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一句话说尽了现实和无奈:“如果孩子的出生,是为了继承自己的劳碌、恐慌、贫困,那么不生也是一种善良。” @仲儿肥 非常认同这句话,生孩子不仅仅只是生,还得养。养孩子也不仅仅是吃饱穿暖,还得付出心力时间来教养。 如果自己的心智都不成熟,又怎么能奢望教养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孩子? 如果自己整天都在为生计而奔波劳碌,惶惶不可终日,精神紧张,情绪失控,又怎么忍心将这份苦楚给到天使般的孩子们? 孩子,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礼物,纯洁而珍贵,不应该一生下来就去经历人世间的痛苦。 所以,张爱玲的这段话说的很中肯,说出了现在许多想生但又不敢生孩子年轻人的心声。 如果他们有房子住,不用辛苦还贷,如果他们工作收入足以支撑孩子的教育费,如果他们的工作不是996,有更多的时间陪孩子长大,他们也很乐意生。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讲究个多子多福,认为儿孙满堂是最终级的幸福。如果条件允许,谁不愿家里热热闹闹、充满孩子的笑声。 可是,这个时代,生存的压力太大了,尤其是80、90,又是独生子女, 如果贸贸然生了孩子,除了需要赡养和照顾上面的8个老人,还要养育下面的几个孩子,还得工作上班,肩上的担子实在是太重了。 有好单位,工资高,福利好的年轻人还要好一点,可这样的人又有多少呢? 大部分还是普通劳动者,干着最累的活,拿着最低的工资,还得自己给自己做心理辅导。不然,说不定那天下班回家的路上,想着想着就崩溃了。 所以很多人说:“穷就别生孩子,给不了儿女好的生活还生,这是自私。”他们能想到这一点,真的很善良。 给了自己,也给了孩子更多的尊重和选择。这是一种有责任有担当的行为。 生孩子不是义务,养孩子才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有选择生与不生的权利,这是我们的生育权。 有人说,如果不生孩子你的人生就不完整,非也,人生完整与否,与生不生孩子是没有关系的,它是一种自我感受。 所以,有条件的可以多生,没条件的就少生,生育且教养,才是为人父母的担当和责任。 人生的意义也不在于生不生孩子,这不过是一种个人选择,量力而行也是一种善良!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张爱玲一句话说尽了现实和无奈:“如果孩子的出生,是为了继承自己的劳碌、恐慌、贫困
文文谈历史
2023-03-03 00:05:10
8
阅读:584
zzz
没信心给它优渥的生活,为什么带它来受苦受累,在这个世界活的越来越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