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发稀疏的问题并不只有现代人才有,在以长发为美的古代也不例外。 东汉的王莽就受到了头秃的困扰,于是在头巾上加戴帽子来营造有头发的视觉效果,时人称“莽头秃,帻施屋”。唐朝的白居易也曾为发量担忧,他在四十岁时自题:“衣宽有剩带,发少不胜梳。自问今年几,春秋四十初。四十已如此,七十复何如?”感慨头发太少都不够梳了…… 为了治疗头秃,古人也是想出了五花八门的方法。据考证,早在尧舜禹时期,就已经有假发了。当时的假发被称为髲髢(bì dí),而舜就是一个脱发严重患者,古书曾有记载,“有虞氏之药疡也,秃而施髢,病而求医。”虞氏指的就是舜,而施髢就是用假发盖住头顶的意思。 在古中医著作《肘后备急方》中也有记载:用老虎的膏脂涂抹(“取虎膏,涂之”)、用醋和米泔水洗头后涂白鸽粪(“以白鸽粪,捣,细罗为散,先以醋、米泔洗了,傅之”)等等。唐代《外台秘要方》里,还有猫屎烧灰和猪油一起涂头顶的验方。 到了明清时期,全民流行戴抹额,上至皇后下至平民,女人们都会佩戴,没钱的给自己绣朵花,有钱的缀满宝石。而且抹额对于年纪大的妇女还能起到保暖的作用,真的是“谁用谁知道呀”! 看来,人类对发量的关心可谓古今如一。 (图/明代《婴戏图》中尚未蓄发的孩童)
头发稀疏的问题并不只有现代人才有,在以长发为美的古代也不例外。 东汉的王莽就
熠彤看历史
2023-09-06 11:38:31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