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山小像

佳先生文史 2024-02-05 12:03:57
内容源自江南都市报 1954年,奉新县奉先寺内发现了这幅画,随即被故宫博物院收藏。1959年,应当地要求,又拨回给了八大山人纪念馆,是目前发现唯一的八大山人写生画像。 个山为八大山人名号之一,他生于1626年,卒于1705年,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权九世孙。1644年3月,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自尽,明朝江山易帜。清顺治元年,也就是1644年,清军破九江攻南昌,江西藩王子孙多被杀,或“窜伏山林”以避难。 时年19岁的八大山人,遭遇了“父随卒”,“妻、子俱死”的残酷现实。从此,他遁入佛门,法名传綮,开始了“赢赢然若丧家之犬”的逃亡生活。 《个山小像》上,八大山人自题:“个山小像。甲寅蒲节后二天,遇老友黄安平,为余写此。时年四十有九”。牒谱学者饶国平告诉记者,“蒲节”,就是端午节,“甲寅”,指1674年(康熙十三年)。《个山小像》作于1674年端午节的第三天。这一年,八大山人49岁。从1675年至1678年的3年间,八大山人先后在这幅《个山小像》上记下自己和朋友圈题写的文字,朋友圈里最亮眼的就是饶宇朴。 专家萧鸿鸣说:饶宇朴不是第一个《个山小像》题跋者,但是八大山人将题跋最佳的位置留给了饶宇朴。而且,1677年(康熙十六年)秋天,52岁的八大山人从奉新带着这张《个山小像》前往介冈饶宇朴家,在介冈菊庄请饶宇朴题跋,可见关系非同一般。饶宇朴在这个时候,早已经知晓八大山人的真实身份。如饶宇朴在跋文里说:“个山綮公,豫章王孙贞吉先生四世孙也。”并且,饶宇朴还知道八大山人的详细经历:“少为进士业……戊子现比丘身,癸巳,遂得正法于吾师耕庵老人。”饶宇朴和八大山人实际上都是耕庵老人的弟子,饶宇朴为师弟。从此跋文来看,八大山人的出家时间明确定为“戊子现比丘身”,也就是1648年(顺治五年),这一年八大山人22岁。“癸巳,遂得正法于吾师耕庵老人”中的“癸巳”,指的是1653年(顺治十年),八大山人27岁。 萧鸿鸣连续翻阅该村《饶氏十修族谱》后,查到了关于饶宇朴的记载:饶宇朴生于1629年,卒于1689年),字将文,一字蔚宗,号庵,别号鹿同。顺治十七年(1660年),31岁的饶宇朴因为乐安知县杨之麟的呈荐参加乡试,但因试卷中“斤斤四字”之“微瑕”而名落孙山。饶宇朴初涉人世之际即遭遇坎坷,最终只得以一介怀才不遇的实意文人身份,幽游时僧俗之间,与八大山人“同门”于鹤林寺主持耕庵老人座下。

0 阅读:3
佳先生文史

佳先生文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