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猿看文物#
【金面具】
年代: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年—前1100年)
测量数据:高约28厘米,宽约23厘米,净重280克
材质:金银合金,含少量铜、铅、锡等
出土:2021年出土于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五号埋藏坑
馆藏:四川省考古研究院藏
黄金打造,薄如蝉翼。2021年出土于五号埋藏坑的金面具可谓三星堆遗址的新晋顶流。金面具呈片状,面部瘦长,长嘴镂空,拥有半月形巨眼和三角形尖鼻。仅剩的右耳宽阔修长,内饰勾卷状纹和圆形耳洞。整体来看,金面具仅存约半,左半部分多处缺失。
这件金面具是目前三星堆遗址所发现的尺寸最大、最为厚重的一件金面具。金面具的多处边缘明显内卷,可能原本覆于铜头像或者其他质地的面具之上。只是,目前尚未有与金面具尺寸相配的人头像出土。
在室内对金面具做进一步的清理时,考古人员还在金面具鼻腔内部的填土中发现了极为细小的金珠。经过科学的测验和观察,专家推断这些金珠是在高温中熔融滴落而成的。金的熔点为1064℃。金珠的出现说明金面具可能经历了高达千度的火炼,可能与古蜀先民举行的祭祀活动有关。
要想深入解读金面具的功能,还需了解相应的出土背景。出土时,金面具位于坑内正中略偏北的位置,面部朝下,周围规律地分布着许多圆形金箔片,是五号坑中最先露头的器物。这一现象表明,金面具可能与周边遗物存在组合关系,是当时最后放入坑内的器物之一。但是,目前五号坑仅暴露出最表面的器物层。因此,要确认和还原金面具的使用场景,还有待后续考古工作的探索。
从1986年发掘一、二号坑到2020年以来发掘三号至八号坑,三星堆考古走过了近四十个春秋。“岁月不语,惟石能言。”和小猿一起期待三星堆考古的新发现吧!
参考资料:
1.三星堆博物馆官网
2.雷雨,黎海超,李玉牛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五号坑出土金面具[J].四川文物,2022(02):107-118+121.
3.孙华,彭思宇.三星堆埋藏坑的新发现与新认识[J].中华文化论坛,2022(06):95-116+156.
4.冉宏林,雷雨,赵昊等.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祭祀区[J].考古,2022(07):15-33+2.
图1-3 金面具
图4 金面具线图
图5 三星堆遗址埋藏坑平面分布
图6 金面具出土位置(东南→西北)
图7 考古人员在室内清理五号坑遗物
图8 金珠以及金面具鼻腔边缘超景深显微镜观测
图9 三星堆、金沙遗址及其他地区所见面具
图片出处:图1-3自摄于上海大学博物馆“青铜之光:三星堆与罗丹的超时空对话”展览;图4、6、8、9来源于雷雨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五号坑出土金面具》;图5来源于冉宏林等《四川广汉市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图7截图自共青团中央B站视频《在三星堆遗址核心区考古,是怎样的体验?》(BV1wK421i74w)
来自观察猿白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