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明末为什么不扶持武将集团对付文官集团?

扶持武将集团是取乱之道。1从历代王朝的发展路径来看,王朝创立后,都要经历从武将治国向文官治国转型的过程,因为一个军政府没

扶持武将集团是取乱之道。

1

从历代王朝的发展路径来看,王朝创立后,都要经历从武将治国向文官治国转型的过程,因为一个军政府没有前途。

每个王朝基本上都是脱胎于某个军事集团,这个军事集团从割据一方,到消灭群雄完成大一统,武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故而,开国皇帝们对他的武将集团进行了丰厚的犒赏,封爵封地都是常规操作。

但也有很多皇帝对开国功勋们进行了血腥清洗,比如刘邦消灭异姓王,朱元璋清洗功臣,他们之所以这么干,是因为武将们威胁了皇帝的地位。

如果让武人掌权,时间一久,这些武将们要么割据,要么篡权,没有其他路可走。

就像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节度使安重荣说的那样:“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你能当皇帝,那为什么我不能当皇帝?我的兵马未尝不强壮,吾剑也未尝不利!

武将割据自立或者谋朝篡位是刻在基因里的,他们和文官接受的忠君教育大相径庭。

王朝开创者们,要么通过大清洗的方式诛除武将,比如刘邦和朱元璋;要么通过和平的手段剥夺兵权,比如赵匡胤。如果能成功解决这些军人集团,这个王朝就能度过初创危机,如果解决不了,这个王朝会直接进入乱世。

军权是一个王朝稳定的基石,皇帝必须把军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对武将集团削弱还来不及,哪还能去主动扶持。

2

文官集团虽然也极度自私自利,但毕竟是读书人出身,有儒家道德的相对束缚,他们基本上不会干出谋朝篡位、割据自立的事情。

儒家学说自从汉武帝时期被推崇之后,之后两千多年便成了王朝的治国纲要,儒家的上下尊卑观念非常符合帝王们的期待,用这个规则去筛选治国人才,筛选出来的八成都是忠孝之人。

文官集团的忠诚,让帝王容忍了他们的迂腐、贪婪、自私、逐利,甚至党争。文官身上的这些毛病,相比于武将对权力的渴望,简直不值一提。两权相较取其轻,帝王们很自然的选择了文官集团治国。

武将集团基本上都是出自赳赳武夫,他们缺少文官集团的道德感,他们干起谋朝篡位的事情来简直像喝凉水一样简单,曹操、杨坚、赵匡胤之辈,基本上都是出自武将集团。

有历史上这些谋朝篡位的事例,后世帝王对待武将集团和文官集团,简直就是做一道最简单的选择题,这个不用怎么想,文官集团就是最优选。

况且,一个王朝建立后,如果想要维持长远的统治,必须依赖成体系的法令、有效率的政府,而能实现这两条的只有文官集团,武将们所处的军事组织无法为治国提供制度保障。

3

明朝末年,文官集团的地位逐渐提高,能够左右政策的制定,甚至影响皇帝的决策,但远没有到凌驾于皇权之上的地步。

明末的文官相比汉末的军阀、唐末的节度使相差甚远,他们仍旧是皇帝的附庸,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崇祯皇帝,一生换了十九个内阁首辅,杀了其中两个,被废被贬的占了十六个,崇祯杀首辅就跟杀鸡似的。内阁首辅是文官首领,首辅都这个待遇,他们这些文官连鸡都不如。

而且,明朝自朱元璋清洗功臣、朱棣靖难之役后,逐渐开始培养文官带兵,学习宋朝的做法,在宋朝,像范仲淹这种文臣都是一流的带兵将领。

文官兼职武将,能够通过文官们的道德感限制他们的权力欲,简直是一个完美的方案。

明朝时期文官掌兵成了普遍做法,比如明早期于谦,明中期谭纶、王阳明,明晚期袁崇焕、孙承宗、孙传庭、卢象升、史可法,这些人大都是科举出身,是地道的文官士大夫,他们文武兼修,又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儒将。

