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朝鲜半岛军事
朝鲜喊话,美韩头疼,半岛又悬了
朝鲜这些年一直认为美国没有诚意进行谈判,2019年河内峰会失败后,他们更加确信这一点,美国人只会继续施加制裁,同时开展军事演习,今年10月结束的“自由边缘25”军演以及美国帮助韩国发展核潜艇技术的行为,让朝鲜感受到被...
日本为何百年来死磕朝鲜半岛?真相让人不寒而栗
朝鲜半岛历史上一直被日本压制,根本原因并非简单的军事实力差距,而是日本对朝鲜半岛的“地缘战略依赖”与朝鲜自身“地理宿命”的叠加。这种压制,本质上是日本为突破岛国局限、实现大陆野心而进行的长期战略布局,而朝鲜半岛...
“陆地航母”首台飞行器正式下线🙌🙌🙌大v聊车小鹏汇天
“陆地航母”首台飞行器正式下线🙌🙌🙌大v聊车小鹏汇天
朝鲜巡航导弹飞两小时,半岛战略平衡迎新变数
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朴正天亲临现场,直言这是“按照党中央要不断扩大战争遏制手段作用空间的战略意图”。7800秒—超过2小时的飞行时间,足以让这些巡航导弹跨越...朝鲜半岛的战略棋盘上,一颗新的棋子正悄然落下。
准备好了吗?一加15|一加Ace6双旗舰,即将登场!
准备好了吗?一加15|一加Ace6双旗舰,即将登场!
美国防长表示,中美要打仗,比抗美援朝还惨烈。我们做好准备,不想打仗! 要知道
美国防长表示,中美要打仗,比抗美援朝还惨烈。我们做好准备,不想打仗!要知道,抗美援朝那时候,虽然打得苦,但战争模式其实相对简单。那时候主要是陆军在拼,武器多是枪炮、坦克、普通炸弹,美国虽然有飞机航母,但咱们靠着地形和战术,还能跟他们周旋。可现在不一样了,武器早就换代了,不说别的,现在的导弹能精准打到几百上千公里外的目标,误差比巴掌还小,不用像以前那样靠轰炸机瞎炸。更要命的是多了“看不见的战场”,就是现在常说的信息经济战,不用派兵上门,坐在电脑前就能黑掉对方的电力系统、银行网络,甚至物流平台,这一下就能让老百姓的日子没法过——家里没电、取不出钱、超市货架空了,比单纯的炮火更熬人。而且中美现在的实力跟当年完全不同了。抗美援朝时咱们的装备差得远,连像样的空军都没多少;可现在中国有自己的航母、隐形战机,导弹能覆盖很远的范围,美国想靠军事优势快速打赢根本不可能。这就意味着一旦开打,不会是速战速决,只会拖成持久战。美国在亚太的那些军事基地,比如日本、韩国的驻军点,离中国太近,根本藏不住,第一时间就可能被盯上。而美国要是想从本土调兵过来,光路上就得花十几天,这期间战局早就变了,拖得越久,损失越大。更关键的是,现在全球的经济早就拧成一股绳了,中美之间尤其如此。美国超市里的衣服、家电,好多都是中国造的;中国需要的一些高端设备、农产品,也常从美国买。真打仗了,首先断的就是这些生意。美国的农场主得哭,他们每年卖给中国的大豆、玉米能赚不少钱,一旦断了销路,粮食堆在仓库里烂掉,全家生计都成问题。中国这边的工厂要是少了美国的零件,生产线也得停,工人工资都可能发不出来。这种互相牵扯的劲儿,比当年单纯的军事对抗要复杂得多,损失也不是光算军费就能算清的。再说说美国为啥“做好准备”。这其实是种威慑,跟人吵架时攥紧拳头一个意思——不是真要动手,是想让对方别轻举妄动。美国在亚太布了不少兵力,又是派航母过来晃悠,又是跟日本、韩国搞联合军演,就是想摆出“我有底气”的样子,逼着中国在一些问题上让步。而且他们得给盟友看,要是显得没准备,日本、澳大利亚这些跟着美国的国家可能就慌了,不敢再跟它站一边。但这“准备”更多是摆姿态,真要动真格的,他们自己也犯怵。核心原因还是“不想打仗”,因为代价太大,美国根本扛不住。先算经济账,美国现在本身就一堆麻烦:通胀没降下来,老百姓买东西贵得头疼;国债都堆到三十多万亿美元了,每年光还利息就得花一万多亿美元。要是再打仗,军费得翻好几倍,钱从哪儿来?