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成说过去的文章

唐昭宗李晔和陵。和陵位于洛阳市偃师区顾县镇东南,今地面早已夷为平地,不复往日,荒凉景象难以想象这儿曾是一座大唐帝陵。今陵园地面无遗存,附近有西宫底、中宫底、东宫底等村,这些村名大概与和陵有一定关系。 
唐昭宗(867-904),在位17年,力图重振唐室,终因受制于宦官和强藩,无法扭转残局,终被弑杀。天祐元年八月昭宗遇弑,皇太子李祝柩前即帝位。九月,以平章事独孤损为山陵使,裴枢为山陵礼仪使,兵部侍郎李燕充卤薄使,河南尹韦震充桥道使,宗正卿李克勤充按行使,共同负责昭宗丧葬事宜。不久,“山陵桥道使改差权河南尹张廷范,其顿遞陵下应接等使,并令廷范兼之”。天祐二年二月,葬昭宗皇帝于和陵。继位的唐哀帝在位两年后将帝位禅让给朱温,唐朝灭亡。唐朝

宋真宗赵恒永定陵。赵恒在位期间,北宋的统治逐渐稳固,国家管理日趋完善,社会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这一时期被称为“咸平之治”。然而,宋真宗在位后期的治国能力受到质疑,他重用了王钦若和丁谓等奸佞之臣,这些人物为了制造封禅的借口,提议制造祥瑞,导致天降“天书”的闹剧。此外,宋真宗在对外政策上表现出软弱,通过向辽纳白银和绢来换取和平,签订了澶渊之盟。尽管宋真宗在位期间有一些积极的变化,但他的统治也存在不少争议和批评。图文伙伴计划2024 小助手

宋太宗赵光义永熙陵。宋太宗赵光义是宋朝的第二位君主 ,沈谋英断,有削平天下之志。在位21年,即位之初扩大科举,编纂书籍,确立了文官政治,但他在统一全国之后心高气傲,急于求成,导致两次北伐都大败而归,最终折损精锐,不得不进入防守阶段。岁月如梭,一切功过是非已成过眼云烟,沉水在永熙陵的帝王,你可知晓大宋王朝的未来将遭遇怎样的风云变幻?辽朝认为燕云十六州乃自己的领土,岂能任凭随意攻伐,宋朝必须为自己的师出无名而付出代价。图文伙伴计划2024

宋太祖赵匡胤永昌陵。历史选择了赵匡胤,是时代的幸运,是他在动荡的乱世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陈桥兵变短短四天完成改朝换代,避免了生灵涂炭、战火硝烟,杯酒释兵权成功化解君臣之间的权利斗争,加强了皇帝的权力。赵匡胤在位17年,恢复了华夏主要地区的统一,重用文臣,整顿吏治,开创昌文偃武的时代,最终宋朝享国319年,超越了唐朝。走近永昌陵,感悟这位伟大的帝王仁孝、理性、人道的格局,重温这座帝陵蕴藏着的以文治国的基因密码。这就是永昌陵,一位大宋王朝开国之君,祈求子民永远昌盛的文明印迹。图文伙伴计划2024

宋宣祖赵弘殷永安陵。永安陵是赵匡胤的父亲,宋宣祖赵弘殷与母亲杜太后的合葬墓,是巩义七帝八陵之首,1000多年的沧桑巨变,如今的永安陵几乎没有什么遗存。据民间相传,开宝九年,公元976年4月,年近50的赵匡胤出巡洛阳,在返回开封时,途经巩县祭拜父母的永安陵,赵匡胤登上陵园的西南角楼,遥望远方,弯弓搭箭, 一支响箭朝着西北方向射去, 直至400多米处落下。赵匡胤对随从说,响箭落地之处,就是朕的万年吉地。今天距离永安陵不远处有一座高大的封土,这就是北宋第一帝陵,永昌陵。图文伙伴计划

