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金秋十月,OPPO Find X9系列如约而至——你的期盼,自然有人热忱以待。就算暂且不聊“巨强悍,巨冷劲”的天玑年度旗舰平台天玑9500及其构建的“OPPO芯链”,也暂且不提搭载的“又一块超丝滑的机圈德芙”ColorOS 16,单说这“为了OPPO 30周年”献礼的光荣任务,OPPO Find X9系列也绝不可能只是一套“年度旗舰机型”那么简单。
我们首先要强调的是,在深入了解这套绿厂的全新年度旗舰作品之前,单凭那些参数与指标的只言片语,并不能客观地把Find X9系列的魅力感受真切,但那个大大的标志性的圆形DECO在历经从Find X6系列到Find X8系列三代之后终于有了美学概念上的新面貌,的确让人激动。
从诞生那日起,OPPO Find X产品序列就以明确的使命感而代代传承,那是充满理想主义浪漫的科技使命,那也是在路上的风景与云影徘徊。如今到了故事的第八季,Find X9系列又会挥洒出怎样的精彩,当然值得细细道来。或者说,今日必然又是一篇洋洋洒洒的“超大杯”评析专题,如同OPPO Find X9 Pro“以大杯再次挑战超大杯”的味道一样。
这么多年,OPPO的影像旗舰归根结底只坚守一件事:从镜头中获取最真实的光影与色彩,并赋之于人文且感性的、有序而丰富的、专注而内敛的精神内核。要做好这件事,比写好刚刚陈述这件事的长句式要难上万倍。OPPO做到了,还乐此不疲。这真的要有深厚的技术底蕴和艺术情怀才行。
所以,当过去一段时间里OPPO Find X9系列在社交媒体上被密集地各种曝光时,无论是不是Find X系列的老用户,都难免不心怀悸动。这份悸动,还恰恰不是因为它的极致性能、奢侈堆料、美学造诣与工匠精神,而是一种更深层的信念传达,一种坚守数年的说不清道不明的爆发——就像去年此时我们聊Find X8系列时说的那句“钱塘涌潮在交汇之际的磅礴,也就是此番感慨了”。
各位都清楚,去年的OPPO Find X8系列相对于前作和前前作而言“在轻薄方面的提升非常大”,而且这种提升还是在基于算力释放提高、顶级影像稳中有进、续航标准大幅跃升的基础之上。如今OPPO为Find X9系列进行的“产品力塑造力度”,比Find X8系列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今日的Find X9系列是开启“OPPO第二个三十年”的钥匙之一,这其中的精彩与精致、坚毅与坚定,毋庸置疑。
如果说,OPPO Find X5系列以双旗舰处理器平台的策略和“一机双芯”的技术自信豪横了一把;如果说,OPPO Find X6系列则以“顶级的屏幕”“顶级的镜头”“顶级的算力”“顶级的系统”和“顶级的颜值”“五位一体”的方式继续强化“一机双芯”之信仰;如果说,OPPO Find X7系列把一切事关年度最强的配置都加载于身但不刻意强调不凡;如果说,OPPO Find X8系列把“新一代OPPO潮汐引擎与MediaTek天玑9400旗舰芯片的最强性能能效技术组合”并用“最时尚和最实用的直屏与立边实现了对人的真正尊重”……那么今日的Find X9系列,则显然拥有更多足够傲然于世的东西,也拥有更多能和大众云淡风轻地聊着“光影和诗”的故事的传承与开拓。
OPPO深知,真正的品牌力,不是声量的大小,而是用户心中那份“我愿意”的笃定。所以我们可以试着换一个角度,不要把Find X9系列当成“旗舰”,而是一份“承诺”,承诺在未来的每一个日夜里,继续用温柔的技术,守护那些不被看见的情感瞬间——这样,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三十周年,不是庆典的终点,而是OPPO与消费者之间,一场更长久对话的开始”。
握着手里这台充满情感温度的精致玩意儿,本身就是一件迷人的事。
编者按:历经三代之后,OPPO Find X系列旗舰终于迎来了设计语言上的巨大变革。所以,从更广义的消费市场角度理解,拥有全新形态的Find X9系列也预示着接下来2026年的手机市场竞争会更加残酷,各家必须全力以赴不留任何“技术空隙”。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是一件好事。毕竟,现在几个头部品牌都不是泛泛之辈,各家旗舰都是全能选手,短板越来越不明显,抢一朝先机,就意味着市场热度和销量的双丰收。细想来,这几年早已如此快节奏和极度“内卷”,各家都会在“算力”“影像”“设计”之外考虑更多的“手机应用新生态”和“智慧化伴侣”,OPPO的步子很稳健。是一种基于创新的稳健。
的确,天玑9500把“全大核”CPU、存算一体 NPU、主机级GPU与N3P 3 nm工艺封装在一起,形成性能、能效、AI三面同时拉升的“三边形战士”。而在OPPO Find X9系列上,再叠加潮汐引擎的芯片级可编程调度与芯链跨域算力流转,天玑9500的硬件上限将被进一步释放,成为2025年安卓阵营事实上的性能与AI双标杆。因此,天玑9500的确有足够的能力让Find X9系列发挥出“满血体验”,而不用去纠结“是否要等等搭载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平台的机型”。
哈苏专业影像套装
哈苏专业磁吸手柄与磁吸闪光灯
先一句话总结Pro版和标准版的区别:Find X9 Pro的2亿像素长焦HP5当然是最明确的看点,且支持哈苏增距镜(标准版支持专业磁吸摄影手柄)。而更大尺寸的1nit明眸护眼屏和更大容量的冰川电池也算。同时,Pro版有卫星通信版可选。别的方面,OPPO给Find X9标准版做到了“满配”,符合“旅拍神器”的定位。
当然,Find X9系列两款机型在尺寸上都比Find X8系列对应机型要略微小巧一些,且电池容量大幅度增加,这是让人叹为观止的。
