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140元的航母梦:跨越二十余年的心愿与回响

1999年的那个夏天,对5岁的陈虞文来说,是一段刻进记忆的时光。彼时,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的新闻铺天盖地,电视里的画面

1999年的那个夏天,对5岁的陈虞文来说,是一段刻进记忆的时光。彼时,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的新闻铺天盖地,电视里的画面和大人们沉重的议论,在这个年幼孩子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看着新闻里的相关报道,小陈虞文攥紧了手里的零花钱,一个执拗的念头在他心里生根发芽:“捐钱给国家造航母,这样就不会被别人欺负了。”

这140元钱,是陈虞文攒了许久的零花钱,有皱巴巴的纸币,也有叮当作响的硬币,每一分都藏着孩子纯粹的心意。他不清楚造一艘航母需要耗费多少巨资,也不懂国防建设的复杂体系,只知道这是自己能为国家做的一点点事。在父亲的耐心陪伴下,他前后跑了4趟邮局,分4次将这笔钱寄了出去,收件地址写的是相关国防部门,每一次投递都满怀着对守护国家的憧憬。

寄完钱后,陈虞文每天都盼着消息。没过多久,他收到了一封特殊的回信——来自解放军总装备部。信中,工作人员温和地说明了捐款按规定无法接收的情况,将140元钱原封退回,还特意附上了一张精致的新年贺卡,字里行间满是对孩子这份爱国之心的肯定与感谢。这封回信和贺卡,被陈虞文小心珍藏起来,成为了童年最珍贵的纪念,也让他心中的爱国情怀愈发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