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河南临汝,一个万元户家庭吃饭时,留下一张珍贵的老照片。这个农民名字叫李文义,从照片中可以看出来,他们的饭菜很丰盛,仔细看他们的家里暖瓶、鸡毛掸子、奖状处处都弥漫着八十年代的味道。 在那个年代,很多家庭都还没有脱贫,而李文义却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万元户,原来他联合18户农民开办小煤窑,年产值可达40万元,在当时,这可是一笔非常可观的收入。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李文义家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他家盖起了10间新房,添置了各种高档家具。不仅如此,他家还买了一台洗衣机,这在当时是非常少见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李文义家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勇气,成为了当地最富有的人之一。他不仅为自家人创造了幸福的生活,也为村里人带来了希望和机会。
1984年,河南临汝,一个万元户家庭吃饭时,留下一张珍贵的老照片。这个农民名字叫
碳水之都的少年
2023-10-07 22:32:55
2
阅读:10379
半夏遮流年
1984年才出生不久,记得几岁的时候爷爷和爸爸建的红砖大瓦房,请了工人在打水泥地面。1990前才有的黑白电视机,很多村民晚上跑到我家堂屋看电视。
站神
确实 84年能天天吃上白面馒头的农村人不多!记忆中每年春天粮食都接不上
湘妃子 回复 10-11 11:32
我湖南的,84年我们那儿一天三餐白米饭了
红色警戒
当年的万元户相当于现在的300万元户吧
✨风度 回复 10-12 20:51
千万
怒马如龙
84年河南很多地方刚刚不饿肚子,87年买馒头不用粮票,这一大桌子馒头和菜肴,县长也眼红。
海边的山里人 回复 10-10 22:23
没那么好吧,没地买肉,那个时候刚流行冰箱,工薪族咬咬牙才能买得起。我记得八八年还帮学校卸白菜,到九零以后就没分白菜的印象了
黑子去狗带 回复 10-12 23:37
有点扯了吧
铜池长老
84年我一周的初中住校生活费只要1.5元。[笑着哭]
铜池长老 回复 10-10 19:20
你比我多[笑着哭]。我1.5元通常是不够的,那时家里穷,父亲因职业病早逝,母亲一个月36元的工资除了家里开支外,还得管3个孩子上学。一周能给1.5元都不错了。唉,几十年过去了,想想都心酸。
渐行渐远 回复 10-10 22:25
要说起84年,那时我还没出生呢!
用户14xxx14
这是过年过节才有的场面!
炯炯有神柯镇恶
那个时候家里有个鸡毛掸子都属于相对有钱的
不忘初心
相当于现在的土豪啊!太牛了,比现在的千万富翁还强。
PTU7366
两个大人三个孩子九大盘菜一大盘馒头
用户14xxx40
当时还叫临汝,现在叫汝州,划给平顶山…一个河洛文化圈搞得支离破碎[抠鼻]
钟声
八四年我没印象了,那时候好像一斤猪肉才一块钱吧!
白鹿
84年刚脱农皮参加工作,月薪35.5元,无奖金一说。俗称篾索索。
笑看苏苏井底蛙
煤老板[裂开]
用户10xxx86
[得瑟]
用户14xxx29
毛草房当时电都渴求
用户16xxx37
84年时还小,记得在村里住,天天吃米饭,有肉有菜,家里除了电灯和风扇就没有其他电器了,电视机还是86年才有,不知道这算什么水平了
石勇
垃圾,肯定后来稀烂了
取什么名字呢
这肯定是摆拍,不是有没有钱的问题。主要是作为日常一顿饭,不会做7-8盘菜的。3-4个菜够吃就行了。
南科
重男轻女
鱼小溪
这是能人[点赞]
将军
带花的暖水瓶,洗衣机,电风扇,大白墙。这些东西足以在84年彰显尊贵
蚂蚁
为拍而拍
用户10xxx26
84年万元户相当牛了
用户17xxx51
那时候不是计划生育吗?他是不是超生了[抠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