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这家医院发"喜报"炫业绩,藏不住的喜悦,连装都不想装了

又见医院发喜报,难掩喜悦之情,真的是装都不想装了。最近,兰州兰石医院一则喜报引发广泛热议。这则喜报既非医院取得了某项重大

又见医院发喜报,难掩喜悦之情,真的是装都不想装了。

最近,兰州兰石医院一则喜报引发广泛热议。这则喜报既非医院取得了某项重大技术突破,也不是医院或哪位医护人员受到了表彰,而是它们庆祝医院9月份门诊人数达到7577人,10月份开诊第一天门诊人数451人,手术25台。

“宁可架上药生尘,但愿世间人无病”,这句从古至今挂在医者口中的职业道德圭臬,承载着医者最纯粹的仁心。但当兰州兰石医院那则“门诊人数再创佳绩”的喜报闯入公众视野时,我们不得不直面一个刺眼的现实,有些人正在把医院变成追逐业绩的名利场。

在引发质疑后,兰石医院宣传和运营部门的负责人称,是一名新员工将这个工作量做成了“喜报”发到了朋友圈。医院已经认识到了在思想意识和价值导向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暴露出医院在思想教育、规范管理方面的疏漏。

言外之意,这事儿不怪医院,要怪就怪那不懂事的新员工吧。我想,作为宣传运营部门的负责人,一定有这位新员工的微信吧,当这位员工发出来的时候,你难道看不见?为什么引发广泛的批评之后,你才意识到是教育不到位,是价值导向出了问题?

兰石医院是一所综合性“二级”医院,是兰州市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刚成立没多少年,据公开信息显示,该医院曾涉及多起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并于近期因建设工程合同纠纷被起诉。一家成立不到10年的医院,有这么多纠纷,其管理之乱可见一斑。为了搞钱,也是真急了。

医院发喜报秀数据,兰石医院并非首家。

早在2022年,浙江台州市中心医院对外发布“喜报”称,祝贺“急诊人次突破200万”。引发关注后,该医院将“喜报”撤下。2021年,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发文称“热烈祝贺胸外科2020年度手术量突破1000台”,引发舆情后,该院迅速删文并公开道歉。

当医院将患者视为"客源",当医生把手术当成"业绩",医患关系必然异化为商家与消费者的冰冷交易。浙江台州中医院、深圳二院,包括这次的兰石医院,他们急于秀数据的背后,无不印证着这种逐利逻辑与医疗伦理的尖锐冲突。

喜报这个事,说到底病根还是在“钱”上。行业竞争压力大,财政拨款不够用,医院就把就诊数量和手术台数当成考核硬指标,科室流量大就奖励,诊疗数据低就批评。内部比来比去,比着比着就忘了初心,那些躺在病床上的人,成了他们冲业绩的“数据”,那些亮起的手术灯,成了计算利润的灯。

兰石医院的喜报之所刺痛大家的心,是因为他们缺失了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丝毫没有为医者的悲悯情怀。病人带着积蓄来求医,家属揣着忐忑来陪护,他们把最后的希望交给医院,结果转头就成了医院“喜报”里的数字分母。这哪是治病救人,这是把别人的苦难,当成了自己的业绩垫脚石。

医院晒喜报,这种心态就像卖伞的盼着天天下雨,卖棺材的盼着人死得多,火葬厂盼着焚烧炉永不停歇一样,这种把别人的不幸当自己幸运的心态,比任何疾病都更让人不寒而栗。

真正的医疗价值,从不体现在门诊人次的数字增长上,而在于治愈了多少病痛、挽救了多少生命。将就医人数当作成绩,本质上是把苦难当功劳,暴露的不只是管理失察,更是医德的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