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报个价,你感觉合适就坐,所有网约车平台都关闭了,车在下面,马上就能走。”

周兆成律师 2024-02-02 18:51:12

“我报个价,你感觉合适就坐,所有网约车平台都关闭了,车在下面,马上就能走。” 要不是权威媒体报道,我都不敢信,这是发生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的对话。 就在昨天,上海道路运输管理局发了一纸红头文件,说是“为了确保浦东机场陆侧交通顺畅有序”,严格禁止网约车在浦东机场发布召车信息或者揽客运营。 一夜之间,浦东机场的旅客——要么,多过一道安检排长队坐出租车,要么只能像开头那样,被司机“一口价打劫”。 大家都知道,网约车崛起,一方面是因为方便,另一方面,就是当年出租车市场过于乌烟瘴气。 碰到外地旅客,绕路是基本操作,对本地人也经常不打表不开票,车内环境和服务态度更不用说,乘客敢多问两句,都能半路把人扔下来。 有类似经历的朋友,欢迎评论区给大家讲讲。 所以当年网约车横空出世的时候,那真是一道清流。 不仅价格公开透明,在“大众点评”机制下,环境和态度也是互相猛卷,营收很快吊打出租车。出租车有了危机感,也开始一系列自我规范的改革。毕竟不改进不提高,连生存都是问题。 于是,短时间内,大家的出行体验,有了大幅改善。 这里边,“供需变化”是关键。 以前,车少乘客多,司机会说“你爱坐不坐”,现在车多乘客少,乘客就能说“你爱开不开”。 供方和需方博弈,是市场经济的本质。 市场提供的产品多了,形成竞争,各个产品才有动力去改进服务和质量,消费者才能真正获利。这是大家都认可的常识,没问题吧? 带着这个认识,再看这个《通知》,就真的让人看不懂了。 记者去问,有关部门解释是:因为浦东机场出租车供大于求,出租车等五六小时才能接到生意,重大枢纽应以巡游出租车保障为主。 “供大于求”,说明市场不需要那么多出租车,或者说出租车提供的服务质量让乘客不满意,这才是问题的解决方向,对吧? 而浦东机场的做法相当于什么呢? 相当于两个运动员正在踢比赛,眼看一个人要输了,裁判直接下场,把另一个给罚出去了,并且给的理由是:观众太支持你了。 虽然,只是一个城市的一个机场,但裁判这么判一次,就说明裁判可以这么判。 换位思考一下,大家要是运动员,下次还有参赛的动力吗? 长此以往,这个比赛,还能办下去吗? 而且,有关部门给的“上位法依据”,在我看来也不那么牢靠。 说是2016年的《上海市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若干规定》第17条,网约车不能在巡游车营业区域内发布召车信息,也不能揽客。 但这里限定词是“巡游车营业区域内”,按一般理解,只要不跑到出租车载客通道就行,对不对?但是市道运局说了,只要是机场陆侧范围,都是巡游车营业区。 那要按这个理解,虹桥机场,火车站,高铁站,汽车站等等,全都应该网约车禁运了,否则就是执法不严,没问题吧? 而都禁运会是个什么情况呢? 就是开头那个“我报个价,你觉得合适就坐”的场面会重新大面积铺开,至少在重大枢纽,市场环境会倒退到被出租车垄断的那个时代。 大家都知道,网约车如今的江山,是当年几个平台大佬,狂砸几百亿打下来的。好不容易成了气候,提供了数以百万计的就业岗位,背后和出租车司机一样,都关系着一个家庭的生计未来。因此,还请有关部门,能重新评估决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慎思缓行。 禁绝一个机场的网约车容易,破坏市场竞争规则,想再重建,就难了。 #浦东机场已禁止网约车 “一口价”司机趁机揽客#

0 阅读:40
周兆成律师

周兆成律师

错换人生案代理律师。一个有温度的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