宋武帝刘裕初宁陵。位于南京市江宁区麒麟镇麒麟铺村,现存两件神道石兽,东为天禄,西为麒麟。麒麟身长3.18米,残高2.56米,独角已残断。天禄身长2.96米,高2.8米。民国学者朱希祖在1935年出版的《六朝陵墓调查报告》中认为,今南京麒麟门外麒麟铺的两尊南朝时期陵前石兽,正是刘裕初宁陵的神道石刻。1988年,南京的南朝石刻整体升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两只位于麒麟铺的残破石兽被标定为“初宁陵石刻”。

秦武王永陵(司家庄秦陵)秦武王(前329—前307),嬴荡、嬴姓,赵氏,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前311—前307在位),秦惠文王之子。
秦武王身高体壮,孔武好战。在政治上,设置丞相,驱逐张仪,结盟魏国,联越制楚。军事上,攻拔宜阳,设置三川,平定蜀乱。经济上,修改封疆,更修田律,疏通河道,筑堤修桥。
秦武王喜好比武角力,任用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皆得大官。秦武王四年(前307年),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气绝而亡,年仅二十三岁,谥号为烈(悼)。

汉太祖高皇帝刘邦长陵。太祖高皇帝提三尺剑而定天下,开四百年大汉江山。高祖起于布衣之中,奋剑而取天下,不由唐虞之禅,不阶汤武之王,龙行虎变,率从风云,征乱伐暴,廓清帝宇,八载之间,海内克定,遂何天之衢,登建皇极,上古已来,书籍所载,未尝有也。非雄俊之才、宽明之略、历数所授、神祇所相,安能致功如此?夫帝王之作,必有神人之助,非德无以建业,非命无以定众,或以文昭,或以武兴,或以圣立,或以人崇。焚鱼斩蛇,异功同符,岂非精灵之感哉?

北周静帝宇文阐恭陵。宇文阐(573~581),京兆郡长安县人,北周王朝末代皇帝(579—581年在位)。周宣帝宇文赟长子,母为天大皇后朱满月。大成元年(579年),初封鲁王,后册立为皇太子。二月接受父皇传位,年号大象,以随国公杨坚为辅政大臣,拜为大丞相。
大定元年(581年),被迫禅位大丞相杨坚,降封为介国公。开皇元年(581年),为隋文帝杨坚杀害,年仅九岁,谥号静皇帝,葬于恭陵。如今,恭陵只剩下一个巨大的封土堆,恭陵周围都被种上了庄稼。恭陵南侧,一条高速公路呼啸而过,恭陵周围到处都洋溢着现代文明的气息,登上恭陵,向西望去,可以望见加油站竖立的招牌。当年威严无比的皇陵已经消逝。

南唐先主李昪钦陵。从流浪儿到最终成为皇帝,李昪的一生算是比较幸运的。相对于别的开国皇帝,他既没有在政治上与人激烈斗争,也没有在军事上大杀四方,而是靠着养父徐温的顺风车成功上位。恰好徐温的几个儿子都不成器,使得他这个养子反而成了徐温部下大臣和武将的希望,成为推举上位的唯一人选。而徐温的几个儿子又没有能力与李昪竞争,只能和平的交出手中的权力。这种情况在血腥和权谋遍地的五代十国时代,算是最和平的政权更迭形式了。李昪对自己的能力还是有自知之明的,所以他上位后平息兵戈,与周边各国都达成了和解。

汉惠帝刘盈安陵。如果说投胎是门技术活,汉惠帝刘盈几乎跑赢了所有人,他的父亲是汉太祖刘邦,母亲是刘邦的结发妻子吕雉,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铁腕人物。都说汉惠帝的一生归根结底是悲剧的一生,汉惠帝死后的谥号为“孝惠”,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孝顺、仁慈和皇帝,“孝”道出了汉惠帝刘盈是孝子,继承父亲的事业,“惠”道出了汉惠帝的仁和与和顺。
汉惠帝的一生,可以用命途多舛的来形容,是吕后给了他生命,带他到这个世界,也是因为吕后的跋扈与强权,造就了汉惠帝的“懦弱”,造就了汉惠帝悲剧的一生。还没开始大展拳脚,就已经结束一生,令人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