邻居们却不买账,各个回应:你对母亲好,你怎么不让母亲住到新房子?干嘛让她睡门洞?
双方就开始争吵,后面王常平的大哥王常思还有5个姐妹也到了。
双方一见面,就开始互相指责,谁照顾多,谁照顾少。但是关于赡养老母亲的问题,他们一句话都不提。
老人的5个女儿认为,母亲把房子和钱给了2个儿子,那就由儿子去赡养,她们照顾老母亲是情分,不照顾是本分!
梁喜听不下去了,直接说起王老太早年的经历。
原来王老太40岁那年,老伴就走了,她含辛茹苦拉扯7个子女长大。期间吃了多少苦头,她一字不提,硬是把子女养大成人,成家立业,还给他们照看孙子孙女。
王老太以为自己子女多,晚年就要享福了,没想到,子女们却不愿意照料她。
记者听到这里,生气地说,要不是母亲把你们养大,你们能有今天吗?
7个子女都惭愧地不说话。但是,5个女儿又提出,把母亲留下来的家产7人平均分配,大家一起照顾母亲。
说到这里,2个儿子又不乐意了。双方又开始发生激烈争吵。
侄子听说婶婶的晚年遭际,立马冲到屋子里,将王常平打了一顿。
最后,大家一起坐下来协商赡养老人的问题,5个女儿觉得家产分配不公,对照顾母亲又开始推三阻四.
记者又把她们说得哑口无言。最后,王老太的7个子女都同意照顾老母亲,各自尽到子女的义务。
那么,从法律角度,该如何认定这件事呢?
1、7个子女不赡养老人,构成违法。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该法条规定了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扶助和保护义务,明确了当父母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时,有权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
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责任和义务。而7个子女却不赡养老人,不仅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应受到社会的谴责。
父母是养我们的人,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羊有跪乳之恩,动物尚且懂得感恩,可惜有些人却不知道,一个人都做不到孝敬父母,那真是白活世上了。
2、虽然老人将财产留给了儿子,但继承权与赡养责任是两码事。5个女儿不能以继承的财产为由推脱赡养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进一步阐释了继承法的相关规定,明确了遗产继承与赡养义务的区别。这意味着,即使父母将遗产全部或部分留给了某个子女,其他子女也不能因此免除自己的赡养责任。
5个女儿不能以继承的财产为由推脱赡养责任。如果有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父母可以依法要求子女给付赡养费,甚至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子女的法律责任。
3、7个子女因为赡养母亲,而反目成仇,争吵不断,做法不妥当,也不利于家庭的和谐与团结。
《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三条,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这一规定体现了法律对于家庭和谐与成员间相互关爱的重视,旨在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睦相处,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兄弟姐妹本来就是手足之情,父母更是对自己恩重如山,岂能因为一些个人利益而手足相残,不念父母恩情。
作为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和对兄弟姐妹的关爱也是对下一代的榜样教育。
对此 ,你怎么看?
(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洋溢
闺女和儿子区别对待,怎么能指望孩子回报一碗水端平呢?
欧德子慕 回复 04-22 17:50
问题不在这儿,是两个儿子得到的多,居然也不赡养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