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气象台2025年11月09日11时17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库伦旗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
内蒙古315项重点赛事活动燃动冰雪季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11月8日讯(记者柴思源)11月7日,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文化和旅游厅、商务厅联合发布2025-2026年冰雪季内蒙古重点赛事活动,共计315项。此次重点赛事活动目录的发布,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
内蒙古织密道路交通“安全网”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记者安寅东 驱车行驶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S103线178km处的弯道时,若对向来车,路旁的“会车预警”系统会通过闪灯和语音提示“前方来车,减速慢行”。这是鄂尔多斯市公安局交管支队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和...
内蒙古一化工园区入围全国70强
记者11月8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工信厅了解到,在日前召开的2025中国化工园区发展大会上,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发布“十四五”中国化工园区竞争力研究成果,鄂尔多斯市鄂托克高新区棋盘井产业园凭借在产业集聚、绿色安全、科技...
内蒙古冰雪旅游季启幕
转自:经济日报 11月7日,2025—2026内蒙古自治区冰雪旅游季在呼伦贝尔市根河市敖鲁古雅使鹿部落景区和中国冷极村启幕。这是演员在表演森林童话婚礼仪式。王正摄(中经视觉)
内蒙古“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实现“三个新跃升”
内蒙古自治区近日召开“完成‘十四五’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践行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绘制现代化宏伟蓝图”。五年来,内蒙古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在复杂变局中保持战略定力,经济底盘更稳、...
【注意保暖!#立冬后雨雨雨雪雪雪#】今日12时04分立冬。受强冷空气影响,立冬一
【注意保暖!#立冬后雨雨雨雪雪雪#】今日12时04分立冬。受强冷空气影响,立冬一开始,雨雪天气有所增多,将持续到本周日。冷空气东移过程,还会伴随大范围降水,波及范围广:今天,降雪将会出现在青海、甘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的部分地方,在内蒙古东部有中到大雪;明天,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以及青海、甘肃局地有大雪。明天,华北一带降雨结束,在长江以南多地有中到大雨。受冷空气和降水影响,北方大部降温幅度在4-12℃,长江以南多地会出现2-6℃的降温。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气象台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
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气象台2025年11月01日14时56分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24小时内开鲁县可能受大风影响,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者阵风7级以上。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准备。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
辽媒:辽宁联手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共同打造“东北超”
直播吧11月1日讯据《辽宁日报》报道,辽宁联手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共同打造“东北超”。报道称,辽宁是体育大省,足球底蕴深厚。今年,辽宁足球更是“杀疯了”,辽宁U18男足、辽宁女足、大连英博、辽宁铁人都取得了优异成绩...
🌞10月28日报道,内蒙古有个银行员工高伟,十多年来一到放假就往山里跑,前
🌞10月28日报道,内蒙古有个银行员工高伟,十多年来一到放假就往山里跑,前前后后进山371次,竟然是为了捡垃圾!他还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每年要么捡一万个瓶子,要么捡一万根烧烤签。十来年他捡的垃圾加起来有两万多斤,卖废品的钱一分不剩全捐了!(信息来源:极目新闻——内蒙古一银行员工节假日进山捡垃圾,10年去371次捡了10万多个饮料瓶:每年定1万个瓶子等小目标)21600多斤垃圾,103982个饮料瓶......当这组数字摊开时,很难想象它们是一个人用十年光阴,在山林沟壑、草原河畔一点点“捡”出来的。没有专业的环保装备,没有固定的支援队伍,甚至连每次出发的路线都不曾提前规划,一个普通的银行职员,究竟怀着怎样的热忱,在自然与垃圾的“拉锯战”里,写下这样一段故事?故事的序章,藏在2015年10月的一阵山风里。那时的高伟还是个痴迷登山的爱好者,那天他循着熟悉的山道向上走,秋阳把枫叶染得通红,可这份惬意很快被刺眼的色彩打破。草丛里、岩石缝中,一个个空饮料瓶歪歪扭扭地躺着,蓝色的、绿色的、透明的塑料壳子,像一块块难看的补丁,盖在本该纯净的山野间。高伟的脚步猛地顿住,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这些随手丢弃的垃圾,不仅毁了眼前的风景,还可能缠住觅食的松鼠,或是被溪流冲到下游,伤害水里的鱼虾。他没多想,立刻蹲下身,把散落在沿途的瓶子一个个塞进背包。那天的登山计划彻底变了样,直到背包被撑得鼓鼓囊囊,他看着手里空荡荡的山道,带着一身疲惫,揣着满心踏实下了山。这次意外的“清理行动”在高伟心里发了芽。从那以后,他的背包里总少不了一个蛇皮袋。周末去城郊徒步,看到游客丢下的食品包装袋,他会弯腰捡起来;假期去露营,他会沿着河岸走,把被水冲上岸的塑料瓶、泡沫盒一一收走。就连上下班路上,看到被风吹进绿化带的塑料袋,他也会绕过去捡起来。捡垃圾渐渐成了他的习惯,从“顺手为之”变成了“专程行动”。每逢节假日,别人忙着收拾行李去旅行,他却扛着蛇皮袋往山里走,那些人迹罕至的山道、游客扎堆的景区角落,都成了他的“战场”。常年和数字打交道的职业习惯,让高伟对“收获”有着格外的严谨。每次捡完垃圾,他都会坐在石头上,掏出本子仔细记:今天捡了多少个饮料瓶,多少根烧烤签,其他垃圾称了几斤。他还给自己定了目标:每年至少捡一万个瓶子,或是一万根烧烤签,再不济也要清理出三五百斤垃圾。这个听起来简单的目标,背后藏着不少辛苦。高伟知道,一个人的力气终究有限。要想让山野真正远离垃圾,光靠自己捡不够,得让更多人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他开始用手机拍下自己捡垃圾的过程,这些视频没有华丽剪辑、没有煽情音乐的视频,却悄悄打动了很多人。有人说:“扔垃圾只要一秒,捡起来却要弯无数次腰,高老师用行动教我们怎么尊重自然。”随着越来越多人关注,高伟建了个义务捡垃圾的群,开始组织线下活动。第一次活动,只有十几个人来,后来,来的人越来越多,几十人、上百人。每次活动,大家分工明确:有人沿着山道捡,有人把垃圾分类打包,有人负责把沉重的垃圾袋扛下山。看着越来越多双手为保护自然出力,高伟心里满是欣慰。十年时间,像山间的溪流一样悄悄流过。从2015到2025,高伟的脚步踏过了无数山林草原,双手捡起了两万多斤垃圾。那些看似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他每个周末的坚持,是他对自然的热爱,更是他想传递给所有人的环保心意。有人问他,为什么能坚持这么久?高伟的回答很简单,却很坚定:“一开始只是觉得垃圾毁了风景,后来才明白环保是每个人的责任。少扔一次垃圾,就是在保护我们的家园。”支撑他走过十年的信念,从来都不复杂。它始于一次山间的触动,长于日复一日的坚持,终于一份对自然的责任。高伟用十年证明,环保不是遥不可及的口号,而是每次弯腰捡起垃圾的小动作。那些被他捡走的垃圾,不仅让山林恢复了本色,更让环保的意识住进了更多人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