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甲午战争
日本人提甲午战争,故意刺激我们
日本人提起甲午战争,表面是在刺激我们,实则是在自我掘坟!这句话看似恶毒,却是送给中国人的清醒剂,好比一颗当头棒喝的手雷,炸醒了我们对历史的漠然!甲午战争岂只是一场败仗?那是清廷在腐朽泥潭中坠落的缩影,是民族悲剧...
薛剑总领事遭围攻,日本右翼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在日本右
薛剑总领事遭围攻,日本右翼记者:要100多年前,我们就直接打过去了在日本右翼记者于社交媒体上敲下这句话的时候,他们会不会以为自己是在复刻昔日帝国的“威风”?但他们简单的头脑也许根本想不到,这样的话,非但没能达到他们“预期的结果”,反而暴露了他们骨子里从未消散的军国主义幽灵。而且这样的话也不像外交争议中的口不择言,更像是对历史教训的公然蔑视,是对当今中国的愚蠢误判。这话一出来,真让人既愤怒又觉得可笑。愤怒的是,都21世纪了,居然还有人把侵略当“荣耀”,把暴力当“底气”;可笑的是,他们怕是活在时空胶囊里,压根没看清今时不同往日。100多年前是什么光景?是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的割地赔款,是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沦陷,是南京城里30万同胞的鲜血淋漓。那时候的日本,靠着坚船利炮在亚洲横行,可那所谓的“威风”,是踩着千万无辜者的尸骨堆出来的,是钉在人类历史耻辱柱上的罪恶!他们大概忘了,当年的侵略战争,最终换来了什么?是广岛长崎的蘑菇云,是战败后被美军占领的屈辱,是整个国家一片焦土的惨状。历史早就给军国主义判了死刑,可总有一些人,偏要抱着棺材板不肯松手。更可笑的是他们对中国的误判。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从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浴血奋战,到如今航母劈波斩浪、战机翱翔蓝天,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别人上百年的路,靠的不是侵略,而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埋头苦干。薛剑总领事在海外维护国家利益,面对的本应是平等的外交对话,却遭到这样的恶意围攻和威胁。这哪里是记者的所作所为,分明是流氓的撒野,是右翼势力的跳梁小丑表演。他们之所以敢口出狂言,根源还是日本社会对历史的暧昧态度。教科书里删改侵略史实,政客们年年参拜靖国神社,右翼势力不断煽动民族主义情绪。久而久之,一些人居然真的忘了,他们的祖辈曾给亚洲各国带来过何等深重的灾难。可他们别忘了,中国人民对历史的记忆,从来不会褪色。我们珍惜和平,但绝不惧怕威胁;我们尊重各国,但绝不容忍挑衅。100多年前我们能在绝境中奋起反抗,把侵略者赶出去;现在的我们,更有底气、有能力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尊严。这种充满军国主义色彩的言论,不仅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破坏了中日两国友好交往的基础。一个不敢正视历史、甚至美化侵略的国家,怎么可能赢得国际社会的真正尊重?说到底,这样的狂言不过是虚张声势。他们心里清楚,如今的中国,早已不是他们可以随意拿捏的对象。与其在社交媒体上大放厥词,不如好好反思历史,正视现实,用理性和尊重对待邻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军国主义的幽灵终究会被时代唾弃。任何企图挑衅中国、歪曲历史的行为,都注定只会是徒劳无功的闹剧。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从甲午战争到台海危机:日本干涉中国统一的百年执念
这种认知偏差导致日本甘当美国“印太战略”马前卒,最终可能重蹈甲午战争前误判中国实力的覆辙。林剑发言中“台湾光复80周年”的提法,是对日本殖民历史的精准狙击。1895-1945年间,日本在台推行“皇民化”政策导致65万台湾...