从系列机型的布局来看,继续深耕“精致全能小屏”的Find X9标准版仍然非常受关注,从它的综合堆料不难判断(尤其是在高水平影像配置有所保障的前提下,在电池容量和无线充电模块上的进一步跃升,加上自Find X8系列就开始发力的超强磁吸应用生态,都让标准版机型很难再被找到短板),其肩负走量的重任。而Find X9 Pro版则使用了与Find X8 Ultra同样的设计味道(当然,这里指的是“纯直屏”与“精致立边”等要素,不包括DECO风格),使其与前代Find X8 Pro有了明确的美学区别。从感性的角度来说,这也是Find X9 Pro被大众称为“小Ultra”的原因之一。
不止最强天玑 才能抢占最强先机这是“满血全装”的终极答案
Find X产品线之于OPPO,早如定海紫金梁。不管你买不买,“Find X都是符合时代特质的顶级机型”。因此,也让我们对于最新的Find X9系列充满本能的期待,这种高期待情绪,从9月22日天玑9500发布之后就开始跃上顶峰。
要知道,关于“最能够代表技术发展顶级水平”和“最擅长释放极致影像体验”这两件事,OPPO在自家影像旗舰甚至是次旗舰上,都做得毫不吝啬。何况,OPPO更善于实现“越过后才发现无人等候”的骄傲。
天玑9500新旗舰
所以,这份骄傲的第一步,近两年OPPO都是以天玑旗舰平台来实现的。
在9月22日的时候,OPPO就宣布其Find X9系列搭载全新一代OPPO潮汐引擎,配合与联发科技联合研发的天玑9500旗舰平台,通过在能效感知、内核调度、芯片算力三大领域实现破壁式创新,让全新一代潮汐引擎从芯片底层重构性能逻辑,打造最强天玑性能体验,持续引领天玑性能上限。
很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今天Find X9系列实际上是OPPO Find X系列“第二次只发布了天玑平台的版本”,而第一次是Find X8系列的时候。要知道,在Find X8系列之前的六代Find X系列,要么搭载当季骁龙旗舰平台,要么骁龙天玑双旗舰同发。去年Find X8和Find X8 Pro均为天玑9400,其综合素质不仅完全能满足Find X8系列的各方面技术指标要求,也收获了极佳的受众信任。所以,天玑9500继续来为Find X9系列筑底,也就顺理成章了。
“今年,OPPO 与联发科技开启了强强联合的又一个二十年,在芯片底层技术攻关中持续突破天玑上限。” OPPO 软件工程事业部总裁唐凯表示,双方联合研发的天玑 9500 实现了性能与能效的全方位突破,成为“当之无愧的天玑最强芯”。他强调, OPPO 还将品牌一贯的流畅基因深度植入最强天玑芯片,通过全新一代潮汐引擎与极光引擎,从芯片底层打造顶级流畅体验。
全新天玑9500使用台积电N3P工艺制造,CPU单核性能提升32%,GPU性能提升33% 。众所周知,OPPO作为AI手机领域的引领者与普及者,一直持续深耕系统级AI技术,先后推出AI一键问屏、AI意图搜索、AI一键闪记等功能,这些成果得益于OPPO与联发科联合研发的天玑AI芯强势驱动。这次Find X9系列所搭载的天玑9500,以NPU处理性能提升111%的超强算力,帮助OPPO打造行业性能最强AI 端,并让OPPO旗舰成功在端侧AI性能方面实现ETHZ AI Benchmark连续第四代霸榜第一,结合更流畅更智能的ColorOS 16系统,为我们带来新一代最强AI终端体验。
同时,针对高温、高亮、高负载等容易产生卡顿而出现不流畅体验的问题,全新一代潮汐引擎首发OPPO与联发科联合研发的芯片级动态追帧技术。基于OPPO对性能供需不平衡这一核心矛盾的深度认知,该技术通过实时追踪系统绘制需求,实现算力的智能动态供给,使重载场景下系统流畅稳定性最高提升37% ,从底层保障手机即便使用6年仍能保持久用流畅。
全新一代 OPPO 潮汐引擎的作用还不止于此。我们知道,在后满帧时代,提升能效成为性能突破的关键。然而,传统解决方案存在对SoC真实功耗计算不精准、SoC对真实任务状态判断不准确、高负载任务SoC无法高效参与等问题,这些芯片底层的壁垒导致SoC无效数据访问多、冗余指令执行多、关键任务参与少,造成了功耗的浪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此前OPPO带来了安卓首个精准算力单元集功耗模型,实现对CPU、GPU等SoC子系统功耗信息的体系化,现在,全新一代 OPPO 潮汐引擎进一步将其升级为安卓首个自主研发的“统一计算能效模型”,首次实现了对CPU、GPU、DSU计算子系统的建模,更全面地覆盖处理器核心计算单元的功耗表现,在各用户场景中实现了90%以上的功耗计算精度。
通过对计算子系统功耗更完整和精准的建模,减少无效的数据访问与供给,使天玑9500的强劲算力实现前所未有的高效利用,让芯片能效的认知从推算走向计算。
而且,全新一代OPPO潮汐引擎搭载安卓首个可编程调度器,让场景策略直达内核层,精准识别应用真实需求,为不同游戏场景定制高效调度方案,首次实现了游戏“持久满帧”。
更重要的是,在影像、显示、触控等具体功能领域中,OPPO发现旗舰3nm制程带来的顶尖算力实际上并未能普惠全场景,大量关键任务仍由落后制程元器件驱动,这种“顶级引擎搭配老旧传动装置”的畸形架构,如同在超跑上安装自行车链条,不仅导致性能瓶颈频发,更容易引起发热、卡顿等不良体验。
于是,OPPO推出全球首创的“OPPO芯链”技术,彻底改写芯片协同的底层规则,构建起全场景算力自由流转的“数字高速公路”,打破芯片与芯片之间的壁垒,实现算力在芯片与器件之间高速自由流转。不同于传统芯片架构的单点优化,OPPO芯链通过革命性的跨域协同算法,实现从底层架构到上层应用的全链路重构,让3nm制程的超强算力与器件之间实现跨领域、跨模块的深度协同,重新定义智能设备算力分配逻辑,为全场景应用体验带来革命性提升。
