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腿上鼓了一个包,是骨肉瘤吗?实际上,我们无需过分担忧。骨肉瘤是一种实体肿瘤,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肿块和肿胀。这种恶性骨肿瘤所引发的肿块通常生长迅速,导致局部肿胀明显。骨肉瘤的生长速度常以月为单位计量,其恶性程度使得肿块在几周内可能显著增大。此外,由于恶性肿瘤的生长代谢活跃,局部皮肤温度可能升高,并可能伴有表浅静脉扩张等症状。 2024-06-12 00:03
骨囊肿是一种在骨组织上常见的良性病变,主要出现在儿童和青少年身上。一些情况下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而其他情况则可能不需要手术干预。判断是否需要手术取决于囊肿的大小、是否导致了病理性骨折以及囊肿内是否存在其他肿瘤性病变等因素(诊断问题)。骨囊肿常见于肱骨、股骨、胫骨等部位。老年人的骨囊肿通常是与关节附近的囊性变化有关,一般无需特别处理。与其他病变相比,骨囊肿的诊断有其独特之处。如果在骨头上发现类似囊性病变,首先需要明确诊断,因为有时候这并非囊肿,而是其他肿瘤并发的囊性变化。这些临床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在某些情况 2024-06-04 23:42
脂肪肉瘤是腹膜后软组织肉瘤中最常见的一种,特别是在肾脏周围区域。肿瘤通常生长缓慢,临床上发现时往往已经非常大。有些脂肪肉瘤表现为多个孤立结节。腹膜后的脂肪肉瘤预后比四肢的脂肪肉瘤要差。Enzimger的数据显示:四肢脂肪肉瘤术后10年的存活率约为71%,而腹膜后脂肪肉瘤的存活率仅为39%。腹膜后的脂肪肉瘤大多数是高分化脂肪肉瘤(也称为不典型脂肪瘤)或多型性脂肪肉瘤。黏液型脂肪肉瘤较为少见。腹膜后脂肪肉瘤术后复发率高达85%,复发的脂肪肉瘤可能会去分化,例如原本的高分化脂肪肉瘤复发后可能变为黏液型、多型性或圆 2024-06-03 19:15
骨样骨瘤和骨软骨瘤有什么区别? 骨样骨瘤是一种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的良性成骨性肿瘤。其主要症状为局部夜间疼痛,使用消炎镇痛药可迅速缓解。治疗主要通过手术切除病灶来缓解疼痛并防止复发。 骨软骨瘤尽管名字中包含“骨”和“软骨”,但它也是一种良性肿瘤。骨软骨瘤通常无症状,但在压迫神经时可能引起疼痛等症状。无症状时一般不需要处理,但若出现疼痛、骨折、畸形或恶变时,则需要通过手术治疗。 2024-06-03 19:17
为什么医生要做X光、CT和磁共振等影像检查? 每项检查所要看的东西不同。X光快速、简便,有些骨肿瘤仅从X线影像表现就能做出诊断。然而,X线仅显示骨骼的情况,对软组织的细节则不能显示。CT显示的骨骼细节信息相当好,其给出的截面图像可以帮助手术设计。核磁共振用于了解软组织,其影像可以显示肿瘤是否侵及周围的肌肉或组织。医生会判断这些检查哪一项适合具体某位患者的情况。 2024-06-03 19:20
骨肉瘤患者术后康复要注意哪些? 如果患者接受了生物重建,那么术后的康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一人一策”方案。对于假体重建后的康复,一般需要适当固定。患者在术后初期应开始进行轻量的关节活动,避免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同时防止活动过度导致假体移位。在伤口愈合良好的情况下,患者可以逐步增加负重,通常几周内即可实现完全负重和正常行走。 2024-05-26 23:25
骨巨细胞瘤是良性还是恶性?会转移吗? 骨巨细胞瘤并非纯粹的良性或恶性肿瘤,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边缘性病变。它既被归类为良性的巨细胞瘤,表现为局部侵袭性生长,又可能进展为恶性巨细胞瘤,甚至转变为骨肉瘤或在原发部位发生恶性变化。 这种肿瘤具有局部侵袭性和手术后复发的倾向,有时也会远端转移,主要是向肺部转移。其侵袭程度难以通过组织学来准确预测,病变可能会累及长骨的干骺端或破坏骨皮质,甚至穿透关节面侵犯周围软组织。 据文献报道,该肿瘤刮除术后的复发率介于10%至40%之间,恶变率则低于1%,平均肺转移发生率约为3 2024-06-03 19:24
骨肿瘤是骨癌吗? 患者听到患上骨肿瘤时,常误以为是骨癌,心生恐惧。但实际上,骨肿瘤和骨癌是截然不同的概念。骨肿瘤是指在骨骼上发生或起源的肿瘤,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而所谓的骨癌并非医学术语,民间俗称指的是在骨头上长有恶性肿瘤。恶性肿瘤又可细分为癌症、肉瘤、以及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等。鉴于癌症发病率较高,人们通常将恶性肿瘤总称为癌或癌症,因此俗称骨的恶性肿瘤为骨癌,但严谨的医学术语应为恶性骨肿瘤。因此,骨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两大类,骨癌仅是恶性骨肿瘤的俗称,二者有着明显的区别。 2024-05-26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