要么加税,要么借更多债,不管哪种,最后都得老百姓买单,到时候国内肯定得乱。之前美国跟别的国家小打小闹,都花了几万亿美元,跟中国这样的大国打,那开销简直是个无底洞。还有美国的那些盟友,嘴上喊得凶,真要让他们掺和中美战争,没一个愿意的。日本、韩国离得近,真打起来他们的国土可能先遭殃,肯定躲得远远的;欧洲那些国家,自己经济都不景气,还得靠跟中国做贸易赚钱,更不会跟着美国蹚浑水。当年抗美援朝时美国还有十几个国家跟着“联合国军”,现在想凑齐帮手都难,单打独斗的风险太大,美国心里门儿清。更别说还有核武器这个“终极底线”。中美都是有核国家,真把对方逼急了,后果不堪设想,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当年抗美援朝没涉及核武器,现在这根弦谁都不敢松,一旦擦枪走火,那就是全人类的灾难,美国再横也不敢冒这个险。所以把这些串起来看就明白了,正因为现代武器更致命、战争牵扯经济民生、中美实力相当难分胜负,所以才会“比抗美援朝还惨烈”;也正因为惨烈的代价美国承受不起——经济要崩、国内要乱、盟友靠不住、还有核风险,所以才会摆出“做好准备”的样子威慑,心里却压根“不想打仗”。说白了,美国防长这话就是算清账后的表态:既要吓唬人,又怕真动手。现在的世界早不是谁拳头硬谁说了算的时代了,互相依存着,打起来没有赢家,这才是最实在的道理。
朝鲜为何一度占领半岛90%土地?关键在三支“借”自中国的精锐师
很多人都知道,苏联在战前向朝鲜提供了1.38亿卢布的军事装备,这对朝鲜军队的装备水平提升确实有帮助。但真正让朝鲜人民军在战争初期势如破竹的,还得归功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那三个由...那一年朝鲜半岛被日本吞并,进入日据时期。...
朝鲜想买中国的歼10CE战斗机被拒,为啥中国不卖给朝鲜呢?这么说吧,不是不想卖,
朝鲜想买中国的歼10CE战斗机被拒,为啥中国不卖给朝鲜呢?这么说吧,不是不想卖,而是不能卖。表面上看,中朝关系特殊,又是邻国,按理说该在军事上互相支持。但国际政治不是讲人情的地方,尤其在联合国明文规定下,谁都不能破这个规矩。自2006年朝鲜进行首次核试验后,联合国安理会就通过第1718号决议,全面禁止成员国向朝鲜出口武器、军用技术及相关设备。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必须带头遵守,否则等于自毁信誉。这种制裁不是走过场,而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国际规则。中国要是真把歼10CE卖过去,立马就会被西方国家抓住把柄,不仅面临外交围攻,还可能招来连带制裁。哪怕战机本身不依赖美国技术,但航空发动机、航电系统里的某些材料或零部件如果涉及西方供应链,就可能触发美国的出口管制。中兴、华为的教训摆在那儿,谁都不敢轻易冒险。再说,朝鲜的经济状况也撑不起这种高端装备。一架歼10CE裸机价格就要三四千万美元,配套的雷达、导弹、训练体系和维护系统加起来,一个中队的投入轻松突破十亿美元。而朝鲜2024年全年军费预算才47亿美元,还要养活110万军队,搞核武器研发。买几架战机就得烧掉一大块家底,后续的油料、零件、技术人员培训更是长期烧钱,朝鲜根本扛不住。更现实的问题是,就算真把飞机运过去,朝鲜空军也未必能飞得起来。歼10CE是四代半战机,操作复杂,依赖完整的后勤保障和现代化指挥体系。可朝鲜空军现在主力还是米格-21、歼-5这种老古董,连苏式战机的日常维护都时常捉襟见肘。没有足够的技术人才和维修能力,新战机很可能变成摆设,甚至因为保养不当导致坠毁。地缘政治上的风险同样巨大。中国如果向朝鲜出售先进战机,等于直接打破半岛军力平衡。韩国和日本必然强烈反应,美国也会借机强化在东北亚的军事部署,比如重启萨德系统、增加F-35驻防。