以影像领域为例,过去影像创作者高频使用的4K 60帧HDR视频录制,由于拍摄环境复杂、资源调动多,功耗不亚于最高画质的大型手游。而其中的关键任务如对焦、变焦、画面补偿等,却由制程仅为 22nm 的 Sensor 执行,先进制程的SoC参与有限,容易导致发热、卡顿问题。而搭载全新一代 OPPO 潮汐引擎与OPPO芯链后,一些原本由Sensor承担的高负载任务直接调用3nm旗舰芯片算力,这不仅让4K 60帧HDR视频录制功耗大幅降低,更极大地提升影像系统计算效率,让数千万乃至亿级像素数的处理成为可能。
只有OPPO才能释放索尼LYT-828超动态满血性能
以上这些属于OPPO Find X9系列的“满血全装”的终极答案,在专题之后的章节里会更详细地展开,但如果有心急的读者,看到此章,就已经可以安心地给今日这套安卓旗舰定一个“性能向的满分”了。
OPPO“未来影像使命”第五篇章是“把人拍得更美”的艺术
无论是移动影像还是传统相机,摄影作为一种创作方式,好影像的标准本质上没有变过。什么是好影像,已经在相机将近200年的历史中被无数艺术家、伟大作品等所定义。不同的是“手机”这个品类第一次把影像交给了所有人,大幅地降低了摄影的门槛,也极大地增加了拍摄场景的随机性。显然,OPPO是计算摄影坚定的拥护者,认为计算摄影技术和光学技术的共同演进,这才符合发展规律的真正解法。
作为每一次我们聊OPPO Find系列的专题中必不可少的章节,“未来影像使命的篇章”已经到了第五篇。我们常说,高期待值对于任何品牌来说,压力也是自然存在的。当初Find X5系列的价值在于以“一机双芯”为未来影像定格局,Find X6系列的价值在于以一贯诚意的堆料和更具实用价值的创新给2023年的移动影像“立规矩”,Find X7系列的价值在于“以大师影像之力”再次强化和丰富“未来色彩使命”的底蕴,Find X8系列则用全新设计思路、全新AI体验甚至全新磁吸生态来为属于自己的光影故事助力,以“超越行业三年的哈苏专业人像”创作每一个平凡的笑脸,“从‘正确的影调’向‘细腻的影调’演进”的举措,让普通用户也能享受“抬手就出片”和“极具抓拍氛围感”,非常高级。
现在,轮到Find X9系列了。
9月28日的时候,OPPO把一场原本属于今日的“影像彩蛋”提前拆封。没有晦涩的参数轰炸,影像总经理贾玉虎只把一句话重复了三遍:“这一次,我们让2亿像素不再是形容词,而是动词。”在Find X9系列身上,“画质革命”被写进了光学、算法、芯片、色彩、视频、配件的每一条链路——它不再指向单纯的“清晰”,而是要把“拍人好”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推向移动影像史上从未抵达的审美高度。
从2008年第一枚笑脸快门到今天,OPPO的影像叙事始终围绕“人”展开。贾玉虎把十五年的技术脚印压缩成三组最朴素的用户痛点:拍得到、拍得好看、轻松拍得好看。Find X9系列把这三句话翻译成了三条硬指标:基础画质清晰、光影生动自然、色彩精准还原。为了把主观审美变成可量化的客观标准,OPPO内部建立了一套“相机感”评测工具——任何新功能必须通过“是否像相机”的终极拷问,才能走出实验室。当行业还在争论“AI够不够自然”时,OPPO直接把70%–80%的全链路节点交给AI,却要求“不得留下任何算法指纹”。这份“克制中的激进”,让Find X9的每一张人像都拥有被放大400%依然经得起审视的底气。
更重要的是,Find X9 Pro的哈苏2亿超清长焦,不是CMOS的孤独狂欢,而是一场“光学—算法—芯片”的集体奔赴。70mm黄金人像焦段、业界最大的f/2.1光圈、超晶态蓝玻璃、0.1μm主动光学校准(AOA)——四重硬件锁死解析力下限;AI多帧融合、矢量对齐、材质增强,在定制的并行异构框架里跑满 NPU,锁死解析力上限。MTF曲线提升15%,意味着画面边缘的睫毛依旧根根分明,而不是“中心锐、边缘糊”的传统尴尬——或者说,是OPPO让2亿像素第一次拥有了“光学尊严”。
至于视频拍摄,业界早已用4K/8K建立清晰度的公共语言,静态影像却还在用“1200万像素、5000万像素”制造认知壁垒。所以OPPO直接把Find X9直出的5000万像素(8192×6144)照片命名为“全焦段哈苏8K超清照片”——无需隐藏菜单、无需专业模式,我们每个人抬手即可拥有比传统1200万像素提升近400%的清晰度。
更重要的是,OPPO与哈苏五年共创,从大师模式、XPAN交互再到今天的“哈苏专业影像套装”,每一步都“稳稳地踩在兴奋点上”。这次,OPPO特别为Find X9 Pro准备的3.28×光学焦距增距镜更是让人激动——哈苏橙标、蓝绿色镀膜、金属卡口,一秒卡上手机即可化身“小钢炮”。当我们把脚架支在80米外拍舞台特写,在230mm等效焦距下,远处工人的一滴汗珠被放大成充满整个画面的高光点——那一刻,手机摄影第一次拥有了“可换镜”的仪式感。
至于苹果发明的Live Photo,OPPO把它进化成“4K超清实况照片”;始于Find X8系列的“抓拍”被Find X9系列推进到“瞬时三曝光”时代;第四代色彩还原技术首发“丹霞色彩还原镜头”;视频拍摄从“单帧美”到“全程稳”……每一个影像细节的提升,我们后面都会慢慢聊。
当参数不再成为卖点,当像素不再只是数字,OPPO用Find X9系列告诉大众,移动影像的终极使命,不是炫技,而是“把人拍得更美”的艺术,是更美于肤色,更美于光影,更美于情绪的“未来影像使命”第五篇章。
从“时光比诗慢”到“美人如诗”OPPO用自己的浪漫去诠释“真正的两亿像素”