日本为什么还想对中国开战?现在最想和中国开战的不是美国,而是日本。倒不是说美军
日本为什么还想对中国开战?现在最想和中国开战的不是美国,而是日本。倒不是说美军不想呀,而是美国政府好歹还要算算经济账,问问选民答不答应。但日本那边啊,好像越来越有一种不要命的劲头。日本这个国家的崛起,几乎都是靠一次次押上国运的豪赌,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他们连续赌赢,从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硬是挤进了列强行列。二战时更是企图通过偷袭珍珠港和全面侵华,短期内吃下整个东亚,只不过这一回惨败,留下了巨大的战争债和历史包袱,这样的赌徒心态,从未真正消失,现在局势再一次让他们起了重新押注的念头。日本精英的盘算很明确:中美矛盾加深的趋势不可逆,如果能把美国彻底拖进和中国的直接对抗,日本就能做亚太地区的前线盟友,把自己最大的地缘优势变现。日本列岛的位置相当特殊,是美国离岸平衡战略中的关键支点,只要美国需要在中国周边施压,日本就有机会向美国要更多——技术、武器、资金和政治庇护。这在历史上他们已经玩过一次,抗美援朝时期,日本承接了大量美国的订单,从战败国在短时间内跃升为世界经济强国,因此在他们看来,这一次也许能借着中美对抗重演,甚至顺手夺下部分产业链的主导权。除了投机,还有一种长期存在的安全焦虑在驱动日本。岛国面积有限、资源几乎全靠进口,商品出口是经济命脉,航道一旦受阻,经济立刻休克,战后日本依靠美国的军事保护、市场和技术得以发展,一度坐到世界第二的位置。但如今,美国的衰落迹象越来越明显:中东撤军、阿富汗仓皇撤出、内部党争加剧,连援乌都显得捉襟见肘,日本担心,一旦美国在亚太地区收缩,自己要直接面对早已在区域做了几千年“老大”的中国,到那时,不仅资源和市场受制于人,连生存可能都要看别人的脸色。更让他们心惊的是,东南亚不少国家和中国越走越近,而日本在这些地方的侵略史可谓臭名昭著,二战时期,日本在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的暴行,至今是当地人的痛点。如果中国在区域内成为领导者并帮助这些国家算旧账,日本在东南亚的投资和影响力,很可能瞬间被挤掉,到那时真会变成被孤立的孤岛。日本从没对二战的侵略行为做过彻底的反省。在教育和公众舆论中,他们对当年的罪行总是含糊其辞,同时极力宣传自己是原子弹的受害者,塑造受害者形象来掩盖加害者身份。当中国积弱时,这种叙事还能维持,但如今中国的崛起已是不可忽视的现实,日本的心理优势彻底崩塌,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旦历史账本重新翻开,他们将无处可逃。更讽刺的是,从战后至今,几乎每一任首相都会去靖国神社参拜,这让被他们伤害过的国家更难忘记这一切。所以上看下来,日本在一些争端上叫得比美国还凶,不是单纯的反感或嫉妒,而是出于多重心理:怕被清算、怕被边缘化,同时又想借中美冲突捞好处。赌徒基因和投机心理交织,让他们再次押上国运。但问题是,这一回他们的对手是日益成熟和强大的中国,而美国也不再有当年的霸权底气,不可能为了日本的野心孤注一掷。日本的所谓布局,只是一场困兽乱跳,在真正的国际大棋局中,它不过是一颗被别人随时可以舍弃的棋子。
甲午战争的国耻舰队为何败得如此惨烈
甲午战争爆发前数年的清廷收入约 8000–9000 万两(主要靠关税、盐税、地丁银等),但中央可自由支配的部分约 4000 万两 左右,而且要养整个官僚体系、陆军的军饷、漕运、宫廷开支等。一次性拿出 3000 万两给海军,意味着大幅...
铭记历史,《甲午之殇》今晚播出
1894年7月25日,日军突袭中国军舰及运兵船,挑起了甲午战争。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9月17日上午,北洋舰队在完成护航任务返航时,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黄海海面遭到日本联合舰队的偷袭,双方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海战。海战中...
国土重光丨铭记历史,《甲午之殇》今晚播出
1894年7月25日,日军突袭中国军舰及运兵船,挑起了甲午战争。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9月17日上午,北洋舰队在完成护航任务返航时,在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黄海海面遭到日本联合舰队的偷袭,双方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海战。海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