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寻死路还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印度要与中国经济脱钩,目的是为了追随欧美,喝点残羹剩炙。 近日,印度媒体刊文表示,为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要开展与中国的经济脱钩,因为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达到了600多亿美元。然后,印度 要与印度的战略支点是与韩国、日本、欧洲和美国等国家结成更牢固的经济联盟。“以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还要促进更加平衡、互利的全球经济格局”。 是否成功还不得而知,但是从一些因素来看,印度将把自身拖入泥潭。 一是在全球产业中,印度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和供应链的初级阶段,虽然有过软件服务贸易的辉煌,但这不过是短暂且是欧美“吃”剩下的残羹剩饭,即使莫迪政府高呼印度制造,但是很难甚至是不会改变印度处于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状与格局。 二是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转移过程中,印度并非唯一目的地,其实在东南亚南亚的很多国家都是中国产业海外转移的目的地,反而印度所占比例极小,比如泰国马来西亚孟加拉国有很多中资企业,这些企业很多生产的就是中国原有的产品,而且还完成了产品的升级换代,具有更强的国际竞争力,印度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国际供需状态的,很多产品还是需要从中国和其他国家进口。 三是欧美不可能把尖端科技与印度分享,并且实现在印度的完全落地,相反欧美会设置各种条条框框来让印度接受,逐步的印度就会沦为欧美的经济附庸,成为某些产品的生产代言人。印度当然希望通过这种合作,完成弯道超车,但是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印度学习后,做出来的都还行,但是其质量,稳定性都十分堪忧,甚至就是一个冒牌货,三不像,很难实现成为战略支撑。 四是印度国内的政策和人文环境决定了,不可能成为主要供应链和形成规模产业链。从政策法律来看,对外国资本和企业极不友好,稳定性太差。从人文来看,印度文化冲突,隔阂,无法让印度释放出年轻劳动力的活力。 如此一来,印度不但不会有成效,反而会自寻死路,沦为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的附属品。
自寻死路还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印度要与中国经济脱钩,目的是为了追随欧美,喝点残羹剩
国际趣事儿
2023-10-02 08:08:22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