每个品牌在强调自己旗舰机型的影像能力时,都善于用大量技术层面的变革去“顺从”大众的拍摄需求,这没有错,但这也会让移动影像体验的提升,被桎梏于某种技术极致之后的瓶颈。什么叫桎梏?手机作为移动互联网设备,其摄影天然具备互联网的社交属性,也已经成为消费者参与度最高的传播媒介和艺术表达方式,让大众在生活中更多地展示美并交流美。但是,过度追求技术指标化的计算摄影和移动影像,不仅偏离了摄影美学的主航道,也无法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表达。
对于“把人拍得好看”这件事,OPPO深知“计算摄影的魔法”的魅力,也更明白过度依赖“计算摄影的魔法”会陷入一种桎梏。“魔法需要有”,“硬底子”更要有。
过去的每一年,OPPO都用自己的理解去呈现何为“把人拍得好看的‘硬底子’”。比如之前“双潜望”的组合,实实在在被6X的长焦与3X的人像长焦呈现了出来,Find X7 Ultra如是,Find X8 Pro如是,Find X8 Ultra如是。而今天,当Find X9 Pro用“哈苏2亿超清长焦”方式取代“双潜望”解构这个逻辑的时候,必然是令人惊奇的。多说一句,之后的Find X9 Ultra会不会继续这个思路,或者会不会改成“双2亿超级双长焦”,我们不得而知,但大家可以拭目以待。
客观来说,如果说上一代的Find X还在“手机能不能拍出相机味”里打转,那么Find X9 Pro干脆把一台哈苏暗房揉进了镜头模组:2亿像素、1/1.56英寸、浮动镜组、f/2.1大光圈——四个关键词已经足够让长焦摆脱“望远镜”的鸡肋身份,成为真正的主力机位。OPPO 第一次把“超晶态蓝玻璃”塞进手机,这块原本用于高端电影镜头的材料能把高频杂色压到最低,配合f/2.1的通光孔径,傍晚6点的灰蓝天空不再被涂抹成一片噪点海洋,而是保留住最后一抹钴蓝。我们站在洪崖洞连拍三张,放大到100%仍能数清对岸栏杆的焊接点——那一刻,你突然意识到“手机长焦”这个词已经被改写。
然而,高像素只是入场券,真正的杀手锏藏在装配车间里。AOA主动光学校准(Active Optical Alignment)过去只出现在徕卡、蔡司的定焦镜头产线,Find X9 Pro把它第一次搬进了手机。得益于此,这颗2亿长焦的MTF比传统方案整体抬升15%,哈苏才把“H”标再一次盖在手机镜头上——这不是联名,是盖章认证。
像素有了,光轴正了,下一步是让“2亿”变得可用。OPPO自研的LUMO超像素融合引擎(后面我们还会围绕这个引擎继续聊)做了业内第一块“2亿多帧融合”SOC级Pipeline:按下快门,ISP同步抓取4张2亿RAW,像素级对齐、去马赛克、降噪、HDR合成一次完成,最终输出一张仍支持ProXDR显示的2亿像素照片。我们把样张导入27英寸4K显示器,裁切到1/20依旧能当壁纸——发丝、睫毛、虹膜放射纹,一层层递进,像把望远镜倒过来看微距。
OPPO Find X9 Pro的主摄部分,绿厂与索尼联合定制的LYT-828被喂到了“满血”——独家瞬时三曝光技术让传感器在1/1.28英寸底上再开一条“并行曝光通道”,短曝保动态,长曝保画质,新增的“超灵活多功能帧”根据场景实时决定身份:夜景里它是20ms的长曝帧,把灯箱高光压回玻璃纹理;运动抓拍时它摇身变成基准帧,配合电子快门,把连拍速度从1秒5张提到1秒10张。动态范围因此从前代的84dB 拉到101dB。于是,凌晨1点的洪崖洞,灯笼与江面黑得互不相让,Find X9 Pro却能把灯笼里的钨丝和江面倒影的青色同时留住,没有HDR常见的“灰雾”。
在色彩端,OPPO 把“丹霞色彩还原镜头”升级为第四代:一块独立的分区色温传感器与主摄、超广、长焦实时协同,卷积神经网络在3000K~7500K之间做了50万次光谱采样。结果是,单一钨丝灯下的人脸不再蜡黄,多色温混光的文创市集也能锁色——我们拍了一张手作皮具摊,皮革的棕、黄铜扣的暖、LED灯带的冷,三者在同一张照片里各就各位,没有一种颜色被牺牲成“白平衡”的代价。
Find X9 Pro搭载升级的丹霞色彩还原镜头,配合成像镜头与全局多光谱传感器多传感器协同工作,带来第四代色彩还原技术
我们常说,在很多机型上超广角常被当作“附赠”,而OPPO却还是给Find X9 Pro的5000万像素超广角配置了LUMO融合引擎。4张5000万全像素帧合成一张8K超清,边缘畸变用光学+算法双校正,画面最边缘的招牌字依旧锐利。更惊喜的是,这颗超广在哈苏超清模式下默认开启——就算是普通用户,也无需跳进专业菜单,抬手就是5000万。我们把它对准雨后低垂的云,放大后云丝像棉线一样根根可数,而传统1200万像素早已糊成一片。
可以说,在OPPO Find X9 Pro上OPPO把“8K”三个字的门槛也悄悄拆掉:三枚镜头(超广、广角、长焦)全焦段支持 8K 超清照片,且影调继承哈苏自然色彩解决方案。也就是说,无论 13 mm 的宏阔,还是 65 mm 的凝视,都能用同一部手机、同一套色彩科学、同一像素规格完成——第一次,手机用户拥有了“全焦段 8K 影调一致性”的体验。
在拍摄操控方面,Find X9 Pro机身右侧下方的触控闪拍区域依旧保留,并且还是可以和上代机型一样,完成快速呼出相机以及允许食指滑动变焦等操作。
OPPO为Find X9 Pro的2亿镜头引入了业内首创的 AOA 主动光学校准技术
从AOA校准到101dB的瞬时三曝光,再到三枚镜头共享的8K哈苏影调,OPPO Find X9 Pro把“影像旗舰”四个字拆成了无数条技术暗线,又重新织成一张看不见的网——网住的是光,也是时间;是色彩,也是情绪。当别家还在比“谁拍得远”,OPPO已经回答“谁拍得真、拍得完整、拍得不动声色”。在移动影像的黄昏与黎明之间,Find X9 Pro折叠了整个哈苏暗房,实现了从“时光比诗慢”到“美人如诗”。
第四代色彩还原技术
2亿像素的图片多帧合成
另外,目前这2亿像素直出的应用生态会越来越宽泛,相信之后各位会在OPPO Find X9 Pro找到更多玩法。
