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细胞肺癌(SCLC)疾病背景与挑战
01.发病率与预后:占肺癌10–15%,5年生存率仅7%;全球年死亡超20万。
02.治疗瓶颈:数十年无突破,化疗为主;免疫治疗(ICB)仅小幅延长生存。
03.关键难点:早期转移、快速耐药、肿瘤异质性高、缺乏可靶向突变。
SCLC的临床过程及当前标准治疗纵轴为肿瘤负荷,横轴为生存时间。该图概述SCLC临床轨迹,突出局限期和广泛期疾病在临床过程与管理上的差异。显示了反应的短暂性,以及复发性SCLC对更持久、有效治疗策略的迫切需求。
过去40年,小细胞肺癌(SCLC)一直是临床“老大难”,化疗耐药后几乎无牌可打。如今,Nature Cancer重磅综述带来六大突破方向,让这个“绝症”首次看到被“治愈级”疗法围剿的可能,SCLC终于迎来“治疗井喷”时代!
代表药物/技术
技术亮点
DLL3靶向“全家桶”
Tarlatamab(TCE)
CD3双抗,重定向T细胞
ABD-147(α核素)
α粒子高LET,局部DNA双断
ADC管线(IBI-3009、SHR-4849、FZ-AD005等10+)
多样化毒素-连接子组合
ADC火力全开
I-DXd(DS-7300,B7-H3)
高DAR、可裂解linker
SKB264(MK-2870,TROP2)
稳定linker减少脱靶毒性
SEZ6/CEACAM5/GD2 ADC
靶点百花齐放,适应症拓展
TCE“双抗/三抗”潮
DLL3 × CD3:BI764532、ZG006、HPN328(三特异)
三特异抗体增强肿瘤锁定
B7-H3 × CD3:TAK-280
把冷肿瘤“拽”成热肿瘤
DDR &细胞周期
PARP1选择性抑制剂:Saruparib、HRS-1167
选择性抑制PARP1,减少血液学毒性
ATR抑制剂:Berzosertib +拓扑替康
合成致死+化疗增敏
Aurora A抑制剂:Alisertib
阻断有丝分裂纺锤体形成
抗血管+免疫
“二合一”
Ivonescimab(PD-L1×VEGF)
一次给药双通路协同
BNT327(PD-1×VEGF)
双功能融合蛋白设计
液体活检+AI早筛
ctDNA甲基化+片段组学
多组学AI模型,灵敏度高
吸烟人群循环自身抗体+ miRNA
低成本、可大规模筛查
小细胞肺癌(SCLC)治疗正从“实验室到临床”转向“床边回实验室”的逆向转化:把临床观察、深度组学、组织库和快速尸检结果循环回实验室,驱动假设验证与靶点发现;同时用表面组学、ADC/TCE新药、合理联合方案、限制表型可塑性和表观遗传干预来对抗异质性与耐药;通过戒烟、早筛和循环标志物把战线前移;并在真实世界中解决老年、合并症及经济可及性障碍,让创新疗法真正落地。
扩大SCLC有效疗法领域的挑战与机遇
2.总结
从“无靶可打”到“多兵种围剿”,SCLC已正式迈入精准靶向+免疫+核医学+细胞疗法的多维战争时代!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十年,7%的5年生存率将被彻底改写!
3.专家提醒
01.吸烟仍占SCLC病因95%,戒烟是最有效“预防药”。
02.早期筛查尚未突破,期待血浆蛋白组、miRNA等新技术。
03.TCE/ADC价格高昂,亟需医保与真实世界数据支持可及性。
参考文献
Nat Cancer 6, 938–953 (2025). https://doi.org/10.1038/s43018-025-00996-1
声明:本文仅用于分享,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