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华国锋去探望刘伯承,提到邓小平时,刘伯承说出一个请求 1976年,华国锋去探望刘伯承的时候,刘伯承对他说:“要是我死了,只能让一个人来主持我的追悼会,他如果不来,我就不进八宝山!”刘伯承口中的这个人,正是邓小平。那么,他为何会提出这样的请求呢? 1931年,邓小平、刘伯承先后来到中央苏区。在这里,两位四川老乡首次见面,并在日后长期的合作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两人共同合作指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13年期间,他们一个主管军事,一个主管政治,留下了一段“刘邓不可分”的佳话。许多重大战役都是他俩一起商定的,各种命令也是以刘邓联署的方式签发。刘邓大军的英名也由此远播四方,让敌人闻风丧胆。 解放后,由于特殊时期的冲击,刘伯承眼见昔日的战友一个个受到打压,心里颇不平静,当得知邓小平被下放江西后,更是五味杂陈。直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在接班人华国锋的领导下,这段黑暗的时期才终于被画上了句号。就在此后华国锋前往探望刘伯承的时候,刘伯承借机提出了一个请求,那就是在自己去世后,要邓小平亲自主持自己的追悼会,否则宁愿让儿子把自己抛尸野外,也坚决不进八宝山。华国锋当然知道,尽管当时希望邓小平复出的人不少,但也有反对的声音存在。而刘伯承的这个请求,正是在为邓小平复出做最后的努力。让人欣慰的是,1977年,邓小平终于得以复出,中央又恢复了他党政军的领导工作。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与世长辞。邓小平率全家最早赶到追悼会现场,并如约为刘伯承主持了追悼会,实现了老战友的遗愿。追悼会上,邓小平向刘伯承三鞠躬,然后长久地伫立在遗体前,伴着泪水,沉思了许久。虽然邓小平复出后,两个人都各自忙于自己的工作,不常见面,但他们始终没有断了联系,晚年也会经常写信打电话,在他们彼此的心里,这份友谊非常珍贵。 追悼会结束后,邓小平怀着悲痛和想念的心情写下了《悼伯承》,并将它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让人们再次见证了他们深厚的革命情谊。正是这样一对亲密战友,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工作中,都默契十足,相得益彰,共同带出了一支英勇善战的人民军队,打出了一片繁荣盛世。
1976年华国锋去探望刘伯承,提到邓小平时,刘伯承说出一个请求 1976年,
宛丝看国际
2023-05-01 16:26:47
32
阅读:9503
cc
胡编
用户10xxx29 回复 05-04 15:41
刘帅女儿已就此事辟谣了。
神经哇
胡编乱造
五味子 回复 05-04 14:47
你的名字与你的品格才学很相配!
东方既白
这才是正能量好文章
(世)春江花月 回复 05-04 10:42
🤝同感
阿飞
真的,
不好说
华主席是好人,
用户12xxx46
战争年代成长起来的战友,过命的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