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可折叠iPhone"梦想似乎正逐渐破灭——据报道,该公司已将这一计划推迟至2027年。内部消息透露,由于某些内部问题(追求极致或无折痕?),首款可折叠iPhone明年将不会与消费者见面。

韩国媒体TheElec报道称,苹果可折叠iPhone的发布已推迟至2027年。消息人士表示,这款新设备的某些规格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最终确定。
另一方面,苹果还面临着生产难题。早期传闻称苹果计划生产至少1300万台可折叠iPhone,随后这一数字下调至1100万台,如今出货量目标已降至900万台。若苹果仍试图在2026年上半年推出可折叠iPhone,产能可能进一步缩减至500-700万台,远低于最初的面板产量目标。这还不是全部——价格成为另一关键制约因素。

日本媒体瑞洲证券指出,较低产量可能导致定价上涨以实现营收目标,并透露了销售计划:"苹果原计划生产1000-1500万台,但若售价超过2000美元(约15000元人民币),500-700万台的产量更为合理。具体将根据苹果预期回报率调整。"
此前有消息称这家iPhone制造商将在明年第三季度推出首款折叠屏设备。传闻甚至预测公司可能跳过常规iPhone 18系列,全力押注"史上首款"折叠机型以吸引关注。

根据多个来源的爆料,苹果折叠屏iPhone的技术细节已逐渐清晰:
屏幕方面,设备将采用类似三星Galaxy Z Fold的“书本式”内折设计。外屏尺寸为5.5英寸,分辨率预计为2088×1422;内屏尺寸约为7.8英寸,分辨率为2713×1920。
折痕控制是折叠屏设备的关键。苹果计划通过内置金属应力分散板实现“近乎无折痕”的效果,同时支持自修复涂层技术,提升抗刮性。
材质与铰链上,设备将使用钛金属材质减轻重量,铰链部分采用钛合金和不锈钢组合,并加入液态金属以提升强度和抗疲劳性。

生物识别方面有一个重大变化:苹果可能取消Face ID,改用类似iPad的侧边按键集成Touch ID设计。这将是iPhone产品线多年后首次回归指纹识别功能。
影像系统包括四颗摄像头:外屏前置单摄、内屏屏下单摄、后置双摄,其中后置主摄为4800万像素,支持传感器位移式光学防抖。
性能与连接上,设备预计将采用A20系列芯片,搭配LPDDR5X内存和UFS 4.0存储,并配备苹果第二代自研C2基带,仅支持eSIM,取消物理SIM卡槽。
电池与充电方面,将采用与iPhone 17 Air同源高密度电池,支持40W有线快充和15W MagSafe无线充电。
但最新消息表明,苹果仍将优先保障iPhone18系列,折叠设备则退居次位。这一举措进一步暗示苹果对其可折叠iPhone梦想产生了动摇。
当苹果真正进入可折叠市场时,必将引发更激烈的竞争——华为、荣耀、三星等科技巨头正为"折叠屏之王"的宝座鏖战正酣。不过这场战局或许要到2027年之后才会真正改写。
喜欢点赞收藏!欢迎关注Seven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