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赵平夫妇去余姚采购粮食时,被特务逮捕。赵平宁死不招,但他妻子一害怕,供出了刘少文。可就在特务去抓人时,不仅没有抓到刘少文,反而抓走了一个国民党高官。 刘少文,原名叫刘国章,是河南信阳人,五四运动兴起时刘少文不到15岁,一个有理想的进步少年深受鼓舞,革命的念头就此勃发。1925年,刘少文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刘少文接受组织委派,到苏联留学,掌握了流利的俄语。 1927年刘少文回国后,身负数职位为党做贡献,随后,跟随部队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克农被任命为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当时他的秘书长就是刘少文。李克农离职后,刘少文留下来继续辅佐新主任潘汉年。1937年11月底,潘汉年撤离上海后,刘少文继任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主任,开始主持办事处的全面工作。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上海中共代表团奉命转入地下工作,并改组为中共上海工作委员会,刘少文出任副书记,全面负责上海周围及港澳地区的统战、宣传和情报工作,积极进行反蒋斗争。 当时,刘少文的秘书就是赵平,为了伪装身份,赵平的公开身份是一家粮食行的老板,为了维持粮行的正常运转,他经常要前往全国各地购买粮食,也正好借此机会可以接头处理情报工作。 1947年,刘少文的秘书赵平找到他,提出:“借着买粮食的机会,带着夫人回乡看看,顺便去给父亲扫扫墓。” 刘少文起初是不同意的,他担心此次出行太过张扬赵平会暴露身份,但是看在赵平已经离家十余载的份上,刘少文还是同意了,临行前,刘少文反复叮嘱赵平,行事不要太过张扬,要注意隐蔽身份。 没想到赵平和妻子由于太久没有回家,回到家后太过兴奋,就忘记了刘少文的叮嘱。开始大摆席宴,宴请自己的亲属和附近的乡邻。 由于,赵平出手阔绰,引起了附近乡邻们的嫉妒,于是,就有人趁机向国民党特务举报了赵平,说他曾经带领农民们参加过暴动。 1948年5月,赵平夫妇刚完成了采购粮食的任务,就突然被一群特务逮捕。 赵平夫妇被逮捕后,特务头子立刻对赵平进行了严刑拷打,但是无论敌人怎样严刑拷打,赵平坚称自己只是年轻时不懂事闹过革命,现在自己是正经商人,早就不干革命了。 特务头子看赵平不肯招供,于是就审讯了他的妻子。赵平的妻子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妇女,没有经过专业的训练,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很快就叛变了,并且供出了刘少文,说他经常跟赵平在自家的粮食行接头。 余姚的特务头目立马发电,告知南京方面,南京方面又把情报传到上海。这时,身处上海的刘少文也感觉出一丝丝异样,赵平夫妇迟迟未归,一定发生了什么事。 于是,刘少文决定先疏散与赵平关系最密切的地下交通员熊志华和郑才,但是转移需要钱,刘少文决定亲自把转移经费送到二人手中,而他们接头的地点也选择在了赵平的粮食行。 此时,上海的街头下着大雨,刘少文衣着破破烂烂,背着袋子,他假扮成水管修理工,前去粮食行与熊志华和郑才接头。 刘少文见到熊志华和郑才后,立刻把转移经费交给了他们,并命令他们二人拿着这笔经费立刻前往香港,结果二人刚离开,一群特务就破门而入。 特务们看他浑身脏兮兮的,认为他不可能是刘少文,于是就放走了他。随后,特务们又来到了三楼,当时粮食行的三楼租给了一个国民党军官,他当时正在家中穿着便服,俨然一副富商的装扮,特务们还以为他就是刘少文,于是立刻缉拿了他。而刘少文则趁此机会,跑到后窗,跳窗逃走了。 刘少文逃走后,他知道赵平肯定出事了,整个情报交通系统和他本人已毫无疑问地处在了危险之中。于是,他立刻从上海撤离,乘船到了天津。 不久,刘少文来到了党中央所在地的河北省平山县,被任命为中央社会部副部长,继续负责统战和情报工作,积极争取民主人士北上参加新政协。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文被任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第四部副部长、代部长、军委第二部(解放军总参谋部二部)部长。其间,他参与了当时我党我军情报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是我党我军情报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1955年,因为在情报战线上做出的突出贡献,刘少文被授予中将军衔。 1978年6月,刘少文被任命为解放军总参谋部顾问。尽管已年逾古稀,但他依然怀揣着对军队和国家的热爱,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刘少文积极向军委领导提出建议,主张加强军队的信息化建设,提高军队的信息战能力。他建议成立专门的信息化研究机构,引进国外先进的信息技术,培养一批懂技术、会作战的新型军事人才。 刘少文的建议和努力,为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的工作得到了军队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1985年3月,刘少文正式离休,结束了长达七年的军事顾问生涯。 尽管退休后,刘少文依然关注国家和军队的发展,经常向有关部门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1987年4月10日,刘少文因病逝世,享年82岁。
1948年,赵平夫妇去余姚采购粮食时,被特务逮捕。赵平宁死不招,但他妻子一害怕,
诸葛利剑
2024-03-13 18:39:24
0
阅读: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