至于标准版Find X9的影像硬件底子,OPPO也拿出了十足诚意。5000万像素超广角JN5+5000万像素广角LYT-808+5000万像素长焦LYT-600+200万像素丹霞色彩还原镜头的组合,能够实现Find X9 Pro绝大多数的拍摄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Find X9与Find X9 Pro的前置镜头配置并不相同,前者是我们熟悉的3200万像素IMX615,而后者是5000万像素的JN5。
把5000万个微光拼成一条银河LUMO在3nm的夜色里“点火”
高像素手机早已不是新闻,但“高像素可用”仍是横亘在行业的暗沟。OPPO Find X9系列给出的答案不是继续堆料,而是把暗沟变成跑道——前面我们提到,OPPO自研的LUMO超像素融合引擎,第一次让“5000万像素”从营销后缀回归摄影本质:解析力。
LUMO超像素融合引擎的底层逻辑是“以解析力为锚”。传统多帧融合习惯用亮度对齐,稍有手抖就把细节当噪点一起抹平;LUMO超像素融合引擎把参考系换成“像素级解析力”,先让卷积神经网络在50万张相机底片里学会区分“真细节”与“伪信号”,再对5000万个像素逐一枚举——噪声被标记为灰底,纹理被标成金线,两幅图一叠,该留的留,该弃的弃。
诚实需要算力托底。5000万像素多帧对齐,峰值数据吞吐是1200万像素的4.7倍,若按旧方案直接在22nm传感器端做计算,功耗会先一步烧毁体验。OPPO给出的解法叫“芯链技术”:把前端计算搬到3nm的SoC,传感器只输出最干净的RAW,NPU与GPU接力上场——NPU负责去马赛克与降噪,GPU专司帧间对齐与融合,两枚单元以16×16像素块为单位“击掌”传递,像流水线工人,不把任何一帧半成品堆在仓库。实测连续20张全像素连拍,机身表面温升仅3.4 ℃,比传统方案省电42%,第一次让“5000 万”与“长续航”不再互斥。
LUMO的野心不止于静态。比如,Find X9 Pro把这套引擎同步开放给4K超清实况照片——3秒时长,任意截取一帧都是5000万像素壁纸。小红书直发链路也被写进系统层,封面帧与过程帧同时保留ProXDR显示,手指滑动时高光比照片多3EV,却不会出现HDR 常见的“灰雾罩层”。我们尝试把一段夜市实况拆成90帧连播,灯箱招牌的霓虹笔画帧帧可辨,像把一段电影胶片随手剪成明信片。
为了让“超像素”不止于白天,LUMO超像素融合引擎在夜景端做了“半档策略”:单帧故意欠曝0.5EV,保留高光,再用AI网络把暗部噪声压回胶片颗粒感。结果是,夜拍不再“傻亮”,灯球边缘有自然的衰减,黑得下去,也亮得起来。
从50万张训练底片,到3nm的异构接力,再到4K实况的每一帧壁纸,LUMO超像素融合引擎把“像素”从冰冷的数字变成可触摸的月光——它让5000万个微光在夜色里自行汇流,最终在手机里铺成一条可以放大、可以裁切、可以分享,也可以被长久凝视的银河。OPPO Find X9系列想说的话很简单:高像素不是原罪,浪费像素才是,而让每一颗光子都找到归宿,则让计算摄影拥有了温柔。
聊到这里,我们也提醒各位,OPPO Find X9系列配备了OPPO史上最亮闪光灯,单灯在1m距离处照度可达140+lux,且属于全新的变焦闪光灯,完整覆盖0.6x-3x的常用人像拍摄变焦范围;配合LUMO闪光人像算法,智能调节闪光强度和角度,精准模拟真实光照环境下的光线衰减效果,营造出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的光影关系,规避假闪与抠像问题。同时,Find系列色彩风格再次上新,Find X9系列将闪光灯融入CCD美学效果,带来冷调闪光和暖调闪光的全新玩法,模拟出CCD相机闪光灯直闪的效果,轻松拍出氛围感大片。
顶级性能全方位满足旗舰要求天玑继续“挑战天机”
前文提到,今天Find X9系列之于OPPO Find X系列来说,是“第二次优先发布了天玑平台的版本”。在Find X8系列之前的六代Find X系列,要么搭载当季骁龙旗舰平台,要么骁龙天玑双旗舰同发。自去年Find X8和Find X8 Pro均搭载天玑9400取得绝佳口碑之后,越来越多的人也认识到天玑旗舰平台的综合素质完全能满足各家旗舰的全面技术指标要求。
也就是说,纯粹从技术指标来看,天玑9系旗舰对于OPPO Find X系列旗舰的性能层面支撑,包括影像和续航方面的综合支持,都是让人放心的。实际上,天玑在与骁龙的绞杀之中,每一年都有让人倍感惊喜的大跃升,这就是竞争的意义和魅力。
毕竟,性能赛道早已不只是“跑个分”那么简单。OPPO Find X9系列给出的解题思路,是把“快”拆成两层:一层是瞬时爆发,另一层是持久稳帧;而把“久”也拆成两层:一层是大电池,另一层是长寿命。于是,OPPO把自研的潮汐引擎写进天玑9500的每一个晶体管,让调度策略第一次穿透安卓的框架墙,直抵内核层——像把红绿灯装进了芯片的毛细血管,车还没发动,路口已经知道你要直行还是左转。
与天玑9500的联手是“双星狂喜”式的化学反应:台积电N3P工艺让CPU单核性能提升32%,GPU提升33%,NPU更是直接翻了一倍有余。
虽然OPPO对于Find X系列影像机皇的跑分成绩“从来不在乎”,但云淡风轻的模样从骨子里透着自信,其测试成绩从来也都没有拖过后腿。每一次不仅妥妥地展现出自己作为年度旗舰级作品应该有的顶级性能,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们的实测成绩与OPPO官方宣传的成绩基本一致,这份实诚,在很多友商那里完全是一股清流。
有了“持久满帧”,下一步是“持久电量”。OPPO给Find X9 Pro塞进一块7500mAh的冰川电池,比上一代多出近三成电量,却仍保持8mm级别的“身材”。即便是小巧的Find X9,居然也实现了7025mAh的大电池,让人惊叹。
