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图1这个猜测就犯了西方学者研究古代中国时很典型的胶柱鼓瑟的毛病,拿古代和近代

兴学评历史 2023-09-04 16:11:27

其实图1这个猜测就犯了西方学者研究古代中国时很典型的胶柱鼓瑟的毛病,拿古代和近代西方农业赋税情况来套用古代中国的情况。谷物法案和“土豆大饥荒”之前的爱尔兰也许是这个情况,但同时期的中国未必是这个情况。

古代西方领主和地主向农民征收实物税,品种是五花八门的,若干小麦,若干头猪,若干乳酪,若干麦酒,若干只鸡……在1993年安道尔加入联合国之前,安道尔公国每年要轮流向两个领主——法国的富瓦伯爵(及其后世继承人,先是法兰西国王,后来是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和西班牙的乌赫尔主教缴纳封建贡赋,一般是4条火腿和40条面包(面包也可以折算成6块干酪和12只母鸡,视当年小麦收成而定)、以及一些葡萄酒——在葡萄歉收的年份也可用两条火腿代替。

但古代中国自从建立大一统中央政权后,早就建立了统一的税收标准。秦汉时期粮食作物多种多样,粟,小麦,大麦,稻,豆,麻……但赋税和工资俸禄以粟(小米)为标准,此后直至南北朝和隋唐,官仓征收的赋税粮基本都是小米,这是有考古证据的。此外还有丝绢麻布。唐宋以后的官定赋税也是夏税(麦)秋粮(米)两种,外加丝绢和冬夏布(棉麻布),也可以用铜钱或者银两来折抵。明代一条鞭法后,白银折抵的实物税收变成了主要部分。

还有即使是税粮(比如稻米),品质不好的话也不一定列为正赋。最典型的是宋代的占城稻。宋真宗时遣使至占城,取稻种三十石,种于福建。因其耐旱,大中祥符五年又取三万石,分种于江淮、两浙。当时传统的中国晚稻(如红莲稻)自播种至成熟需150天,粒肥而香;占城稻只需100天(后缩短至60天)即成熟,但单产量低,且味道不好,属于下等米,仅供农民特别是佃户和贫民食用,或充作军粮、马料,北宋的正赋(上供米)仍征收本国的晚稻粳米。

红薯和玉米这两种美洲高产作物也与占城稻类似。由于其作为主粮的味道不如米麦,所以从明末到清中叶,百姓的种植积极性一直不高,官府或地主也从未考虑过将其列为正赋粮品种【而且到其真正普及时,距离张居正改革、白银税收代替大部分粮食实物税收,已经有一两百年了】,而只是作为度荒作物推广。

以河南为例,乾隆八年红薯就已传入河南,但直到乾隆五十年,仍要皇帝亲自叮嘱河南官员推广种植。乾隆五十年六月庚寅,谕军机大臣等:「闽省地方向产番薯一种,可充粮食,民间种者甚多。因思豫省近年屡经被旱……番薯既可充食,又能耐旱,若以之播种豫省,接济民食,亦属备荒之一法……著传谕军勒浑,即将番薯藤种多行采取,并开明如何栽种浇灌之法,一并由驿迅速寄交毕沅,转饬被旱各属,晓谕民人依法栽种 。」

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以及雍正摊丁入亩,导致人口爆炸,食物压力增大。再加上清中期以后商品农业发达,大片良田改种商品价值更高的烟草、棉花、花果等作物,红薯、玉米、土豆的种植规模才扩大。比如山东省,按照地方县志记录,直到乾隆十一年才开始首次在胶州种植红薯,乾隆四十九年才普及到全省,其原因就跟山东省大片耕地在康、乾年间大量改种棉花和烟草(包括少部分地区改种果木、花木、桑树柞树)有关。

1 阅读:97

评论列表

江渐月

江渐月

4
2023-09-13 12:43

[狗头]这么说清朝农业种植多样,还是不错的。

ptsd

ptsd

3
2023-09-13 17:03

堂堂公国人口不到十万,还不到一个县城的人口,而且为什么安道尔是公国,领主却是伯爵

兴学评历史

兴学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