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州城富贾唐玺,家财万贯,为人豪爽大气,善待仆人,却有一癖好——极喜听奉承话。府中那些伶牙俐齿、善于阿谀的仆人,无不受他青睐,赏赐丰厚;而那些老实厚道、不善言辞、只知埋头苦干的,不仅难得好处,还常受得宠仆人欺凌。
府中有个名叫孟二的仆人,憨厚老实,勤劳能干,沉默寡言,对主人忠心耿耿。那年他母亲病重,唐玺不仅多给了工钱,还准他回家侍奉汤药。孟母病愈后,感激不已,特让儿子带上一只自家养的老母鸡答谢主人。
孟二提着鸡回府,刚到后院,便被管家尹海拦下。
“手里拿的什么?”尹海斜眼问道。
“是、是给我家老爷的一点心意,我娘让带的...”孟二低声回答。
尹海冷笑一声:“老爷什么山珍海味没吃过,缺你这只鸡?放厨房去吧,我自会跟老爷说。”
孟二不敢多言,只得将鸡交给尹海。那尹海转头便将鸡炖了,与几个心腹仆人分食,对唐玺只字未提。
尹海此人,表面奴颜婢膝,对唐玺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暗地里却是个卑鄙小人,常贪污府中银两,欺压下人。唐玺却十分信任他,府中大小事务皆交他打理。那些会拍马屁的,尹海便重用;那些只知埋头干活的,他动辄打骂,克扣工钱。老实的仆人们敢怒不敢言,更不敢告诉主人,只得默默忍受。
孟二因感念主人恩情,对唐玺忠心不二,每日起早贪黑,尽心尽力。可他见主人被尹海蒙蔽,心中焦急,偶尔会婉言提醒唐玺小心管家。
一日,孟二见尹海又虚报账目,忍不住对唐玺道:“老爷,管家他...”
话未说完,唐玺便勃然大怒:“你背后说人坏话,岂是君子所为?莫要看别人比自己强就嫉妒诬陷!”
孟二笨嘴拙舌,说不明白,只得羞愧退下。到了月底,尹海以他干活出错为由,竟扣了他一半工钱。孟二气得浑身发抖,却无可奈何,心想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一气之下离开了唐府。
时光荏苒,转眼三年过去。唐玺年事渐高,忽然得了重病。他无子,只有两个女儿,家中大事渐渐落入尹海掌控。尹海见主人病重,终于露出獠牙,暗中买通大夫,不仅不给对症之药,反用慢性毒药,欲置唐玺于死地,好将唐家财产据为己有。唐玺妻女被蒙在鼓里,反视尹海为主心骨,凡事皆找他拿主意。
尹海得意非常,梦想不久便可拥有这万贯家财。
一晚,唐妻因连日照料丈夫,疲惫不堪,趴在床前睡着了。唐玺迷迷糊糊躺在床上,忽觉阴风阵阵,房门无声自开。他心中一惊,见一鬼影飘入室内,背对着他。
唐玺以为是鬼差来索命,吓得魂不附体。却听那鬼幽幽道:“老爷一生善待他人,却因喜好奉承而害了自己。如今死到临头尚且不知,实在可叹可悲啊!”
这声音竟是已离府的孟二!
唐玺又惊又怕,问道:“你、你怎地死了?”
孟二泣道:“小的始终铭记老爷恩情。一年前,母亲离世,我悲伤过度,不慎坠崖身亡。可即便成了鬼,也放心不下老爷,常来府中徘徊,只是怕惊吓夫人小姐,不敢现身。今晚尹海已准备下手害您,请老爷务必信我,稍后他亲自端来燕窝,万万不可食用!”
言毕,鬼影倏然消失。
唐玺却愤愤不平,感叹孟二身为下人,竟因嫉妒成鬼也不甘心,并未将警告放在心上。
不多时,尹海轻叩房门,端着一碗燕窝进来,柔声道:“老爷,我特地炖了燕窝给您补身子,让我喂您吧。”
唐玺感动不已,刚要张口,忽见一只大狗闯入,打翻碗盏。那狗低头舔食洒落的燕窝,不多时竟七窍流血而死。
唐玺大惊,这才恍悟孟二所言不虚,刚要呼救,尹海见事情败露,凶相毕露,抓起棍子便向唐玺打去。
此时唐妻被惊醒,见状大声呼救。尹海情急之下,又举棍击打唐妻。唐妻踉跄逃出房外喊人,尹海转身再打唐玺。
危急关头,孟二鬼魂再现,只见他面色惨白,双目凸出,伸出利爪扑向尹海。尹海吓得魂飞魄散,夺门而逃,正好被闻声赶来的仆人们抓住。众人恨他入骨,不由分说便是一顿暴打。
唐玺喝止众人,痛心疾首质问尹海:“我待你不薄,为何要害我?”
尹海瑟瑟发抖,连连求饶,再无往日威风,如实供出全部阴谋。
唐玺这才幡然醒悟,悔恨交加,四下寻找孟二,却已不见踪影。他命人多给尹海一些工钱,将其逐出府去。
唐妻另请大夫诊治,才发现先前所服皆是害人之药,细思极恐。
数月后,唐玺病愈,亲往孟二家乡。一路打听,来到孟家,只见院中荒草丛生,茅屋破败不堪,摇摇欲坠。唐玺伫立良久,百感交集。
在村民指引下,他找到孟二坟墓,见坟前荒草萋萋,心中酸楚,当即出资购置上等棺木,将孟二重新安葬。此后年年鬼节,必带纸钱供品前去祭扫。
几年后,听闻尹海回乡后终日酗酒,一日醉后失足落水而亡。唐玺得知,感叹不已,牢记孟二忠言,此后用人必择正直善良之辈,再不重用阿谀奉承、投机取巧之徒。
唐府从此安宁祥和,一家人过着平静幸福的生活。每年清明,唐玺总会在孟二墓前静坐片刻,回想那段被忠魂所救的往事,心中满是感激与悔悟。
而苏州城里,也流传开了“宁要孟二忠魂,不要尹海巧言”的谚语,提醒世人辨忠奸、明是非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