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北京火车站,有一个小男孩穿着补丁衣服,他站在火车站月台上,戴着口罩,看起来呆萌可爱。那时候,由于物资匮乏,普通家庭的购买需求都要按人口数量凭票供应。布匹作为其中之一,也是如此。每个人的布票数量是固定的,不论男女老幼。因此,孩子们的衣服非常稀缺,基本上只够平日的换洗之需。 很多农村家庭积攒了一年的布票,也不够给全家人做一身衣服,一开始是老大穿的,然后传给老二,再传给最小的孩子。 这个小男孩的形象不禁让人回想起那个年代,以及那段时光的艰辛与朴素。正是由于那个年代的物质匮乏,人们变得更加珍惜身上所拥有的一切,补丁衣服既是贫困的象征,也是坚韧与希望的象征。
60年代,北京火车站,有一个小男孩穿着补丁衣服,他站在火车站月台上,戴着口罩,看
碳水之都的少年
2023-10-02 10:31:22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