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胃癌离你只有3个习惯,医生提示:90%的胃癌可以预防,就看这4步

"胃痛?可能是胃炎,休息一下就好。"。直到三个月后,被确诊为胃癌晚期,医生摇头:"如果早发现,治愈率至少能提高50%。"

"胃痛?可能是胃炎,休息一下就好。"。直到三个月后,被确诊为胃癌晚期,医生摇头:"如果早发现,治愈率至少能提高50%。"

这不是个例。中国是胃癌高发国,每年新发病例和死亡病例数接近全球一半。胃癌,这个"沉默的杀手",正悄悄夺走无数人的生命。

但更令人震惊的是:90%的胃癌是可以预防的!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医学界早已证实的事实。

胃癌不是"突然袭击",而是"长期积累"

胃癌不是突然降临的灾难,而是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积累的结果。就像一块石头,每天被水滴打,最终会留下深深的痕迹。

胃癌的"前奏"往往被我们忽视:

1. 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

2. 胃黏膜肠化生

3. 幽门螺杆菌感染

这些"小问题",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为胃癌。

胃癌"四步走":远离胃癌,就这4件事

第一步:根除幽门螺杆菌,斩断胃癌"头号元凶"

幽门螺杆菌(Hp)是胃癌的"头号元凶",它就像潜伏在胃里的"定时炸弹"。

为什么Hp这么危险?

1. 长期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

2. 70%的胃癌与Hp感染有关

3. 根除Hp,可使胃癌风险降低50%以上

如何检测Hp?

1. 首选: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无创、准确率高)

2. 特殊人群:粪便抗原检测(儿童、孕妇等)

如何根除Hp?

医生通常会采用"四联疗法":

两种抗生素:消灭Hp的"特种部队"

一种抑制胃酸药物:为抗生素创造"作战环境"

一种铋剂:保护胃黏膜,增强杀菌效果

疗程一般为10-14天,必须遵医嘱完成整个疗程。

小贴士:Hp主要通过"口口传播",提倡分餐制,避免口对口喂食,尤其是给孩子喂食时。

第二步:重视萎缩肠化,及时干预治疗

萎缩性胃炎和肠化生是胃癌的"癌前病变",它们就像胃黏膜上的"伤疤",如果不及时治疗,就有可能发展为胃癌。

第三步: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筑牢胃癌防线

"病从口入",胃癌的发生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长期食用腌制、熏制、烧烤、高盐等食物,会增加胃癌风险。

胃癌"饮食雷区":

1. 腌制食品:咸菜、泡菜、咸鱼、腊肉等(含大量亚硝酸盐,转化为强致癌物亚硝胺)

2. 熏制食品:熏鱼、熏肉等(熏制过程中产生苯并芘等致癌物质)

3. 烧烤食品:烤串、烤肉等(高温烧烤产生杂环胺等致癌物质)

4. 高盐食品:酱油、酱料、加工食品等(高盐损伤胃黏膜)

胃癌"饮食护盾":

1. 新鲜蔬菜:西兰花、卷心菜、胡萝卜、番茄等(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保护胃黏膜)

2. 新鲜水果:苹果、香蕉、橙子、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清除自由基)

3. 健康烹饪:蒸、煮、炖、焖,少油少盐少糖

4. 良好习惯:定时定量、细嚼慢咽、避免空腹食用刺激性食物(咖啡、浓茶、酒精)

第四步:定期胃镜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胃镜检查是发现早期胃癌的"火眼金睛",它可以直接观察胃黏膜的病变情况,并可以进行活检以明确诊断。

谁需要定期胃镜检查?

1. 40岁以上人群

2. 有胃癌家族史者

3.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4. 萎缩性胃炎患者

5. 长期胃部不适者

胃镜检查频率:

1. 普通人群:40岁后每3-5年检查一次

2. 高危人群:每年或每两年检查一次

3. 萎缩性胃炎患者:每1-2年检查一次

重要提示:早期胃癌治愈率高达90%以上!但晚期胃癌治愈率不足20%。早发现,是战胜胃癌的关键。

高危人群特别提醒

以下人群是胃癌的"高危群体",需格外注意:

1. 40岁以上:胃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2. 有胃癌家族史:家族中有胃癌患者,风险增加2-3倍

3.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感染率越高,风险越大

4. 萎缩性胃炎患者:萎缩性胃炎是胃癌的"癌前病变"

5. 长期不良饮食习惯者:常吃腌制、熏制、烧烤、高盐食物

很多胃癌患者,都是因为忽视了早期症状,导致病情恶化。

胃癌"预警信号",别再忽视!

以下这些症状,可能是胃癌的早期信号,千万别再忽视:

1. 持续胃痛,尤其是上腹部疼痛

2. 食欲明显下降,吃饭没胃口

3. 消化不良,常有饱胀感

4. 恶心、呕吐,尤其是呕吐物带血

5. 体重莫名下降

6. 黑便(大便呈柏油样)

特别提醒:这些症状可能很轻微,但持续超过2周,就要警惕了!

专家建议:从今天开始,做这3件事

1. 检测Hp:40岁以上人群,建议做一次Hp检测

2. 改善饮食:少吃腌制、熏制、烧烤、高盐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3. 定期胃镜:40岁以上,或有高危因素者,定期进行胃镜检查

胃癌不是"不可战胜"的恶魔,而是可以预防的疾病。90%的胃癌,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的筛查和及时的干预来预防。

不要等到"胃痛"变成"胃癌",不要等到"小问题"变成"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