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京的夏天很长,到了九月中下旬还是湿热难耐,好不容易送走了长夏,本就短暂的秋天更加短暂,秋衣没穿几天便直接换了冬衣。再过几天就是立冬了,立冬作为冬季的起始节气,其天气特征和后续气温趋势常被用来预测冬季的整体气候。
俗话说:“冬天冷不冷,就看立冬”,因为时令的每一种变化都是天地的提醒。有人说夏天有多热,冬天就有多冷,还有人说今年夏天的雨水勤、只怕冬天也会多雨雪。今年的冬天到底是冷冬还是暖冬?雨雪会多吗?基于古人对节气时刻的观察和气候经验总结,我来分享以下两个看点:

晚上立冬(中午12点后)。虽然刚过正午,但过了中午12点钟就被认为是下半天了,有谚语称“朝立冬则寒,夜立冬则暖”,还有“早上立冬冷飕飕,晚上立冬暖融融”,这都预示着今年冬天是暖冬。
母立冬。农历日期为双数,所以属“母立冬”。俗话说:“母立冬,干谷上仓”:这预示着今年的冬季以晴好为主,利于秋收冬藏。
在月中。农历九月十八,卡在中旬。古人把农历月份的上旬称为月头,中旬是月中,下旬就是月尾。而今年立冬就是在中旬,是在月中。即“冬在头,冻死牛;冬在中,单衣过冬;冬在尾,家家有病鬼”。单衣过冬,预示暖冬。
早立冬。古人判断立冬的早晚是看农历月份,落在九月为早,十月及以后为晚,今年九月十八的立冬,妥妥属于“早立冬”的范畴,老话说:“早立冬单衣过冬,晚立冬冷到三月中”,说明今年的冬天也是偏暖!

从以上的4个特点来看,农谚的总结都说明了今年的立冬是暖冬。
二、其次,看2025年立冬当日的天气:“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立冬晴,ー冬晴;立冬下,ー冬淋”。这二则农谚的意思都是说立冬这天是晴天,则预示着整个冬天都是晴朗少云。如果有雨,则意味着这个冬天将多是雨雪天气。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雨防春旱”,如果立冬下雨,不仅整个冬天会是雨雪连绵,还可能带来因多雨雪而导致的道路泥泞、衣物潮湿不干、谷蔬食物霉腐变坏等隐患。这也正是谚语所说的:“立冬有雨会烂冬, 吃得柴尽米粮空”、“立冬晴五谷丰, 立冬雨稻米贵”。室外的柴草总是湿淋淋的,古时的人们烧火做饭又离不开这些柴草,火生不着、食物也霉腐,田地过湿又不利于冬小麦等作物的生长,造成来年粮食歉收,这一系列的影响将最终导致粮食价格上涨、人们的生活不安稳。

3. "立冬阴,柴火贵如金”,“立冬雨,茅草贵过金”,立冬当日的阴和雨都意味着整个冬天湿湿 的,从而抬高干燥的柴草的价格。
4. “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如果立冬当天刮北风,预示着冬天雨雪多;如果刮南 风,冬天就会雨雪少。“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如果在立冬这一天刮起了东北风,那么预 示着整个冬季的天气将会比较晴朗和宜人。

5. “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立冬出现雷电被古人视为反常天象,预示着可能出现极端严寒天 气,耕牛因无法适应极寒导致大量患病或死亡,最终造成畜牧业受损和农业生产力下降。另外,“立冬打雷防反春”,还需防范来年春天的气温不稳、降雨异常等反常现象。
6. “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卜”,如果立冬当天出现大雾,那么意味着冬天雨水充沛, 对于南方冬季蓄水的水田来说,适合在冬水田里播种萝卜。

以上这些预测都是基于古人对天气的理解来说的,民谚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总结的经验,体现了古代农民根据天气现象安排农事的智慧。现在的气候由于全球变暖而导致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所以今年冬天的冷暖预兆,仍要依据最新的天气预报。不过,我们到时候可以把立冬当天的天气与这些古人的谚语一起拿来作比较,验证一下今年的冬天到底是不是暖冬,这可是言之不尽的饭后谈资呀!
由于地表尚有“积热”,所以初冬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寒冷还在冬至之后。不论冷冬还是暖冬,都别忘记给自己和家人及时买好冬衣、注意保暖!
本文系趴窗看雨的小龟编辑原创,码字不易,严禁不良自媒体抄袭、搬运。喜欢我就~关注!~点赞!~支持我吧~-~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