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学术活动月丨山东外事职业大学传媒学院付海娟教授作“计算机类SCI论文框架与各部分撰写要点”学术报告

2025年10月15日下午,传媒学院在济南校区2号教学楼一楼会议室举办“第六届学术活动月”学院首场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主题

2025年10月15日下午,传媒学院在济南校区2号教学楼一楼会议室举办“第六届学术活动月”学院首场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主题为“计算机类SCI论文框架与各部分撰写要点”,付海娟教授担任主讲人,学院教学副院长徐秋娟主持,全体教师参加。

报告伊始,付海娟聚焦计算机类论文分区规则与整体架构两大基础模块,系统对比JCR分区与中科院分区的核心差异,并推荐微信学术类公众号、Letpub平台及JCR官网等实用工具,助力教师高效查询相关期刊分区信息。

随后,付海娟围绕论文标题、摘要、引言、研究方法、结果、讨论、总结与参考文献等模块,逐一阐述撰写要点。她指出,标题应涵盖研究对象、方法与成果三大要素,控制在10—15个英文单词内,力求精准简练;摘要须客观凝练;关键词则需规范有序;引言部分强调了逻辑性与层次感的重要性;研究方法部分应注重与已有方法对比,突出改进之处与优势,增强内容可信度;实验结果与分析应客观事实,避免结果呈现过于理想化;讨论部分需明确研究目的、阐释意义、指出创新点与差异,并客观说明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方向,并恰当使用逻辑连接词,提升表达严谨性;参考文献方面要注意期刊格式要求,善用文献管理工具,关注文献的时效性与综述类文献的适当引用。此外,付海娟还分享了英文论文撰写与翻译的实用技巧,推荐借助DeepL、Google scholar等工具实现精准翻译,规避大段翻译的逻辑断层及表达疏漏。

报告最后,付海娟特别强调论文投稿前需完成“逻辑、格式、语法、重复率”的四重自查,确保稿件符合期刊要求,以提升录用概率。

徐秋娟在总结发言中对付海娟的精彩分享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勉励年轻老师珍惜这份“方法论”,将其融入研究与写作中,多实践多打磨,积极挑战高水平期刊、发表优质论文,实现个人成长的同时为学科发展增添加瓦。

此次学术报告不仅搭建了有效的科研写作交流平台,也促进了学院教师在学术论文撰写方面的经验共享与能力提升。与会教师纷纷表示此次报告干货满满,既解决了论文写作中的常见困惑,也对发表高质量论文更有方向和信心。

撰稿:周 欣

摄影:周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