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捷说法#案件有了新通报和更多的细节,在列车长制止以后,女孩再次动手,本身不

张捷财经观察 2023-05-11 03:12:28

#张捷说法# 案件有了新通报和更多的细节,在列车长制止以后,女孩再次动手,本身不在正当防卫之中,被罚了200,网传女孩也接受处罚,但问题的关键是先动手打人的家长纵容孩子破坏车辆公共秩序有先打人,本身是带有寻衅滋事的嫌疑,要处理的不光是打人还有前面破坏公共秩序的问题,有关通报只字不提对破坏公共秩序的问题,算上破坏公共秩序,只罚款明显偏轻,应当有行政拘留的,而对方的行政拘留后的体制内身份是难以接受的,这里面才是真正的故事。

15 阅读:1516

评论列表

用户11xxx56

用户11xxx56

35
2023-05-11 05:16

假名报警,就不是一个公职人员的所为,不心虚干嘛用假名

用户81xxx87 回复 05-11 07:13
谁先报警的?[笑着哭]电话这玩意有记录,闹那么大,谁敢乱说,待会吃不了,兜着走

蔡贤

蔡贤

28
2023-05-11 05:53

孩子家长寻衅滋事是跑不掉的,

大猫-维思成识 回复 05-11 11:44
自己去对照寻衅滋事的法条看看是不是符合。家长不断让女子不要拍摄她孩子女子依然我行我素,还一边拍一边侮辱孩子,就这种不断刺激家长情绪的行为想判正当防卫是不可能的。寻衅滋事每一条后面都有一个情节恶劣后果严重作为约束条件,不是只要吵架打人就能构成寻衅滋事的。

蔡贤 回复 05-11 19:41
现场证人东北大哥的话你没听到么?骂人你先骂的,打人你先打的,拍摄你先拍射的,又是你孩子先打扰人家的,争端什么都是你先升级的,这还不够吗?什么样的人能有这么嚣张啊?有什么底气这么嚣张?

用户17xxx48

用户17xxx48

24
2023-05-11 06:04

这话说到点子上了!还有现在有人报料说对方用假名报警派出所竞然受理了!这是什么行为?

思绪歪歪 回复 05-11 09:20
法律规定报警需要登记身份证,确定报案人身份以及报案内容的真实性,诬告是要负的法律责任! 那个说匿名报案的,请问下大鱼号怎么弄的呀?靠骗吗?

历史云雾 回复 05-11 08:15
就算假名报案也不违法,只要不是报假案就行,这属于匿名报案,派出所接警后同样要处理,而且按照规定只要不是报假案,警方事后是不可以追查报案人员信息的。

用户18xxx62

用户18xxx62

22
2023-05-11 07:53

全车厢人都是傻子吗?怎么没人替那夫妇说话?别洗了!别把别人当成傻子

大猫-维思成识 回复 05-11 11:38
有人鼓掌就代表全车厢人鼓掌?大部分人只不过是坐着根本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不过是听东北男人说人多欺负人少罢了,就像罗翔具体情节也不掌握就在那里否定警方裁定,就像许多人根据断章取义的描述一定要认定互殴是错判一回事。

古往今来

古往今来

18
2023-05-11 08:34

看了剪辑拼接后公布的视频,感觉具有明显的偏向性和选择性。杨某女明明前后两次击打前排王某,特别是后面争执后突然再次击打王某,系故意激化矛盾,王某是在杨某第二次击打后才开始还击制止杨某女故意伤害行为的!这么重要的细节,怎么警方就忽略掉了呢?还有后面多人攻击前排王某的完整视频去哪里了?难道是选择性过滤吗?

燕子大人 回复 流星雨 05-11 11:05
有执法记录仪,看看上面显示的时间,20:23:13h对方家长开始扇女孩巴掌,声音清脆响亮,之后女孩才开始反击。

流星雨 回复 05-11 09:36
你搞的跟在现场一样

凌云

凌云

15
2023-05-11 07:32

这就是坏人为何如此嚣张的原因。排出所判案,从不问对错。

一孩好Y国养老 回复 卫星云海 05-11 08:54
那你为何还嘴?不应该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吗?你在这说什么话?

卫星云海 回复 05-11 08:38
人家的目的就是维护治安,不是以判断对错为最优先,只不过支持对的更容易让人接受。换句话来说,他们的判罚只要让一方觉得参与打斗不合算,少了一方的参与,就能降低冲突的烈度,对于治安就是贡献。另外你这句话不对,坏人做了坏事是没受惩罚嘛?只是你觉得不够而已。

AAA-Z

AAA-Z

11
2023-05-11 04:59

必须互殴,我的五毛已经到账!强酸洗

leaf

leaf

10
2023-05-11 04:12

孩子方三大人,那难公务哪去了!!!!!

用户13xxx79

用户13xxx79

9
2023-05-11 08:32

自己小孩不管反而要别人换座位,怎么不叫别人空一节车厢出来给你们自己座?

