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农民冒死救下毛主席,毛主席留字条:“等革命成功了,你就拿着这张字条来

喵苗来了 2024-02-28 09:18:02

1929年,农民冒死救下毛主席,毛主席留字条:“等革命成功了,你就拿着这张字条来找我!”但建国之后老农不仅没有赴约,甚至毛主席主动邀请他到北京见面,他也多次避而不见。 1929年,内忧外患接踵而至,革命的火种在大地上燃烧,饱受压迫的人民渴望着解放。毛主席因疟疾而染病卧床。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毛主席的安危关乎中国革命的命运。就在这个紧要关头,一户贫农家庭的大门在寒夜里敞开,一个叫陈添裕的村民自告奋勇,收留了那伙可疑的游击队。 陈添裕是一个干瘦的农民,整日在贫瘠的山地里耕作。他不过看到了那支队伍中一人病危,怀着乡亲们助难的善良本性,欣然张开大门。 于是,一个接一个的佝偻身影相继进入了陈家的小院。随行的医生简单诊断了毛主席的病情,说他已经得了严重疟疾,几近不治。 没有任何药物,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毛主席的生命已然如悬丝。陈家的小院里,立即成了毛主席养病的临时居所。 那些佝偻的红军战士们也渐渐散落在村里,与当地村民一起盘踞着。陈添裕原本都预感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的家园将承担起一个特殊而重大的使命。 从那天起,陈添裕每天早出晚归,白天在地里劳作,晚上则照顾着床上那位高烧不退的病人。他端茶递水,煮粥喂药,细心照料着那位红军首领。 在陈添裕的照顾下,几天后,毛主席的情况渐渐好转。 每当夜幕降临,陈添裕就像一头勤劳的小马驹,在村子里东拉西扯,将周边村民的米粮食物借来。他把村子里最殷实的粮食都储备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更有甚者,他还巡视周边村庄,搜集任何有关敌军动向的情报,向红军首领们报告。那些村庄中已有不少人知晓红军的存在,但基于乡亲们对革命的期望和对陈添裕的信任,都选择了沉默。 就这样,经历了数十个寒冷的夜晚,毛主席的身体慢慢恢复了过来。他已经可以步行一小段距离,四肢也慢慢恢复了力气。 可就在这时,一支打着国民党军旗的队伍却悄然靠近了村子。一时间,密布的探子侦查员渗入了这片贫瘠的土地,情况危急万分。 以前那些沉默的村民,现在也被刺探的目光紧逼着,恐惧使他们几乎要失去语言能力。就在这时,陈添裕挺身而出。 他坚决将村民们集中起来,一一宣誓要誓死保护毛主席,哪怕是以村子的安危作为代价。于是,在一个阴雨连绵的夜晚,一支由陈添裕领头,被革命理念唤醒了的村民们组成的民兵,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保护红军首领的工作中。 在第二天清晨,国民党军队就冲进了村庄,开始搜捕红军游击队。在一场小规模的交火中,两个红军战士牺牲,其他人则四散奔逃。 陈添裕立即带领数人迅速将毛主席转移,走上了一条只有当地村民才知道的羊肠小道,拼命奔逃向深山。 他们步行十余里地,穿越了几座小丘,几乎要累垮。而国民党军队在村庄中搜查无果,只能愤怒地撤走。 终于,毛主席被安全转移到了一处隐秘的林间小屋。陈添裕把他安顿好,又恢复了往日的劳作。而对于事后的奖赏,陈添裕也从未有丝毫企求。他说,这只不过是一个普通农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直到新中国建立,毛主席多次邀请曾经在闽西拯救了他性命的陈添裕,但每一次,陈添裕都一一谦虚地婉拒了。 他种田劳作,守望着爱国前辈们共同开创的新天地。他的故事成为了激励后人的佳话,诠释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伟大品格。

0 阅读:108
喵苗来了

喵苗来了

每天给大家分享精彩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