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86版《西游记》相信许多人都会认为它对原著有很大的改编,尤其是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情节,原著中孙悟空虽然也打到了通明殿外一时难逢敌人,但并没有将玉帝打得躲在桌子底下。许多人都诟病剧中这一情节,殊不知这个情节其实是有一定改编依据的。 《西游记》中最精彩的剧情就是“大闹天宫”,该情节历年来都脍炙人口,明清以来相关的戏曲也是层出不穷,比如《孤本元明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升平宝筏》等。这其中清乾隆间的《升平宝筏》则是最出名的曲目之一,它与《劝善金科》《鼎峙春秋》《忠义璇图》并列为清代宫廷著名的“四大本戏”。 《升平宝筏》是古代文学,它自然是服务于清王朝的剧目,其主旨便是维护皇权,巩固帝王统治。“升平宝筏”顾名思义,即为“海内升平”之意。因此,该曲目中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是邪恶的反叛者,最终的结局自然是被天庭也就是统治者所降伏,所以戏本在降伏孙悟空后便已结束。正是因为该曲目宣扬着封建统治者权威,也因此备受青睐,成为宫廷曲目。 在新中国成立前,关于“大闹天宫”的戏曲大多都是以孙悟空被降伏而告终。 比如《安天会》《新安天会》等戏本,大都以“天庭”为主体,最终以镇压逆贼孙悟空来警示世人要安分守己,实际上原著中大闹天宫的剧情亦是如此,孙悟空闹天宫是失败的,才会有了后面的“安天会”。 1951年,翁偶虹、李少春将传统戏《安天会》改编成《闹天宫》在国际公演后取得十分强烈的反响。回国后,马少波、李少春向周总理汇报情况。周总理听完后指示他们应把《闹天宫》扩大篇幅,细节上要充分表现出孙悟空的彻底反抗性及天庭玉帝的阴谋,重新编排成新的剧目《大闹天宫》。于是就诞生了1956年的经典京剧曲目《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对《安天会》(《闹天宫》)的重新编排,它将《安天会》的故事大量扩充,在原来的“偷桃”“大战”“盗丹”等故事的基础上增加了“龙宫借宝”“凌霄殿下诏”“花果山请猴”“官封弼马温”“闹御马圈”“初败天兵”“二次请猴”等曲目,交待了孙悟空“大闹天宫”的前因后果,并删掉孙悟空被擒情节,最后在结局上也是以孙悟空逃回花果山而告终。 从《安天会》到《大闹天宫》的演变是历史的必然性。《安天会》的主体是天庭,是封建王朝,曲目中孙悟空是反派被镇压;而《大闹天宫》的主体则是孙悟空,是反抗者,是革命者,是英雄。《大闹天宫》正是歌颂如孙悟空这样具有大无畏精神、敢于向封建恶势力反抗的人。 1961年万籁鸣、唐澄联合执导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便是继续延续这种设定,此后关于“大闹天宫”的曲目也均是如此,结局都是以孙悟空的胜利而告终。 86版《西游记》是中国戏曲的集大成者,剧中的大半演员都是戏曲演员,且该剧“大闹天宫”的故事更是借鉴了动画版《大闹天宫》及相关戏曲,比如剧中孙悟空撑破玲珑宝塔、踢碎灵霄殿匾额正是来源于动画《大闹天宫》,动画《大闹天宫》作为一个独立的故事最后孙悟空灭了整个天庭返回花果山,而86版《西游记》还要继续拍摄后面“唐僧师徒取经”的故事自然不能这样做,所以孙悟空在胜利后还是发生了反转,终被佛祖所镇压。 86版《西游记》诞生于特殊的年代,设定孙悟空打得玉帝躲在桌子下,正是为了表现出了孙悟空的不羁和彻底反抗性! 当然,若综合原著来看, 86版《西游记》中玉帝钻入桌子底下的情节其实也算合情合理,毕竟原著中玉帝也很畏惧孙悟空,甚至被孙悟空这一闹而畏惧了500多年!#西游记漏洞解析# #浅谈西游#
提起86版《西游记》相信许多人都会认为它对原著有很大的改编,尤其是孙悟空大闹天宫
不亦乐乎了
2024-02-11 13:20:32
0
阅读:6
FOX
降魔篇里边是根据原著写的那三个都是杀人不眨眼的恐怖妖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