这样一来,局势只会更紧张,而中国家门口就变成了对抗前线,反而增加了自身的安全压力。相比之下,巴基斯坦买歼10C就没这么多顾虑。巴方有沙特等盟友提供资金支持,能负担得起整套作战体系。而且巴基斯坦面对的是印度的军事压力,中国出售战机属于战略平衡,不违反任何国际禁令。更重要的是,这能间接牵制印度,减轻中印边境的压力。朝鲜自己也清楚,空中力量不是优先项。他们把资源都集中在核武器和导弹上,空军更多是象征性存在。就算没有外部支援,他们也会优先发展远程打击能力,而不是去折腾一群先进战机。中国对朝鲜的支持更多体现在民生和经济层面,而不是军事输出。真到了危急关头,可能会有其他方式协助,但公开卖武器这种事,既不符合国际规则,也不符合中国的长远利益。所以,不是中国不愿意帮,而是帮的方式必须讲究分寸和时机。卖战机看起来是支援,实际上可能把朝鲜推得更远,也把中国自己推入被动。
“天马-20”坦克亮相背后的装甲革命:解析朝鲜半岛陆战力量的新变局
在半岛军事平衡中,装甲力量在迭代。它牵动着战略格局的神经。近期亮相了“天马-20”。这是一款主战坦克。它颠覆了传统设计。向世界昭示着变革。朝鲜装甲部队正经历革命。这场革命是静默的。军事爱好者戏称它为“金布拉姆斯”...
1951年,天德山阵地上,志愿军炮兵营几乎全员牺牲。美军正庆祝胜利时,突然一发炮
1951年,天德山阵地上,志愿军炮兵营几乎全员牺牲。美军正庆祝胜利时,突然一发炮弹精准落入敌阵!原来,美军为突破防线,集中火力摧毁了炮兵阵地。他们以为所有志愿军都已阵亡,便大摇大摆向前推进。谁知炮声再次响起!美军指挥官大惊:“难道志愿军援军到了?”他们立即派出侦察机低空侦查。飞机盘旋数圈,只看到阵地上浓烟滚滚,不见人影。其实,阵地上只剩炮兵谭朝志一人。他的两名战友早已重伤昏迷。看到美军逼近,谭朝志咬牙冲向炮位。他一个人完成装弹、瞄准、击发!正常情况下,操作重型火炮需要三人配合。但谭朝志爆发全部潜能,独自扛起炮弹。美机侦察时,他立即躲进弹坑,用浓烟作掩护。飞机刚走,他又继续开炮。77发炮弹!谭朝志打光了阵地上所有存货。炮弹像长了眼睛般飞向美军,炸得敌人抱头鼠窜。美军指挥官误判遭遇整整一个炮兵营,急忙下令后撤。他们怎么也想不到,阻挡千军万马的竟只有一个中国士兵!当志愿军援军赶到时,只见谭朝志双手血肉模糊,军装已被炮管烫焦。他颤抖着报告:“阵地…还在我们手里…”此战,谭朝志独自坚守两小时,为后方赢得宝贵布防时间。战后,他被授予“特等功臣”称号。一位军事史专家评价:这不是简单的军事奇迹,更展现了志愿军战士超越极限的战斗意志。单兵作战能力在特定条件下竟能改变战场态势!如今,天德山上的炮声早已远去。但谭朝志独自操作重炮的身影,永远铭刻在军事史的传奇中。【消息源自:《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炮兵英雄谭朝志》2021-11-11共青团中央】
比东风61还大,朝鲜展示全球最大机动核导弹,射程覆盖全球?火星-20的
比东风61还大,朝鲜展示全球最大机动核导弹,射程覆盖全球?火星-20的亮相选在夜间阅兵的压轴环节,11轴重型运输起竖发射车承载着导弹缓缓驶过主席台,金正恩起身敬礼,在场中外嘉宾纷纷起立注视。从外形数据看,这款导弹长度和直径均超过朝鲜此前型号,与外界猜测的东风61相比体积更显庞大。其核心优势来自9月份完成测试的新型大推力固体燃料发动机,最大推力达到1971千牛顿,这一技术突破让导弹无需长时间加注燃料,可实现快速机动部署。固体燃料技术的应用是火星-20的关键升级。此前朝鲜洲际导弹多采用液体燃料,发射前需复杂准备,生存能力受限。火星-20的固体燃料设计使其能在公路上灵活转移,接到指令后可迅速完成发射准备,真正具备“随时发射、难以拦截”的战略能力。朝中社明确提及该导弹可携带分导式多弹头,配合提升的突防技术,进一步增强了战略威慑效果。美国情报机构推测其射程高达1.5万公里,足以覆盖全球主要目标,但目前尚未完成实弹试射。