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关于“火车卧铺下铺打伞遮隐私”的帖子引发热议。发帖网友告诉记者,她躺在下铺休息时,正对过道坐着两名陌生男乘客,感到尴尬和不便,最终选择用打伞的方式遮挡,这才觉得有了自己的空间,舒服很多,过道行人来回走动也不会过于在意。
对此,12306铁路客服人员回应称,目前并未明文禁止旅客使用帘子或打伞遮挡,但原则上不建议乘客采取此类方式。其解释称,列车车厢属于公共服务场所,温馨的旅途环境需旅客共同营造、彼此理解。言外之意是,鉴于卧铺车厢属于公共空间,乘客个人不宜“私搭乱建”。
对于有网友建议卧铺区域是否可增设床帘,该客服表示,挂帘子可能带来安全隐患,影响其他铺位旅客正常上下,也会破坏车厢整体美观。这意味着“卧铺打伞”和“增设床帘”都未得到支持。但客服给出解决办法:可联系工作人员协助调换铺位,或与周围乘客沟通协商。
有关铁路乘客隐私保护的讨论不是第一次出现。2023年,多名网友在社媒平台分享自己坐火车卧铺自带“床帘”的攻略,引发争议。2024年,“阿姨吐槽年轻人卧铺挂帘子”再引热议。同年,一段“男子卧铺车上脱衣面对女乘客裸睡”的视频,更引发“男女分车厢”呼吁。
在绿皮火车时代,列车条件不具备保护乘客隐私,多数乘客也缺乏隐私保护意识。但进入高铁时代后,高铁动车分流了大部分乘客,重视隐私保护的乘客也越来越多,于是出现乘客私挂床帘、打伞等现象。这类行为实际上打破了车厢现有设计和美观,也带来了不便和隐患。
以“卧铺打伞”为例,虽然该网友通过遮挡保护了个人隐私,但可能给同车厢的其他乘客带来不便,例如会影响上铺乘客行动,稍有不慎会被伞戳伤,容易引发矛盾。而乘客“私增床帘”同样有安全等隐患。所以,乘客自保性措施多次触及“痛点”,要引起铁路企业重视。
与其默许乘客私挂床帘、打伞,不如铁路企业统一解决乘客隐私保护问题。比如说在确保安全、车厢美观、方便其他铺位旅客正常上下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在卧铺区域增设统一的床帘,这既给乘客带来安全感、舒适感,也能避免某些乘客在卧铺车厢“私搭乱建”破坏美观。
我们要看到,随着《民法典》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实施,公民对于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作为铁路企业,服务理念也要与时俱进,应该以乘客“痛点”为导向,尽可能满足乘客对个人隐私保护的需要。这也是塑造铁路形象、提升铁路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抓手。
12306客服在提出调换铺位等解决办法的同时,还表示,铁路部门将会把乘客关于增设隐私保护设施的建议记录并反馈给相关部门。这让人有一丝期待。但考虑到近几年相关事件不断,均未能让铁路企业装上床帘,那么,此次乘客的建议能否尽快照进现实,就有待于观察。
铁路卧铺车厢的确是公共服务场所,需要兼顾安全、美观、方便等多种因素,过去未能增设床帘可以理解。但还应该兼顾乘客隐私权保护。因为无论是谁购买卧铺车票,都不希望被其他乘客窥视、打扰。铁路企业应当以乘客为本,通过科学设计统一为卧铺车厢增设床帘。
假如在卧铺车厢增设床帘,最需要警惕个别乘客在床帘里面干违法失德之事。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