这个结果的秘诀在于第四代硅碳负极:材料从“类球”长成“完美球”,各向膨胀一致,循环寿命直接提升60%;配合自研硅负极算法,用50kHz电化学阻抗实时给电池“号脉”,充电时一旦检测到锂离子拥堵,立刻降流疏导,按照官方说法,在800次循环后,电池健康度仍剩91%,相当于普通用户4年用量。OPPO甚至把主板倒扣,让出其Y轴的一定空间,再“长出”一截电池,却不牺牲NFC、无线充电线圈的位置——这是“空间炼金术”,也是工程师与结构师的握手言和。
在快充端,Find X9 系列全系标配 80 W 超级闪充与 50 W 无线闪充。实测 7500 mAh 从 1% 到 50% 只需 19 分钟,足够在候机厅喝杯拿铁就“回血”过半;而 50 W 无线充在高铁靠背的一小块充电区也能稳稳跑满,告别“对齐即断”的尴尬。更难得的是,快充曲线在 85% 后刻意放缓,让硅碳负极的“最后一公里”不再焦虑——大容量、高功率与长寿命,终于第一次同时出现在一部旗舰机的说明书里。
显然,OPPO Find X9系列把“性能”写成了两行诗:一行是潮汐引擎与天玑 9500 的“帧率守恒”,另一行是冰川电池与硅碳负极的“电量守恒”。当你把游戏画质拉到最高、把续航目标设到两天一充,手机不再是在两头拉扯的绳索,而成为一条平衡木——你只管向前跑,它负责在后面,悄悄把浪涌抚平,把电量锁进硅海深处。
绒砂微光,冷雕无痕在掌心里悄悄盛开的东方极简
作为头部大厂的年度旗舰作品,漂亮和大气的设计是必然的,历代Find X系列机型都是OPPO当时最精妙的作品。不过,再美好的东西,终究还是敌不过大众的“喜新厌旧”。是的,消费者是最“无情”的,他们永远喜欢更新的东西。于是,OPPO为Find X9系列用无处不在的极致细节设计让人凭直觉感到视觉和触感的舒适,这种以饕众人的诚意,很熟悉。
把无论是Pro版还是标准版,把我们手里的Find X新旗舰平放在桌面,第一眼你会误以为它是一块被月光打磨过的卵石——没有高亢的反光,也没有锋利的棱线,只剩一道若有似无的绒光,像把夜色揉进了玻璃。OPPO 把这道光叫作“绒砂工艺”,名字听来柔软,背后却是微米级的执拗:玻璃表面每1μm的起伏都经过计算,少一微米,金属光泽会哑成灰雾;多一微米,指尖又假滑得像塑料。最终呈现的,是金属的克制与丝绒的温润同时栖身于同一块玻璃,摸上去像把晚风攥在了掌心,却从不留指纹的“罪证”。我们反复用牛仔裤、亚麻布,甚至一张普通A4纸去蹭它,机身只在不同角度泛起一瞬的绸缎光,随即归于低饱和的喑哑——那种“被看见,却不刺眼”的东方含蓄,在旗舰机里已经缺席多年。
为了让这块“卵石”彻底摆脱工业品的“拼接感”,OPPO动用了第二件隐形武器:超精密冷雕。镜头模组不再是一枚“贴片”,而是从背板同一块玻璃里“长”出来,冷雕刀头以微米级的吃刀量一圈圈下沉,直到镜头、对焦模组、闪光灯、麦克风全部嵌平,模组与背板的过渡只剩一条毫米级的微妙弧线,手指扫过几乎察觉不到台阶。更难得的是,在如此高集成度的影像模组下,Find X9 Pro依旧把主板、电池、扬声器做成1:1的对称配重,握持时重心落在掌心而不是食指,彻底告别“头重脚轻”的旗舰通病——这是数字之外的体贴,也是“隐形工程”最动人的部分。
视线移到正面,无论是6.78英寸还是6.59英寸,那块漂亮的直屏都被压缩进1.15mm的物理四等边,比上一代再窄20%(标准版)或40%(Pro版),亮屏瞬间像把一整片夜色直接裁切在手里。为了守住这1.15mm,OPPO把天线断缝、注塑通道、封装胶宽全部重新排布,甚至在扬声器出声孔设计上都花费了心思,只为让中框在视觉上“隐形”。而大弧度边框并非单纯的“倒角”,它的曲率经过大量手模握持验证,锋利感被磨平,却保留金属应有的“韧劲”,掌根不会再被硌出红印,却也清楚知道手里握的是一块有分量的器物。
配色上,OPPO这次“又收敛又张扬”。最漂亮的“追光红”是极低饱和的暗朱砂,像故宫城墙在雨后的第一抹返潮;“绒砂钛”把太空灰磨成了雾霭,只在转侧时漏出一道冷白;“霜白”则像把初雪压进玻璃,指尖温度一升,表面泛起一层柔润的“水汽”。三款颜色都拒绝“一眼惊艳”,却能在每天通勤的地铁、咖啡馆的暖光、深夜的台灯下,给出不同的情绪回声——旗舰机的美学,终究要回到“耐看”二字。当然,OPPO Find X9还多了一款非常百搭的“雾黑”可选,也是考虑周全。
Pro版是三色可选
OPPO Find X9标准版四色组合
显然,Find X9系列在设计上的灵感或者叫“给出的最大惊喜”,不是某一项参数的突破,而是把“参数”藏进体验,把“技术”化作风度:玻璃不再只是玻璃,金属不再只是金属,屏幕不再只是屏幕,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件“刚好在我们手里消失”的日常器物——像一支用得趁手的钢笔、一只贴合唇线的茶杯,存在感越低,越让人离不开。OPPO用微米级的锱铢必较,换回我们0.1 秒的“无感”顺滑,这0.1秒,正是高端作品最昂贵的注解。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Find X系列机型大多数时候标准版和Pro版(Ultra版)的机身防护标准是不同的,比如Find X7就是IP65防护标准,而Find X7 Ultra则是IP68(这也是友商竞品的惯用方式);比如,Find X8系列全系IP68的保护标准,甚至Find X8标准版还具备IP68&IP69双重防护标准加持。
但这次,OPPO给Find X9系列全系都准备了一样的IP69&IP68&IP66防尘防水,诚意十足。
顶级的通透与护眼1 nit的温柔与3600nits的锋芒都在一块会呼吸的明眸屏
有了出众的前端图像输出,如何呈现就成为下一个问题。幸好,这对于OPPO Find X机型来说从来都不是问题。这次,OPPO考虑得更细致。