这款导弹的研发轨迹折射出朝鲜军事技术的快速发展。从2017年“火星-14”首次亮相,到如今火星-20登场,8年间朝鲜已密集推出6款洲际弹道导弹。火星-20所使用的发射车技术据称源自白俄罗斯,经俄罗斯转让获得,而大推力固体发动机的突破,被外界认为与国际技术交流存在关联。这种快速迭代背后,是朝鲜对外部安全环境的回应,也是其军工体系逐步完善的结果。阅兵式上与火星-20同场亮相的,还有火星-11E高超音速导弹等多款新式装备。火星-11E采用乘波体构型,底部凸起且两侧加装边条翼,气动设计复杂,射程超过1300公里,打击精度可控制在30米以内,具备突破现有反导系统的能力。两类导弹的搭配展示,形成了战略与战术层面的完整威慑体系,前者着眼全球战略平衡,后者聚焦区域安全防御。国际社会对火星-20的亮相反应多元。俄罗斯前总统梅德韦杰夫率团观礼,对朝鲜的国防发展表示理解;中国代表团出席阅兵式,重申半岛问题应通过对话解决。美国则宣布向关岛增派“萨德”反导系统,韩国加速部署本土导弹防御系统,日本考虑调整“专守防卫”政策。不同反应的背后,是各方对东北亚安全格局变化的不同解读。值得注意的是,阅兵式上出现了曾赴俄罗斯库尔斯克参战的海外作战部队方阵,士兵挥舞俄朝两国国旗接受检阅,这一细节印证了朝鲜与俄罗斯的军事协作。而中俄代表团的同时出席,被视为对朝鲜安全关切的间接回应,三方在地区安全问题上存在一定战略协作基础。中国和俄罗斯此前曾在安理会共同提议部分解除对朝制裁,以换取朝鲜暂停核导试验,彰显通过对话解决问题的努力。火星-20的展示本质是朝鲜维护自身安全的表态。朝中社强调,发展核力量是为应对外部安全威胁,并非寻求冲突。这款导弹的存在,让朝鲜在地区博弈中获得更多战略主动,也为其争取对话筹码提供了支撑。军事技术的进步与威慑能力的提升,最终目的是为国家安全构建屏障,为和平谈判创造条件。
朝鲜想买中国的歼10CE战斗机被拒,为啥中国不卖给朝鲜呢?这么说吧,不是不想卖,
朝鲜想买中国的歼10CE战斗机被拒,为啥中国不卖给朝鲜呢?这么说吧,不是不想卖,而是不能卖。歼10CE作为中国自主研发的先进战斗机,性能在国际市场上都能排得上号,为啥面对朝鲜的购买意愿,中国却没有松口?其实这里面涉及的可不是简单的“想不想”,而是一堆现实层面的“能不能”的问题,得掰开了揉碎了说才清楚。首先得搞明白,国际上卖武器可不是像在商场里买东西那样,看中了交钱就能拿走。这里面有个很重要的规则叫联合国安理会决议,中国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得带头遵守这些决议。而针对朝鲜的相关决议里,明确对朝鲜的武器进出口有严格限制,尤其是像战斗机这种能大幅提升军事能力的装备,更是在限制范围之内。中国一直以来都是负责任的大国,不会因为短期的利益就违反国际规则,这不仅是对国际社会负责,也是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举措。要是随便突破这个限制,很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让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局势变得更加紧张,到时候受苦的还是普通老百姓,这可不是中国想看到的。再说说歼10CE本身,这款战斗机可不是简单的武器装备,它里面集成了中国很多先进的航空技术,比如先进的雷达系统、航电系统还有配套的导弹技术。这些技术都是中国科研人员花了几十年心血才研发出来的,凝聚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属于核心技术机密。要是把歼10CE卖给朝鲜,万一这些核心技术因为各种原因泄露出去,被其他国家获取并研究,那以后中国在航空领域的优势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后续再研发新的装备也会面临更多困难。