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突破新型低成本电池技术】在新型储能技术路线中,以全钒液流电池为代表的液流电池储能技术本质安全、可灵活部署,成为长时储能技术的首选电化学储能技术路线。
然而,受制于钒资源释放量,现阶段全钒液流电池产业化发展面临成本高这一问题。因此,研发低成本液流电池新体系新技术,是解决现阶段液流电池产业化发展瓶颈的途径。
近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腐蚀电化学课题组在新型低成本铁基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科研人员在前期全铁液流电池研究的基础上,以铁负极氧化还原反应可逆性为切入点,先后通过电极界面缺陷设计和极性溶剂调,实现了充放电过程中铁单质在电极纤维表面的均匀沉积和溶解,并进一步通过弱化水合氢键网络作用,实现了-20℃低温条件下电解液不凝固及电池稳定运行。
这一研究为宽温域全铁液流电池技术产业化开发与应用推广奠定了技术基础。#中国科普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