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医生走访十几位百岁老人,发现长寿者都有4个共性!快来学习一下

►本文1582字 阅读3分钟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

本文1582字 阅读3分钟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虚构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你们都吃什么长寿?”“有没有什么秘诀?”

这是医生们在走访百岁老人时最常问的问题。有人以为他们每天喝人参汤,有人猜是基因好,但调查结果却出乎很多人意料。

医生们在走访十几位百岁老人后发现,真正让他们活得久、活得好,并不是昂贵的补品,而是4个看似普通却意义重大的生活共性。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些长寿老人的“共同点”,你我也能学得会。

都不是“闲不住”的人,他们每天都在动

在云南昭通一位103岁的老人家里,医生见他一早起来就在院子里劈柴,手脚麻利得像个中年人。问他为什么不歇着,他笑说:“不动就难受。”

这不是个例。

医生发现,几乎所有百岁老人都有一个习惯:每天保持一定的身体活动。哪怕只是扫地、种菜、做饭、散步,也从不久坐不动。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出,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可将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30%,还能预防老年痴呆、骨质疏松等慢性病。

与其说他们长寿,不如说他们从不让身体“生锈”。

即便年龄大了,也要动。哪怕只是每天散步30分钟,对健康都是极大的保养。

都不任性吃喝,饮食规律且清淡

吃得多就补?吃得好才活久?这在百岁老人身上并不成立。

医生发现,这些长寿老人普遍吃得很简单,甚至可以说“寒酸”——白粥、玉米面、青菜、豆腐,肉几乎一周才吃一次。

他们从不暴饮暴食,也不偏食挑食。有的老人甚至几十年如一日三餐定时,晚饭七点前必吃完。

现代营养学也印证了这种饮食方式的好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指出,高盐、高脂、高糖饮食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和心梗的主要危险因素。而百岁老人正是长期坚持低盐、低脂、天然食材为主的饮食模式,从源头上避开了“病从口入”。

真正的长寿饮食,从来不是“营养越多越好”,而是吃得有节、有度、有规律。

他们的心态,不是一般的“好”

“我这辈子没生过大气。”

这是广西某地一位106岁老奶奶说的话。医生问她如何保持心情愉快,她说:“有啥好生气的,日子总得过。”

医生惊讶地发现,所有百岁老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心态乐观,情绪稳定,很少焦虑或抑郁。

心理健康对身体的影响并不亚于饮食与运动。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研究表明,长期焦虑、抑郁情绪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长期激活,进而诱发高血压、心脏病等慢病。

而百岁老人普遍“看得开”“想得淡”,即使遇到困难也不会钻牛角尖。他们不是没有烦恼,而是不会让情绪控制自己。

保持好心态,是真的能“续命”。

他们都“按时睡觉”,作息极其规律

你可能想象不到,有的百岁老人晚上8点睡觉,早上5点起床,几十年未变。

医生们在走访中发现,长寿老人几乎都有一个铁打不动的作息表:早睡早起、固定睡时、极少熬夜。

现代医学早就提醒我们:长期熬夜会打乱生物钟,影响褪黑素、皮质醇等激素分泌,导致免疫力下降,增加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中国睡眠研究会在《2023年中国睡眠白皮书》中指出,睡眠不足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了15%,出现抑郁、焦虑的比例也明显上升。

而百岁老人不靠药、不靠“补”,光靠规律作息,就把身体调整到了最佳节奏。

写在最后:长寿不是运气,而是选择

医生们总结得很清楚:

“百岁老人的长寿,不是秘密,而是习惯的积累。”

他们没有什么天赋异禀,也没有吃什么“神药”。他们只是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了正确的生活方式。

你以为他们的生活很枯燥,但其实,他们用最简单的方式,活出了最长的年限。

与其羡慕,不如学习。

从今天开始,多动、多笑、少吃油盐、早睡早起,你也可以离健康长寿更进一步。

参考资料:

[1]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营养学会

[2] 《2023年中国睡眠白皮书》,中国睡眠研究会

[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情绪健康与心血管疾病研究》

感谢每一位关注我们的你!有你在,我们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