而且,武器装备卖出去之后,还涉及到后续的维护、保养和技术支持,要是后续合作中出现技术管控不到位的情况,风险就更大了。中国在军售方面一直有严格的技术管控体系,不会轻易让核心技术面临泄露风险,这也是从国家长远发展和安全角度考虑的。还有东北亚地区的局势问题,现在这个地区的情况本身就比较复杂,韩国、日本的军事力量也在不断发展,要是朝鲜再装备上歼10CE这种先进战斗机,很可能会打破地区现有的军事平衡。韩国和日本肯定会有反应,可能会进一步加强自己的军事力量,比如从美国购买更先进的武器装备,这样一来就会形成一种军备竞赛的恶性循环。地区局势一旦紧张,不仅会影响到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还可能会引发冲突,这对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都不利。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地区争端,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所以在军售问题上会更加谨慎,不会做那些可能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的事情。可能有人会觉得,中国是不是怕得罪美国或者其他国家才不卖给朝鲜的?其实还真不是这样。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会受其他国家的随意摆布。不卖给朝鲜歼10CE,主要还是从遵守国际规则、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和地区和平稳定这些角度出发的,这恰恰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担当和远见。而且,中国的军事实力现在已经足够强大,不需要通过这种有争议的军售来证明什么,我们更注重的是通过自身的发展来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同时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现在大家应该能明白,中国不卖给朝鲜歼10CE不是不愿意,而是有太多现实的考量和责任在里面。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和满足其他国家武器购买需求之间,应该如何更好地平衡呢?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朝鲜改进型“火星炮-19”洲际弹道导弹压轴阅兵式,世界上最大的固体洲际弹道导弹,
朝鲜改进型“火星炮-19”洲际弹道导弹压轴阅兵式,世界上最大的固体洲际弹道导弹,其地位相当于东风-41在中国,“亚尔斯”在俄罗斯。过去朝鲜展示的洲际导弹,比如火星-15、火星-17,都是液体燃料的。液体的好处是推力大、技术成熟,但缺点也明显,比如准备时间长、发射前必须加注燃料,一旦遭遇打击就很难快速反应。固体燃料则不同,它就像是“随时待命”的士兵,命令一下可以立即发射,不需要临时加注燃料。这一点,在战略打击中至关重要。改进型“火星炮-19”采用全固体推进,是朝鲜在导弹技术上实现质变的标志,而不仅仅是量上的扩展。这款导弹的首次亮相并不是毫无征兆。早在年初的一次军事装备展示中,朝方就已经模糊地透露了其固体洲际导弹计划。而这次阅兵中,它以明显比以往更为庞大的体量出现,配套的新型移动发射车也格外抢眼。细节方面,导弹弹体表面处理工艺更加成熟,尾部喷口的结构也表现出固体推进剂特有的设计特征。