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不缺席”的爸爸很重要

小杨育儿有方 2023-07-16 10:52:07
1、父亲角色影响孩子性别认同。 性别角色并非天生,孩子3-4岁就开始性别角色的学习。 世卫组织研究表明:平均每天与父亲共处2小时以上的孩子智商更高 男孩更像男子汉,女孩长大后更懂得如何与异性交往。 2、父亲角色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相较于妈妈轻声细语和温柔爱抚,爸爸与宝宝的接触方式通常是大动作的肢体互动 比如举高、追逐等,较强的身体刺激促进宝宝在体重、身高、肢体协调等方面的生长发育。 3、缺少父爱的孩子社会适应性差。 调查发现,缺少父亲关心和教育的中小学生,往往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恐惧、紧张、焦虑,自卑心理严重。 在人际关系上有不安全感,在成年后较难保持与人的良好关系。 4、孩子性格叛逆与父爱有关。 父亲会无形或有形的向孩子传授社会秩序和行为准则,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实施人生观教育、树立自信和明确责任。 母亲往往注重生活细节和习惯养成,也很重要,但不能代替父亲的作用。 🌴这5件事妈妈别管,让爸爸做🌴 1、主动承担家务 一项研究显示,爸爸做不做家务,会影响孩子尤其是女儿的职业选择。 其实,不仅是职业的选择,女儿的婚姻观、亲密关系的建立,都深受父亲的影响。 2、每天拥抱孩子一次 爸爸的拥抱,给孩子带来的肯定和震撼不容小觑。 可以每天举行一次“开门仪式”,比如,家里有两个宝宝,大宝开门后得到爸爸的拥抱 然后爸爸出门再敲门一次,换二宝开门,爸爸再度拥抱二宝。 3、每天至少陪孩子玩5分钟游戏 爸爸内心都住着一个小男孩,他们跟孩子玩起来,会更有创意,也会更有趣。 4、陪孩子做一件“他想做”的事 父亲扮演“燃料”的角色,能够推动孩子向前探索。 他是孩子对未来与未知充满好奇的源头,跟着父亲一起探索世界的孩子会更勇敢、独立,有冒险精神,并保有一颗仰望星空的好奇心。 5、定期安排跟孩子的独处时光 爸爸跟孩子建立更亲密的关系,需要一对一独处的时光。 可以独自带TA去露营,去海边看日出,带TA一起去外地出差……在单独照顾孩子饮食起居的过程中 爸爸才能真正地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靠近孩子。 爸爸应教给孩子的8件事 1、百折不挠 2、勇敢独立 3、胸怀宽广 4、勇于担当 5、勤劳节俭 6、坚持原则 7、正视挫折 8、创新应变

0 阅读:0
小杨育儿有方

小杨育儿有方

关注我,你也可以成为育儿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