用户10xxx91

用户10xxx91

9
2023-05-11 07:03

夫妻俩都得拘留

尼古拉屎

尼古拉屎

9
2023-05-11 07:30

列车厢有摄像头,完整的视频放出来,用实事说话

诛天之刃

诛天之刃

7
2023-05-11 08:22

通报里怎么没说那名男性公职人员的情况,他有没有在公共场合辱骂她人!!

一个宁静

一个宁静

6
2023-05-11 07:22

你们可别你一个个瞎bb了,分析这分析那的,这种事基层每个派出所每天都有,每天都得处理,最基本的治安案件,怎么整的跟重大刑事案件呢,一辈子恨不得都接触不到普通治安案件的法律人士,指挥个锤子啊

凡人 回复 05-11 09:25
是啊,这种事情要7个半小时的笔录,传唤了2比,警察忙死了[得瑟]

锋回路顺

锋回路顺

6
2023-05-11 06:21

严查!严查事件始末!严惩一切违规行为

小小文

小小文

6
2023-05-11 07:36

等行政复议

晨雨日月

晨雨日月

5
2023-05-11 07:21

列车长人都来了,女孩再项次动手,你有看剪辑后的视频吗?一手手背,一次在己坐下背后打人,如此行径,还击二下三下十下不是正当防卫。看清节点,列车长来制止!制止前列车长没看到!你也忽略

一孩好Y国养老 回复 05-11 08:55
所以,你要下去给龙哥辩护吗?

燕子大人 回复 05-11 11:07
整个车厢的人都在为女孩说话,现场目击者不比你这个外人清楚?

用户18xxx02

用户18xxx02

5
2023-05-11 09:38

有个环节漏掉了,夫妻同行人拿水杯砸女子

周玉豪 回复 05-11 11:33
拿了吗,砸了吗?碰巧视频我看了,是那个女的被这王八婆抽第二个耳光后,要拿没砸吧?

周玉豪 回复 05-11 11:33
不了解没深度了解,就不要道听途说

用户10xxx90

用户10xxx90

4
2023-05-11 11:00

我先揍的你半死,轻伤,你倒地被列车长扶起来,上来骂我,打我两下,你是殴打我,我没错,这个文章就是这个意思

用户10xxx29

用户10xxx29

4
2023-05-11 05:44

打架肯定不可能同时动手,肯定有先后,所谓先下手为强。是不是一方先下手,不是判定互殴的条件。

大猫-维思成识

大猫-维思成识

4
2023-05-11 11:50

破坏公共秩序是孩子一家的行为吗?小孩子玩闹踢踢座椅就构成破坏公共秩序,那每天警察怕要忙死。列车长都到场了女子还不顾家长反对继续拍摄对方小孩,嘴里脏话连篇她没破坏公共秩序?我不是说家长一方全无过错,但你想告他们破坏公共秩序,这个女子还是同样跑不掉。案件性质就是互骂互殴,两方如果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那罚了家长也必然要罚女子。

朱烈

朱烈

3
2023-05-11 09:15

列车长制止不了后排家长先动手打人,你为什么会觉得他制止前排的打第二下就必须是有效的呢?

用户18xxx02

用户18xxx02

3
2023-05-11 09:37

假名报案就能拘了吧

同温层堡垒

同温层堡垒

3
2023-05-11 06:15

有道理

Shiyong

Shiyong

3
2023-05-11 10:50

处理的好,都不是善茬,都缺乏家教

春风秋雨

春风秋雨

3
2023-05-11 08:40

公布完整视频,少一秒都无法判断

无语

无语

3
2023-05-11 08:59

站在国家层面,针对某些国家的不友好行为也不是一味的忍让,而是采取对等反制措施,这是基本逻辑

快快乐乐2009 回复 05-11 10:40
对等当然好,加倍对等更优

用户10xxx54

用户10xxx54

2
2023-05-11 08:45

看清楚,7秒!!!你去劝架试试7秒能否劝止[汗]洗也合理些

胡青牛

胡青牛

2
2023-05-11 09:06

说的比较到位,所以被打女孩才不依不饶

红酒

红酒

2
2023-05-11 11:04

是不是正当防卫不是我们关心的事情。我们关心的是派出所在这件事上是不是以权谋私,是不是越权办案。打人者报案是不是使用假名,打人着是不是行贿办案人员。这么简单的治安案件现在疑云重重。

。。。

。。。

1
2023-05-11 04:01

赞你[点赞]

用户10xxx34

用户10xxx34

1
2023-05-11 09:59

就是这种套路,避重就轻,避实就虚,转移视线,栽赃诬陷。这事件的因果关系大家应该很清楚吧。

ご孰悉哋メ帞泩亾℡

ご孰悉哋メ帞泩亾℡

1
2023-05-11 11:03

人家东北大哥就是证明!你们在这边猜,谁先动手谁先骂不是很明显吗

用户18xxx25

用户18xxx25

1
2023-05-11 10:18

理智的网友还有很多,我很欣慰,本来很简单的突然纠纷,怎么没人问下,为什么会导致事态升级!

张捷财经观察

张捷财经观察

战略学者、律师、投资人、央视财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