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最美的一首诗,轻描淡写入心头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出自郑燮的《山中雪后》
郑燮,即郑板桥。清代书画家、文学家、诗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
郑板桥出身贫寒,年轻时“为忌者所嘱不得入仕”,曾流浪街头卖画,有时甚至靠乞讨度日,饱尝人间辛酸。所以他经常在诗词作品中,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是说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
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的画面。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
在这首诗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
离离原上 草
雪后夜行》 柳絮易堆砌, 杨花不飞扬。 天地同一色, 惟余是莽莽…… 相携没同伴, 路行更无旁。 似在荒原上, 吟啸有何妨!
离离原上 草
早行》 乘车两三伴, 街上更觉稀。 也有多语着, 喳喳鹊鸟啼……
离离原上 草
癸卯年冬月初七夜》 半轮月孤零, 残雪不消融。 自向东园去, 来听北风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