明朝灭亡,文官集团并不是罪魁祸首,真正的原因是王朝的天然缺陷----它无法解决资源合理分配的终极问题。随着时间发展,王朝都将被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矛盾吞噬。

评论列表

小二上壶茶
小二上壶茶 38
2025-11-07 12:06
曹操,杨坚,李渊不都是丞相吗,这职位不属于武将吧。真以为你有个几万兵马就可以造反,中央掌控的兵力更多。就连持续力和后勤,那也比你强。这种事情说白了,那就是武将明着反,文官暗地反(土地兼并问题,都是历朝历代灭亡的主要原因。这个问题跟武将原因可不大)前期还好,明朝中后期皇权低弱早就丧失兵权了,别忘了御史台是可以封驳圣旨的。后期崇祯虽然建立了勇卫营,但是也只能在外作战,根本就不回京。不是不想,还是文官集团不让。

看不见的萤火虫 回复 11-09 00:11
资源、经济都在文官集团背后的大地主、豪强富商、士绅阶层手上!除非皇帝带头当众造反,否则,根本没法玩

亲亲我的宝贝
亲亲我的宝贝 29
2025-11-07 10:54
明朝扶植了太监集团对付文官集团,当皇帝想做恶事,就让太监去做,骂名太监背。可惜平衡被崇祯打破了,杀魏忠贤无所谓,但得扶植起另一个魏忠贤起来,充当自己打手,不止于想做什么事都受到文官集团掣肘!

呵呵 回复 11-10 23:41
崇祯有曹化淳,而且曹化淳的锅也背不少,可惜崇祯太强势,动不动就撤职,还是最高的位置多个太吸睛,后人都把曹的锅都忘记了,只记得崇祯强势。

Soothsayer
Soothsayer 16
2025-11-07 18:53
军饷都发不起还谈扶持?
逸云
逸云 16
2025-11-08 13:59
明朝是经济和科技极为发达的一个朝代,可惜和宋朝一样,武将身份低微,一遇战乱根本没有人能支撑国家

呵呵 回复 11-10 23:46
明朝经济是统治阶级“繁荣”不然明末怎样西北饥民蜂起,中原赤地千里,东南不堪重负…明朝我们封建制度下唯一真正意义下“农民军”给灭的,就算朱元璋他自己,也是灭了所有军阀后成了为了正统军阀而灭元。

就体验一下
就体验一下 12
2025-11-12 03:21
历朝历代灭亡,文官都是主因。国家在他们手里越治越差,从来没越治越好过。通过洗脑、期满、限制、架空皇权,攫取了国家权力,也没把国家治理好,只是他们谋取私利的工具。
mafashi2000
mafashi2000 5
2025-11-08 10:32
后期对付文官就是用宦官,崇正脑子进水,文官一朝做大,明朝灭亡也是文官的选择这个时候崇正无能为力只能等死
神秘的未知存在
神秘的未知存在 5
2025-11-12 13:25
忠心的能扶持的武臣文臣,都让崇祯自己砍了。[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为美好世界献上 回复 11-18 23:46
东林党挨的刀子少了?[抠鼻]

用户10xxx87 回复 为美好世界献上 11-19 02:32
后期只有东林党,怎么挨刀都是东林党吧

用户10xxx34
用户10xxx34 4
2025-11-07 10:48
更怕武将夺他的江山,文官最多搞点钱,夺不了他的江山。
用户10xxx85
用户10xxx85 1
2025-11-07 12:45
军人集团多好,好比北洋政府,多好呀,个个有兵从头打到尾,好吗?

呵呵 回复 11-10 23:48
中华几千年,多少次乱政将起例子。

用户10xxx87
用户10xxx87 1
2025-11-12 15:52
武将都是文官扶持上去的吧,权力都在文官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