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重庆两江新区,赛力斯智慧工厂的机械臂正以每分钟3次的频率精准焊接车身。这座投资20亿元的数字化车间里,每90秒就有一台问界M9下线。而此刻,香港联交所的电子屏正跳动着9927.HK的绿色代码——这家中国豪华新能源车企的港股首秀,以140亿港元募资额改写了行业纪录。

翻开这份厚达487页的招股书,第三章「募集资金用途」里藏着三个关键数字:47%、36%和17%。这组百分比不仅勾勒出中国高端电动车突围的技术路线图,更揭示了赛力斯冲击全球市场的底牌。
高压快充:47%资金砸向800V与固态电池在招股书第214页,66亿港元被明确标注为「高压平台及固态电池研发」。这个数字相当于小鹏汽车2024年全年研发支出的1.8倍。赛力斯CTO周林在路演现场演示的PPT显示,其800V碳化硅平台量产时间锁定2026年Q2,较当前主流400V系统充电速度提升130%。

更值得关注的是15.4亿港元投向的半固态电池项目。行业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同类产品能量密度达368Wh/kg,而赛力斯实验室样品目前为302Wh/kg。这笔钱将主要用于收购美国材料公司SolidEnergy的专利授权,以及重庆两江新区固态电池中试线的建设。
全球产能:36%资金浇筑重庆三厂与墨西哥基地募资说明会上,董事长张兴海身后的大屏反复播放着重庆第三工厂的航拍画面。这个占地72万平方米的超级工厂,将承担问界M9海外版右舵车型的生产任务。招股书披露的50.4亿港元投资中,有23亿用于导入9000吨一体化压铸岛,可使后底板零件从70个减少到1个,单车制造成本下降14%。

墨西哥圣路易斯波托西的海外基地则藏着更精妙的算盘。当地政府提供的土地出让金减免政策,叠加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关税优惠,使得问界M7在美销售价格可比国内低8%-12%。16.8亿港元将用于复制重庆工厂的焊装线,但电池包仍从国内海运——这是规避IRA法案关键矿物限制的折中方案。
智能驾驶:17%资金喂养城市NOA这只「吞金兽」在招股书第308页的「智能驾驶研发里程碑」表格里,24亿港元被分解成三个具象目标:2026年前完成1000万公里真实道路测试、自建高精地图覆盖50座城市、激光雷达成本降至200美元/台。华为车BU负责人余承东在上市仪式上透露,问界M9的城市NCA功能已能处理「无保护左转+行人鬼探头」的复合场景。

但风险提示章节的小字同样醒目:若高精地图资质审批延迟,备用纯视觉方案需额外投入3-5亿港元。正如招股书第419页所述,智能驾驶的军备竞赛没有退路——小鹏汽车2024年智驾研发支出同比增幅达67%,理想汽车则买下了英伟达价值7亿美元的Orin芯片。
当港交所的铜锣声散去,这笔140亿港元的豪赌才刚刚开始。从招股书里密密麻麻的「预期」「预计」「目标」等字眼中,我们既能看到中国车企冲击高端的决心,也能触摸到技术突围的沉重成本。正如张兴海在上市酒会上举杯时所说:「高端新能源的牌桌,入场费从来都不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