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别给老师加责任了,到了读研究生阶段,都是20多岁的人了,习惯早就形成了,研究生导师可不是能决定学生的角色。
但是不排除有这样的例子,学生和习惯和导师的习惯一样,而这和导师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吧,如果有,那也是榜样作用,学生自己以导师为榜样,希望成为和导师一样的人。
而学生在制定计划和目标,以及规范自己的行为的时候,靠的是由内而外的自我约束力,这种约束力是从小到大养成的。
导师的影响微乎其微,家长和家庭环境的影响更大吧。
年轻人是有判断能力的,尤其是有脑子的年轻人,除非他们愿意以对方为目标,才会表现出和对方相似的习惯特点。
不过有个好导师,还是学生们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