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日本关东军,只有区区一万多人。
而身为东北军总司令的张学良,当时手握二十万东北军。
事发当晚,东北边防军参谋长荣臻,向广大士兵传达了少帅张学良的命令:
“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不抵抗也就算了,还要把枪放到库房里。
这不妥妥的伸出脖子,等着鬼子砍吗?
那么张学良做为东北王张作霖的儿子,在面对日军时,为何表现的如此懦弱?
他死也不抵抗的依据,究竟是什么?
1928年,皇姑屯事件,东北王张作霖身受重伤,不治身亡。
日本人占领东北之心,路人皆知。
张作霖死后,整个东北军群龙无首。
于是,大帅的儿子少帅张学良,便被推出来主持局面。
关于张学良的口碑,一直呈两极化。
有人说他吃喝嫖赌,抽大烟,五毒俱全,脑子里没什么大智慧。
只能借着老帅的余荫,在东北军面前狐假虎威。
有人却说他是心系国家统一,胸怀大志,具备出色的军事才能。
此番上位,绝对有能力指挥东北军,保东北一方乃至全国之太平。
不管怎么说,张学良确实是上位了。
这位年轻的少帅上位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易帜。
他认为,想要打跑日本人,仅靠东北军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只有联合南京的政府军,一致抗日,才能做到国家尽早统一。
于是,少帅公开通电全国,说:“仰承先大元帅遗志,力谋统一,贯彻和平。”
“已于即日起,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
张学良的意思很明确,将自己的东北军,悉数归顺南京政府指挥,承认蒋介石为最高长官。
他的易帜行为,遭到了东北军重臣元老杨宇霆的反对。
杨宇霆是张作霖时期,整个奉系军阀集团的核心智囊和实权人物。
他一度担任奉军总参议,东三省兵工厂总办等职务。
张作霖死后,他成了名副其实的“辅政摄政王”,一直看不惯张学良的作派。
仗着自己位高权重,又是奉军元老,常常小六子长小六子短的。
还曾当众劝诫少帅,没事少抽大烟,那玩意儿对脑子不好。
对此,张学良一直隐忍不发。
其实心里,极其厌恶杨宇霆。
不过,杨宇霆却是有真才实学的。
杨宇霆主张东北半独立,通过外交手段,与日本人斡旋,根本不需要和南京政府合作。
这一主张,和张学良的双方合作,力争国家统一的政治立场,产生了严重冲突。
杨宇霆的态度非常强硬,而且当时和日本人走动的也极为亲密。
少帅看在眼里,认为此人不除,国难统一。
于是他便策划了著名的老虎厅事件。
以阻碍国家统一的罪名,将杨宇霆在老虎厅内枪毙。
阻碍张学良易帜的唯一障碍,终于祛除了。
于是接下来,张学良顺理成章前往南京,见到了蒋介石,甚至还结拜成兄弟。
自那以后,整个东北军便正式听从南京政府的指挥。
张学良归顺以前,蒋介石的日子并不好过。
一面要对付日本人,一面还要面对共军,同时还要受到反蒋联盟的不断侵扰。
反蒋联盟,简单说就是国民党内部,以及各地方军阀势力,为了反对蒋介石,及其南京政府的统治,而多次形成的政治与军事联盟。
反蒋联盟的核心特征是,“反蒋”但不一定“反国民党”。
通常打着“护党救国”的旗号,实际上却是权力、地盘和路线的争夺战。
首先是国军内部,不同派系的斗争。
如西山会议派、改组派等,他们被蒋排挤出权力核心,企图通过反蒋重新掌权。
其中,西山会议派,以邹鲁、谢持等人为首。
而改组派,则以汪精卫为首。
1929年,桂系的李宗仁和白崇禧,与蒋介石的中央军发生了战斗。
次年,阎锡山的晋绥军、冯玉祥的西北军、李宗仁的桂军,又发动了著名的中原大战。
双方投入战场的兵力,超过百余万。
战线波及河南、山东、湖南等多个省份。
正在蒋介石的中央军,被打得节节败退的时候。
好消息传来。
东北的少帅张学良,宣布易帜,归顺南京政府。
这对蒋介石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
有了东北军的加入,南京的中央军队,一鼓作气,愣是击退了反蒋联盟的百万雄兵。
蒋介石非常高兴,直接任命张学良为陆海空军副总司令。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张学良以为,东北军帮助蒋介石打败反蒋联盟,下一步,蒋介石就有精力去对付日本人了。
结果,他还是太天真了。
毕竟,不光是奉系军里有亲日派。
蒋介石的中央军里,也有亲日派,而且规模很大。
南京政府里的亲日派,主张通过外交途径,以及国际联盟的力量,来和平解决中日争端。
从而避免打打杀杀的两军冲突。
对此,蒋介石倍感压力,最终想到一个折中的办法。
那就是“攘外必先安内”。
蒋介石打算先集中兵力,解决国内的政治和军事问题。
然后再谈抗日的事。
对此,少帅虽然有些失望,但还是选择服从命令。
南京政府对于日本人“不理睬”的态度,更加助涨了他们的嚣张气焰。
1931年,日本人为不久后的九一八事变,做了两件事。
一件事发生在四月份。
当时,长春有一家叫“长农稻田”的公司,该公司的经理名叫郝永德。
郝永德在未经长春县政府批准的情况下,擅自租下万宝山附近的萧翰林、张鸿宾等12户地主的荒地500垧。
紧接着,郝永德将以上土地,直接转手给朝鲜人李升薰。
李升薰在日本驻长春领事田代重德的指使下,开始带人在土地上挖掘引水沟、修筑拦河坝......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