当“亮得刺眼”成为旗舰屏的集体迷失,OPPO Find X9系列选择先学会“暗得体贴”。OPPO在国内首条自研屏幕双产线上,把光刻机级的子像素扫描仪搬进了工厂:每块6.59英寸或者6.78英寸屏幕要被OPPO自研的Solaris设备逐一点名,数百万颗子像素的亮度与色度被绘成一张“缺陷地图”,AI即时生成补偿数据,烧录进OPPO自研P3显示芯片——一块屏,一颗芯,一份专属“身份证”。
于是,当竞品还在2nit的暗光里“将就”时,Find X9系列直接把最低亮度摁到1nit,熄灯后的屏幕像一块被月光浸润的宣纸,文字浮在上面,而不是刺出来;全场景1nit不仅“暗得下去”,还通过自研暗色貌模型保住色阶,黑里依旧能分辨墨灰与鸦青,深夜刷微博不再“亮到流泪”。
可一旦走到正午的街头,这块“温柔”的屏立刻翻出一身铠甲。全局激发1800nits、局部峰值3600nits,配合新一代太阳显示技术,强光下的色块依旧层次分明,导航路口的绿箭头不会被日光吃掉;3840Hz高频PWM像一把隐形扇子,把频闪扇到肉眼不可见的角落,JNCD<1的色准则让摄影师在外采时敢把屏幕当场外监视器。
1nit护眼的魅力
护眼不是冷冰冰的参数,而是“看见”与“被看见”的双向体贴。主动式AI护眼像一位随身的验光师:检测到你深夜躺刷距离低于30cm,自动弹出“眨眼提醒”;高铁上,防晕关怀功能借陀螺仪与GPS判断车辆加减速,界面边缘用微动画提示“前方弯道”,把视觉缺口补上前庭系统,晕车者的恶心感被悄悄抚平——屏幕第一次从“显示”走向“感知”。
双面晶盾玻璃给这块好屏加上一层“软猬甲”。日常钥匙刮擦只留下浅痕,湿手触控算法让雨天滑动依旧跟手;120Hz刷新率与全链路杜比视界把《沙丘》里砂砾风暴的金属光泽推到你眼前,而ProXDR显示再把亮度动态范围拉到8倍,沙粒的高光像被阳光单独镀上一层薄金。我们试着在夜里重看同一片段,1nit下暗部依旧保留虫鸣声般的细节,听不见,却看得见。
从1nit的极暗到3600 nits的极亮,从子像素级校准到防晕关怀,OPPO Find X9系列用两款不同尺寸的“明眸护眼屏”证明:旗舰屏的终极命题不是“更亮”,而是“更懂”。懂黑夜,也懂烈日;懂色彩,也懂人心——它让每一次点亮,都像在瞳孔里点起一盏不会灼伤的灯。
由此我们也可以预见,OPPO会给Find X9 Ultra准备更强的2K屏幕,关心业内新闻的玩家,甚至已经可以猜到那块屏幕的出处了。这话题,咱们以后再详聊。
以真正的流畅“解开极简的哲学命题”Find X与ColorOS再次互相成就
毋庸置疑,ColorOS 16是OPPO为Find X9系列准备的真正“杀招”,其对于大众体验的被感知度,甚至超越了硬件层面的所有“故事”。理性而详细地说“ColorOS 16搭载全新极光引擎,带来安卓首个无缝架构,彻底打破安卓模块化架构的技术困局,从系统底层探索流畅的感官上限”。的确,不同于传统安卓跨模块单独绘制架构,ColorOS 16的无缝架构能够打通多模块渲染壁垒,从框架底层实现统一绘制,做到动效衔接无断层,真正实现了从哪来、到哪去的无缝丝滑体验。无论是负一屏的任意元素、全局搜索的无缝操控过渡,还是抽屉模式细腻跟手的响应,ColorOS 16将带来前所未见的界面秩序感和视觉爽快感。
而以上的内容,用感性而简要的话来总结,则是“真正的流畅,是一种对于‘极简’的态度,而‘极简’一定是背后有着极繁的过程,所以,精神的极简,一定是基于行为的极繁。”
或者说,当屏幕熄灭,故事并未结束。光场设计把自然光影搬进锁屏:时钟数字边缘有一层0.8px的柔焦光晕,随陀螺仪微移而流转;实况动态景深自动分离前景与背景,人像照片的主角被轻轻托起,像把舞台追光灯装进口袋。我们换上宠物图集,每次亮屏狗鼻尖都被一束虚拟侧光点亮,绒毛泛起14bit色深的暖金——一块OLED,第一次有了伦勃朗的戏剧感。
过去,大众的普遍认知是“没有顶级处理器,就不配谈流畅”,其背后的原因在于处理器的整体算力不足,系统流畅性优化只能被迫“戴着镣铐跳舞”,流畅逐渐成为顶配专属,而非大众标配。另一方面,Java作为安卓生态的核心开发语言,缺少对于芯片硬件的充分理解,使其代码始终无法充分调用硬件算力,进而导致算法效率偏低,在整体算力有限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卡顿问题。
现在,为了“真正的流畅”这件事,ColorOS 16第一个大招,就是发布安卓首个自研编译器——繁星编译器,系统性解决安卓算法效率卡点,在整体算力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更高效的算力释放。繁星编译器的核心技术是从0到1,搭建了一套从Java与专属硬件的完整编译链,让JAVA也拥有专属硬件的编译能力,实现硬件专属优化,使得安卓整体编译效率大幅提升。更关键的是,繁星编译器打通了上层和底层的编译能力,让ColorOS 16具备了最前沿的编译能力,真正地实现了跨级融合编译的技术突破,让底层和上层代码能够进行统一编译优化。
我们知道,在去年的ColorOS 15上,OPPO带来针对单一场景的并行动画绘制架构,实现单一场景流畅性的革命性突破,引发行业纷纷跟进。但随着用户多任务使用需求的增加,多任务并发场景下,传统动画优化技术受限于有限的芯片算力资源,其粗放的调度思路极易出现性能供应失衡,导致渲染绘制任务无法在给定的动画帧长内完成,进而引发动画场景卡顿。可以说,只有在多任务并发的重载场景下保持流畅,才是真流畅。
流畅如果只停留在桌面,那只是Demo。ColorOS16把无缝动画写进三方应用的骨骼:闲鱼商品页下滑、饿了么店铺列表回弹、B站横屏手势返回,动画曲线与系统同源,首次实现“跨应用无感跳转”。我们点了一杯奈雪,在付款界面一键闪记,取餐码像一片羽毛飘进流体云胶囊;切回微信,再回来,胶囊依旧悬在左上角,轻轻一点即可展开——安卓生态里久违的“连贯叙事”,被OPPO用120Hz的闪动描绘成了日常。
