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旷达游山水/沈周才是真的人间清醒👍
飞雪谈文学
2024-03-27 12:29:45
[向右R]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的11月,在长洲相城里(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一户姓沈的家里,诞下一名男婴,父亲给他取名为“沈周”,字启南,据说以《诗经·周南》中的“周公之化”,“德行天下”为寓意。
💰沈家家境殷实,且是书香绘画世家,沈周从小学习诗文,绘画技艺突飞猛进,终其一生,家居读书,吟诗作画,优游林泉,过着田园隐居生活,这在当时人人追求科举征聘,向往大城市的时代,成了一位不折不扣的“另类”。
[打卡R]单论诗画成就,80多岁高龄离世的沈周,可谓是明朝中后期的大师级人物。寄情山水,旷达出世的他,与文徵明、唐寅(唐伯虎)、仇英并称“明四家”,也是吴门画派的宗师级人物。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卧游图》,是他的代表作。画册中开首作者自书“卧游”两字,楷法劲健。平坡散牧、栀子花开、秋柳鸣蝉、江山坐话、秋江钓艇、雪江渔夫······17幅山水、花鸟图,水墨笔触,挥洒自如,正似作者人生的瞬间剪影,惟妙惟肖。
[萌萌哒R]如果把这些山水景致与沈周的人生剪影叠加,配以诗作意境托衬,将会是何等佳作?这本新书《不必向长安》,给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幅绝美图景。
[蹲后续H]书的作者是中国艺术史领域的自由撰稿人金哲为。全书通过“抽帧”的手法,以《卧游图》为轴,结合沈周的一首首诗作,或登山游玩,或戏水泛舟,或江村立雪,或午后鸣蝉,或草堂春睡,或离情别意······展现了80多年人生历程的洒脱旷达:“未信长安春似海,归人不及去人多”,真乃人间清醒!!
[赞R]长安的繁花似锦,不是人人都艳羡的,至少,沈周从不愿”心向长安”。这也是本书书名的由来。
[哇R]读完这本书,我蕞深的体会是,历史居然还能这样写:历史人物本身,融入在自己的作品之中,用作品的一帧帧精致侧写,来串联起人物至真至美的一生。
[派对R]这种独特的视角和书写方式,大开眼界,着实令人惊叹
[自拍R]我是Pete,专注历史,感恩相遇。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