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主席选举异军突起,郑丽文高票出线,军系倒戈,百年老党面貌一新。这股“快哉此风”洗去基层多年愤懑,被视为国民党“终于自我突破”的标志。然而,在两岸统一时间日益临近的历史大势下,这个新生的国民党,留给它重塑党魂、迎向未来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国民党主席选举的结果,被视为一次基层党员对“宫廷文化”的成功逆袭。在党中央高层属意前台北市长郝龙斌的形势下,没有行政资历的郑丽文凭借其“摆脱宫廷羁绊”和“辩才无碍”的特质,意外出线。

基层党员多年的愤懑,在这场选举中得到了释放。长期以来,国民党党中央被批评“重重帘幕密遮灯”,被李登辉的“幽灵”所困,在“维持现状”的迷思中,尾随民进党,不敢触碰两岸和平的“红线”。面对台独势力的步步紧逼、民进党对“九二共识”的否定以及108课纲“去中国化”的文化侵蚀,国民党党中央却“节节败退”,甚至面对黄复兴党部被解散、蓝委被“司法追杀”时,也“束手无策”。
正是对“亡党危机”的警觉,以及“回归党魂”的渴望,白发苍苍的基层党员选择了打破沉疴。郝龙斌在选举中连连出错,尤其是在赵少康“中国介选”论的冲击下,天意人事叠加,最终将郑丽文送上青云。这次“漂亮的起手式”,被视为国民党摆脱“异质化”进程、回归忠贞力量的积极信号。

郑丽文的胜选,代表着国民党迈出了自我革新的第一步,但挑战才刚刚开始。面对来自大陆的贺电,以及岛内外各方的拭目以待,这位根基不固的新主席,必须迅速解决一系列攸关党和台湾未来的核心问题:
如何迅速团结党内各派系,弥合选举裂痕,同时回归到国民党“浴血抗战收复国土”的荣耀,反击民进党对“光复”的否定,重塑其抗战的党魂,是当务之急。
抢救“大中华”与文化主体性108课纲“去古文、去中国史、去中华文化”的教育政策,正在硬生生将“中国国民党”变成“卖台党”。郑丽文必须直面这一教育危机,抢救文化阵地,才能让年轻人相信国民党能带他们迎向“有光的未来”。

在两岸情势日益紧迫的背景下,如何避免“蓝白合竟成了国民党唯一的胜选方程式”的窘境,凭借自身力量重夺执政权,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两岸和平解决方案,打破“一动就封杀”的困局,至关重要。
国民党终于“自我突破”,释放出积极的政治信号。然而,时代的进程不会等待。面对外界猜测日益临近的两岸统一时间表,以及民进党步步紧逼的台独路径,国民党已经没有时间沉湎于胜利后的喜悦。如何迅速巩固根基,回归党魂,推进两岸和平,并最终拿下执政权,将是摆在郑丽文面前最紧迫的考验。留给百年老党自我救赎的时间,已然不多。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