为了带来更稳定、更一致的系统流畅体验,ColorOS 16潮汐引擎带来行业首发的全新芯片级动态追帧技术,将流畅基因真正注入芯片,这是第二个大招。作为一项基于软硬芯协同打造的系统级性能优化方案,芯片级动态追帧技术可以从系统底层出发,更加准确地捕捉系统绘制需求。当预测到渲染任务无法在动画帧周期内完成,该技术便会动态提升芯片算力供给,加速渲染任务,避免渲染未及时完成而导致的掉帧卡顿。
对比传统方案,搭载了芯片级动态追帧技术的ColorOS 16能够做到更精细的功耗管理,任务完成后还能及时回收多余算力,减少功耗浪费。在实测中,系统在重载场景下的流畅稳定性提升了37%,功耗对应降低了13%。在芯片级动态追帧技术的赋能下,ColorOS 16的流畅性得以最大程度释放和展现,真正实现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面流畅体验。除了重载,全新潮汐引擎还升级了久用技术,系统久用6年也能持久流畅,实现重载和久用双极限场景的双重流畅。
一键问屏Ultra版,懂你的 AI “地陪”
同时,AI不再只是语音助手,而成为系统记忆的“海马体”。小布助手通过声纹锁定主人,在Citywalk时连续对话可随时打断、重新提问;一键问屏Ultra版能识别实景里的招牌、菜单、路牌,给出“指哪答哪”的AR式回复。
一键记视频则把“长视频焦虑”切成带时间戳的章节摘要。比如,在B站40分钟深度评测,按下闪记键,30秒后生成12段带画面截图的段落提要,点击任意节点即可跳转原帧;如果视频信息密度过低,系统会自动改用“屏幕内容摘要”,确保用户不会得到“空壳”。所以,我们用它拆解一场发布会回放,节省28分钟,却找回3个关键价格截图——AI终于学会“替眼睛加班”。
影像补光也被写进系统层。AI人像补光在相册里提供自然光、氛围光、影棚光、闪光灯、基础光五种光效,一键把阴阳脸拉回“气血感”;更惊喜的是,补光数据源自LUMO引擎的多帧光影计算,皮肤纹理不会被暴力提亮,而是像有人在你对面举起一张隐形反光板。我们复活一张废片——侧逆光里人脸近乎剪影,补光后瞳孔里出现两枚自然的高光点,仿佛那天下午真的多了一扇窗。
ColorOS 16支持AirPods原生互联体验,做到开盖即连
显然,ColorOS16用“记得你”作为所有功能的圆心,而远控电脑升级后支持Mac端5应用同开,手机投屏也能用触控板双指缩放,AirPods开盖即连、降噪控制原生呈现,甚至 Apple Watch 都能查看流体云通知、遥控拍照——OPPO把跨生态的墙,悄悄开成了一扇任意门。
从极光引擎的毫秒级跟手到光场设计的微粒光晕再到小布记忆的声纹锁定,ColorOS 16都让系统第一次有了“呼吸感”:它记得你指尖的温度,也记得你目光的停留;它让流畅不再是跑分,而是每一次“居然懂我”的惊叹。当动画、AI、互联、影像被拧成一股潮汐,ColorOS 16加持的OPPO Find X9系列递出的不是一部手机,而是一张随时可上手的数字肌肤——轻薄、透明、会记忆,也会发光。
EF点评:
三十岁的OPPO,不再需要用“第一”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而是开始思考:如何成为“唯一”。在OPPO Find X9系列上,我们看到一种罕见的克制与自信——不追风口,不造噱头,只用最严谨的技术、最细腻的体验,回应用户最细微的情绪。这种“慢”,不是迟滞,而是一种深度的自觉:对技术的信任,对用户的尊重,对时间的敬畏。
同时,了解OPPO的人都知道,Find X系列旗舰从来不执拗于去凑“首发”的热闹,精雕细琢,后发制人才是自有格调。况且,Find X的意义一贯都是“满足影像创作者超越常规手机的画质、体验以及风格化需求”,急不得。从前面几代Find X系列的上市步骤来看,OPPO对于Find X旗舰序列始终保持一种笃定的坚持:基于技术信心和人文信念的旗舰,一年一系,够了。这也是我们很多人喜欢Find X的原因——一次释放所有年度技术指标,不挤牙膏,诚意满分。
去年,Find X8系列让Pro版回归了(更早的Find X7系列直接分为Find X7标准版和Find X7 Ultra版而取消了Pro版本,当初很多媒体还说“之后的历代Find X影像旗舰里可能都不会再有Pro版了”,结果一年不到OPPO就这么水灵灵地打我们脸了),市场表现非常亮眼。所以,OPPO非常务实地让Find X9系列继续以标准版和Pro版的阵容征战。当然,堆料更狠的、OPPO Find X机型史上的第三款Ultra版,稍后还是会有的,那就是另一篇侃侃长文了。
具体来说,OPPO Find X9 Pro是一台让人印象非常深刻、技术体验非常细致、影像满足感非常强烈的年度影像旗舰,是名副其实的“更有分量的大师影像”手机,不仅能堪称“代表2025年乃至2026年影像手机顶层水准的作品”,甚至对自家的前代定位更高的Ultra版机型都有“背刺的嫌疑”。
至于堪称“旅拍神器”标准版Find X9,从配置上它不仅继续践行了“超越传统意义Pro版的标准版机型”之使命(这是历代Find X系列标准版机型在其所处历史时期的优良传统)。更重要的是,这台“第三次定义超级标准版”的机型继续夯实了OPPO磁吸生态,仅凭这个,就要比几款直接竞品加分太多。
三十年风云变幻,消费电子的牌桌上,许多曾经叱咤风云的品牌早已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OPPO能够穿越周期成长为全球化的科技公司,其背后的答案,就藏在它敢于创新、并以技术引领生态共同进化的选择里。所以,三十年不久,但依旧要争朝夕。从ColorOS 16系统到Find X9系列,都只是三十岁的OPPO向大众传递的一个“继续砥砺前行”的态度,如此,亦不负者三十载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