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成说过去的文章

宝鸡炎帝陵。炎帝陵位于宝鸡市渭滨区神农镇,地处神农镇境内的常羊山之上,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主要场所。炎帝距今6000年至5500年左右生于姜水之岸(今宝鸡市境内),随着历史发展,其后代又沿渭水向东南又迁徙到湖北、湖南、山西等地,广义上,炎帝是一个氏族部落,存在若干世系。 
宝鸡为姜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文化、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在距今约5000年前,宝鸡渭水流域的姜水,生息着一个古老的氏族部落——姜炎族,诞生了一位伟大的人物,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炎帝。《国语·晋语》载“炎帝以姜水成

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分馆。我很早以前就听闻长信宫灯,但百闻不如一见,6月10日,抽空便来到陕历博秦汉馆。秦汉馆位于咸阳市渭城区窑店街道东,紧邻秦咸阳城遗址核心宫殿区和西汉帝陵遗址带,总占地面积约300亩,建筑面积39809平方米,展陈面积10362平方米,是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览、学术研究、社会教育、旅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博物馆。2024年5月18日,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正式开馆 ;同日举办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长信宫灯由河北来此“出差”一个月。 
长信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

汉更始帝刘玄陵墓?之前阅读了陕西考古研究院王学理老师发表的学刊《更始帝陵当浮出》,其中他推测了更始帝陵应位于灞桥区双寨尚苑东(图二)这片台垣上,今天探访了这一片地方,远望台垣微微隆起,目测高出平面五六米的样子,登上台垣,目测东西、南北各长170米左右,由于此地经过村庄拆迁及铺草坪绿化等原因,我未能找到任何陵墓遗迹残存,但王老师在学刊中说到此地是经过人工夯筑的台垣,应为一个残冢,如此说来,应与西汉帝陵底边长度不谋而合。但是在东汉初兵荒马乱、群雄逐鹿之际,光武帝会给刘玄营造如西汉帝陵般规格的陵墓吗?要知道东汉帝

李承乾墓。墓冢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北。是唐太宗嫡长子、废太子、恒山郡王李承乾和其妻苏氏的合葬墓,也是昭陵的陪葬墓之一。李承乾墓封土呈圆锥型,高2.5米,径6米。墓葬由封土、墓道、过洞、天井、壁龛、甬道、墓室构成,水平全长35.4米。曾遭到多次盗掘破坏,因而墓内壁画脱落贻尽。经清理发掘,出土墓志一合及彩绘陶俑、各类动物俑共100余件。从随葬品的规格上看,李承乾墓比宫人墓高出甚微,同陪葬昭陵的文臣武将相较,有天壤之差。 
李承乾(619年―645年1月5日),字高明,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太宗

大宋新修唐帝陵庙碑。大宋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赵匡胤命人修葺唐陵后,给陕西部分唐陵墓所立碑刻,目前在陕西十八陵中唯一保存下来的还有四方,那就是:大宋新修唐太宗皇帝庙碑、大宋新修唐玄宗皇帝庙碑、大宋新修唐宪宗皇帝庙碑 、大宋新修唐宣宗皇帝庙碑,其余多在历朝及特殊时期被砸毁。 
陕西剩下的四方宋碑目前都保存相当完整,整个石碑字迹工整,字迹除中间部分有被人故意损坏外,基本都保护完好。四碑都是六螭龙首,碑首为楷书和隶书两种字体,碑座侧为龟趺和长方体座,所有碑座都曾大半埋在地下。在贞陵听当地村民讲;早些年有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