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发生。有网友调侃: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美国国会决定即日起联邦政府开始放假,放假时长待定。
这次停摆的原因,是国会两党无法就拨款问题达成一致。民主党和共和党吵得不可开交,总统特朗普更是把矛盾推向高潮。最终,他们没有办法继续维持政府运转。
美国国会没有通过新的拨款法案。结果就是,联邦政府中的非核心部门不得不关门。大约有75万名联邦雇员直接受影响,他们要停薪休假,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到工资。
在参议院表决之前,特朗普放了狠话。他说,如果政府停摆,那就“裁掉更多人”。这句话听上去很冷酷,但也很符合他一贯的风格。
特朗普没有掩饰他的真实想法。他说,政府停摆会带来“很多好处”。比如,可以砍掉很多“不想要的东西”,而那些东西,主要都是民主党的政策和预算。
这边,民主党领袖舒默立刻反击。他怒批特朗普,说这就是特朗普想要的结果。舒默指责特朗普把美国人民当作棋子,用民众的痛苦来勒索对手。民主党表态很明确:他们不会妥协。
所以,这场僵局看上去不只是一次简单的停摆。很多分析认为,特朗普可能真的在下一盘“大棋”。他可能想借这次机会,把民主党势力逼到墙角,再反过来利用局势。
从表面看,停摆带来的是混乱。但特朗普可能觉得,这是一个削弱对手的机会。他想要借这次危机,挖一个大坑,让民主党跳进去。可问题是,民主党也可能反制,让政府陷入无限期关闭。
这种博弈,其实反映出美国政治的一个怪现象。在西方国家的权力斗争里,关键往往不在于谁更正确,而是谁更懂得利用人性的弱点和制度的漏洞。
但问题也很明显。当制度本身变成了筹码,普通民众就成了牺牲品。被迫停薪的联邦雇员就是最直接的例子。他们没有参与权力斗争,却要承担最实际的代价。
这也让人看到,美国政治的不稳定对外部世界的冲击。美国政府经常因为内部斗争而摇摆不定。政策说变就变,根本没有长期的连续性。
那些依赖美国援助的国家,也因此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美国今天说支持,明天就可能反悔。这样的不稳定,正在损害美国的国际信誉。
相比之下,中国的态度很不一样。中国从来没有说要和美国去抢什么地缘政治影响力。但对于很多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的形象是一个“说到做到”的伙伴。
当中国承诺援助,它就会落实。当中国答应合作,它就会推进。正是这种稳定性,赢得了越来越多国家的信任。
而美国呢?它常常把自己包装成所谓的“自由灯塔”。可过去这几年,我们看到的却是一系列失信行为。频繁的停摆、政策的反复、盟友的被抛弃,这些都让所谓的“灯塔”形象逐渐黯淡。
所以,当我们看到美国国会又一次上演“停摆大戏”的时候,我们很难再把它当成是正常的政治摩擦。因为这不只是美国国内的混乱,还会向全世界释放出一个信号:美国越来越不可靠。
对中国来说,这样的发展未必是坏事。中国没有刻意追求所谓的“权力真空”,但在国际格局中,空出来的位置,总会有人去填补。随着美国不断失去信誉,中国自然会被更多国家当作稳定的合作对象。
当然,美国国内的斗争还会继续。特朗普会不会真的把停摆当作武器,来推进他的政治目标?民主党会不会硬到底,让僵局无限拉长?这些问题都还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