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飞行员高长吉竟不顾伟人的禁令,直接击落越界挑衅的敌机,谁料,这竟让空军领导犯了难,然而,当伟人得知后,当即批示:拘泥于条条框框而畏首畏尾,怎能打胜仗呢? 1965年的一个清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驻防在山西省的一支航空兵部队受命执行例行的空中巡逻任务。 这支部队的飞行员们都是久经沙场、身经百战的老将,他们当中有一个人格外引人注目——高长吉,一名党员飞行员,勇猛精干、头脑冷静、技术过硬。 就在这次巡逻任务中,高长吉发现了一架可疑的飞机在我国领空肆意活动。这架飞机的机型、标识和飞行轨迹都透露出它的不怀好意。 高长吉心中警铃大作,作为捍卫领空的卫士,他当机立断发出了拦阻的命令。可是,这架飞机对他的警告视而不见,继续侵犯我国领空。 高长吉面临了一个艰难的抉择:按照上级的命令,他不能对这架飞机采取进一步行动。可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保卫国家领土的神圣职责重如泰山压在他的肩上。 他深知,现在必须有人站出来挺身而出,捍卫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就在这一念之间,他做出了一个英勇的决定。 翼龙般的战机在他娴熟的操控下呼啸而起,紧追那架胆大包天的飞机。双方在蓝天白云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空中缠斗。高长吉决心把这架无理闯入我国领空的飞机赶出去,甚至不惜将其击落。双方的战机在天际翻飞,犹如两只锋利的钢铁长矛在交锋搏杀。 就在这万钧一发之际,高长吉镇定地瞄准了目标,毫不迟疑地扣动了扳机。一道亮光闪过,敌机应声坠落。我军的领空卫士高老成功地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尊严,但他也意识到自己违反了上级的命令。 落地后,高长吉如实向领导汇报了整个经过。上级对他的行为评判不一,有的认为他太过莽撞,违反了纪律;但也有人为他的英勇而喝彩,认为他的所作所为正是一名合格的人民空军战士应有的风范。 军方高层对此次事件展开了深入讨论,意见分歧很大。有的认为应该严惩违纪者,以纪律作为军纪的基石;而另一些人则赞同高长吉所做的一切,认为保卫国家领土是军人的神圣职责,他的所作所为正体现了人民空军的英勇无畏。 就在朝野上下讨论热烈之际,这件事情终于传到了伟人的耳中。伟人在仔细研究了案情之后,毫不犹豫地做出了批示:"拘泥于条条框框而畏首畏尾,怎能打胜仗呢?"伟人睿智地洞见了这次事件的实质,没有把它简单地当作一次违纪行为,而是从保卫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加以判断。 在伟人的英明指引下,军方对此次事件做出了特殊处理。高长吉虽然违反了命令,但鉴于他出于捍卫国家领空和维护国家尊严的动机,军方决定免予处罚,并向全军予以通报表扬。 这一振奋人心的决定,如同一记当头棒喝,鼓舞了全军上下的英勇斗志。高长吉英勇无畏、忠于职守的事迹在全军传扬开来,他成为了新时期保家卫国的楷模。这个看似平凡的基层飞行员,由于一次不平凡的抉择,写下了人民空军的英雄篇章。 人民子弟兵高长吉的事迹震撼了当时的中国,也启迪了后人。他的先进事迹告诉我们,在捍卫国家领土和尊严的神圣事业面前,勇气和责任心是永恒的品德。 作为一名军人,必须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敢于挺身而出时不畏惧代价;同时,也要有清醒的头脑去权衡取舍,在遵从命令与保卫祖国之间做出最英明的抉择。 高长吉的事迹警示我们,条条框框的确不能拘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唯我独尊、放荡不羁。相反,他用实际行动阐释了一个道理:保卫国家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是我们的最高准则和终极追求。
1965年,飞行员高长吉竟不顾伟人的禁令,直接击落越界挑衅的敌机,谁料,这竟让空
张盟科技
2024-04-04 11:16:46
4
阅读:5958
用户11xxx74
在危机时刻最于亮剑,值得英雄称号!![点赞][点赞][点赞]
paz水天一色
祖国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冬季暖阳
向用毛主席思想武装的人民解放军致敬。
历史主动赢家
不枉活这一生!
吸烟危害大肠
打胜仗!
山阳居士
收复南沙一样的没有军令的功臣打下来的
辛加坡
边防军眼睁睁看着从边境深入上千里到山西不该枪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