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为何灭秦后,天下豪强会响应刘邦号召围攻项羽?

雍王章邯被围于废丘,坚决抵抗刘邦不投降,所以他没有响应刘邦的号召围攻项羽!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于汉元年八月投降刘邦,国

雍王章邯被围于废丘,坚决抵抗刘邦不投降,所以他没有响应刘邦的号召围攻项羽!

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于汉元年八月投降刘邦,国除。

同年九月,司马欣的国土被划分为河南、上郡,董翳的国土划归上郡。

(八月)欣降汉,国除。翳降汉,国除。(九月)(塞)属汉,为河南、上郡。(翟)属汉为上郡。--《史记·秦楚之际月表》

汉二年河南王申阳投降刘邦,虽然没有记载其国被除,但是他的国土已经沦为河南郡,实际上意味着其国已除。

(十一月)属汉,为河南郡。

司马欣、董翳和申阳三人降汉后已经失去了诸侯身份,封地更是被汉朝直接接管,已无独立势力和选择权。此时刘邦若征调他们参与围攻项羽的军事行动,他们根本没得选。换个角度,这或许也是他们仅有的能够接触到项羽的机会!

彭城大败后,司马欣和董翳转投项羽,就是他们等待的机会!

塞王欣、翟王翳亡汉降楚。--《史记·淮阴侯列传》

张耳,是项羽正式任命的常山王,虽被陈馀打败,国土被夺,但也曾属于反秦诸侯体系中的核心人物,而且他在赵地的人脉以及对赵地风土人情和地理环境的了解,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再说失去土地的他更有意愿跟随刘邦东进为自己争取利益。

韩王成因为张良与刘邦的密切关系,受到牵连被项羽杀于彭城。为了抵挡刘邦的东进,项羽任命郑昌为韩王,郑昌以前是吴县的县令,他有心抵抗刘邦,但根本没有那个实力。

首先,他被立为韩王太过匆忙,项羽听说刘邦派韩太尉信攻略韩地之后,才任命郑昌为韩王,此时郑昌已经失去了先机;其次,他一个吴县县令去人生地不熟的韩地,跟“五世相韩”的张良和“韩襄王孽孙(庶孙)”韩太尉信在韩地的声望本就没有可比性,韩太尉信 “韩室后裔” 的身份更能争取韩地民心;第三,项羽陷入齐地战争泥潭无法给郑昌提供有力的支持。

及闻汉遣韩信略韩地,乃令故项籍游吴时吴令郑昌为韩王以距汉。--《史记·韩信卢绾列传》汉使张良徇韩。--《史记·留侯世家》

果然,郑昌根本不是韩太尉信的对手,很快被打败,郑昌投降,刘邦立韩太尉信为韩王,作为刘邦所立的韩王,响应刘邦的号召是正常的,也符合韩王信的自身利益。

魏王豹因被项羽强占梁地,迁徙到河东,从魏王变成西魏王,魏豹本就对项羽心怀怨恨,当刘邦东伐时,借机夺回梁地,完全符合魏豹的核心利益。虽然在《史记》的记录是“以国属焉”:

汉王还定三秦,渡临晋,魏王豹以国属焉,遂从击楚于彭城。

但对于刘邦和魏豹,他们之间更多是合作关系。

再说,魏豹并没有国除,魏国也没有被设置为郡县,魏王豹保留了诸侯王的地位和权力。

跟他形成对比的是殷王,跟魏王豹同月,也就是汉二年三月,殷王司马卬被俘,四月殷国除,置河内郡。

(三月)降汉,卬废。(四月)为河内郡,属汉。

至于赵王歇跟陈馀与齐王田荣,他们本就是反楚的先锋。

所以,天下豪强不响应刘邦号召的都被刘邦打败,国除。其他人不是对刘邦有求就是想要依靠刘邦的势力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或者联合刘邦对付项羽。

评论列表

不想忘记陆乐
不想忘记陆乐 1
2025-11-20 21:23
这就是刘邦被伟人称为封建皇帝里面最厉害的原因,他的庙算几乎不逊色于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