这些细节都说明了一件事:朝鲜的导弹工业正在逐步摆脱对传统液体技术的依赖,转向更具现代化与实战性的固体技术。从国际观察者的角度来看,“火星炮-19”所代表的,不仅是朝鲜导弹技术的进步,更是其战略思维的演变。过去,朝鲜的导弹更多是以展示为主,技术也相对原始,而现在,随着固体化、机动化的推进,其导弹已经开始具备更强的生存能力与实战潜力。这种转变,对于朝鲜来说,是提高战略自信的关键一步。对于周边国家和全球安全形势而言,这无疑也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信号。当然,这一切的背后也离不开朝鲜近年来在军事科技领域的投入。尽管经济条件相对拮据,但其于关键节点凝心聚力、集中资源,成功攻克固体燃料发动机、导弹材料热防护、高性能弹头等一系列技术难关。而这些成果的集中体现,就是“火星炮-19”的登场。这种技术集中爆发的节奏,其实多少有点像当年中国在东风-41研发过程中的突破,从液体转向固体,从固定发射向机动发射,这种路线图在战略武器发展中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再从国际格局的角度来看,“火星炮-19”的出现,也反映出朝鲜在当前复杂地缘环境中的应对策略。面对外部长期的制裁与军事压力,朝鲜并没有选择退缩,而是通过发展高性能战略武器,试图打破现有的不对等局势。简单来说,它就是在用技术表达意志。特别是在全球战略武器逐步走向固体化、智能化、快速化的大趋势下,朝鲜显然不愿意被排除在外。它要的,是在国际棋盘上占据一席之地。这次阅兵式上的导弹展示不仅仅是对外的“肌肉展示”,其实也有对内的意义。在国内层面,展示这类高端武器是一种政治动员与民族自信的手段,是强化国家凝聚力、传达国家战略方向的重要工具。这种策略在世界各国并不少见,中国的东风系列、俄罗斯的“亚尔斯”也是在特定时机公开展示,以此达成对内对外的双重效果。因此,朝鲜这次选择将“火星炮-19”作为压轴武器登场,无疑是希望最大程度地放大其政治与战略效应。从技术路线来看,固体洲际导弹的开发难点主要集中在大型固体推进剂的稳定燃烧、弹体材料的轻量化与高强度设计、精密制导系统的集成等方面。朝鲜能在不依赖外部高端技术的情况下实现这些突破,至少说明其在基础科研与工程实施方面已有较强的积累。总的来说,改进型“火星炮-19”的出现,是朝鲜在战略武器体系中迈出的关键一步,不仅标志着其导弹技术的固体化转型进入实质阶段,也意味着其战略威慑能力有了新的提升起点。它的地位可以说与中国的东风-41、俄罗斯的“亚尔斯”相当,都是本国战略力量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武器。至于未来它是否会进一步被部署、是否具备实战能力,那还需要观察其后续的试射与部署情况。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朝鲜已经用这场阅兵告诉世界:它不只是在展示武器,更是在展示一种战略意志和技术自信。
朝鲜半岛,突发!
朝鲜半岛有新消息传来!据央视新闻5日消息,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表示,若美国无视地区诸国安全忧虑,朝鲜将采取军事技术措施。此前,美国白宫表示,特朗普仍有意同金正恩不预设前提条件进行对话。白宫同时强调...
俄罗斯外交部今天(9月21日)发文说:“美国和韩国正在加强朝鲜半岛的军事活动。西
俄罗斯外交部今天(9月21日)发文说:“美国和韩国正在加强朝鲜半岛的军事活动。西方国家指称俄罗斯和朝鲜的威胁为由为其侵略计划辩护。我们希望美国和韩国认识到煽动战争恐慌的危险。美国在韩国有驻军,有军事基地,频繁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