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力资讯网

“创立”电诈园暴力管控模式!缅北魏家供述:中国籍员工是最重要的资源

缅北魏家全是人魔,他们把中国籍员工当成资源,死亡是最轻的刑罚…2025 年 10 月 9 日,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检察院的一

缅北魏家全是人魔,他们把中国籍员工当成资源,死亡是最轻的刑罚…

2025 年 10 月 9 日,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检察院的一纸公诉书,如同利剑刺破缅北的阴霾 —— 以魏怀仁为首的缅北果敢魏家犯罪集团核心成员,因涉嫌诈骗罪、故意杀人罪、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敲诈勒索罪等多项重罪,被依法向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此前,缅北四大家族中的明家已迎来一审宣判,白家也进入一审庭审阶段;如今,魏家对中国公民犯下的累累罪行,终于要在法庭上接受正义的终极裁决。

这些盘踞在缅北地缘缝隙中的犯罪集团,虽都以电信诈骗为经济支柱,靠暴力管控维持统治,借政治身份寻求庇护,但在权力架构与犯罪手段上各有其狰狞面目。

今天,我们就撕开魏家犯罪集团的伪装,看这个构建起政、军、商 “铁三角” 的罪恶帝国,如何被中国警方彻底击溃。

2025 年 9 月 24 日,距离魏家犯罪集团被公诉仅半月,公安机关对集团首犯魏怀仁及其外甥、骨干成员陈大卫进行了最后一次提讯。

彼时,这两人还不知道,他们精心布局的 “权力传承” 计划,早已被中国警方连根拔起,就在归案前,魏怀仁几乎完成了家族二代的政治铺路,满心期待子女能接手果敢某边防营军权,让魏家的统治在缅北延续。

“当时监察委员会本来有 5 个委员,有的年纪大了要退,让我们年轻人补上去。” 面对民警的讯问,陈大卫的语气仍带着一丝未散的傲慢。

民警追问:“后续收到正式任命文书了吗?”

“监察委员会办公室那边有文件,给我任了候补委员。” 陈大卫顿了顿,补充道,“主要负责监管果敢地区的边防军。”

在缅北果敢,政治权力与家族利益从来都是共生共荣的 “影子”。

15 年前,魏家刚踏入政治舞台,就深谙此道:老二魏超仁凭借人脉当上缅甸联邦议会议员,为家族筑牢政治根基;老三魏怀仁则手握军权,一步步坐上果敢核心掌权者的位置,形成 “兄从政、弟掌军” 的格局。

“我是缅甸政府任命的边防部队监察委员会主席,二哥的儿子魏青海、我儿子魏青松,都是我任命的监察委员。”

魏怀仁在提讯中毫不掩饰自己得意,“在果敢,我就是边防部队的最高首长,老街要是发生冲突、有人被打死这种大事,都得跟我汇报。”

泉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邱鑫点破了魏家的 “底气”:“魏怀仁跟其他家族不一样,他手里的边防营是有缅甸官方编制的正规武装;别的家族搞武装,得自己筹钱买枪招人,而他的部队是‘名正言顺’的,这也让他的暴力管控更有恃无恐。”

有了 “枪杆子” 撑腰,魏家开始疯狂敛财:先是靠博彩、色情产业完成原始积累,又利用社交媒体打造 “缅北遍地黄金” 的假象,诱骗大批中国公民跨境 “淘金”。

2017 年,当电诈集团纷纷向缅北转移时,魏怀仁敏锐地嗅到 商机,他一边大肆修建电诈园区,吸引 “金主” 入驻并参股,提供武装保护;一边巧立名目收费,除了高额租金,还强征人头税、治安费、物业费,甚至把 “中国籍员工” 当成 “商品” 买卖。

“对诈骗公司来说,中国人就是最值钱的资源。”

魏怀仁在供述中暴露了贪婪本性,“一个中国员工的买入价,从最早 2 万涨到后来 30 多万;要是有人想逃跑,得交几十万赎金,老板才肯放人。”

台面上,魏家是 “保卫边境” 的公职人员;私下里,却用国家机器维护家族犯罪利益。

正是魏家率先开创了 “电诈园区武装管控” 模式,用边防部队和私人武装双重看管,把园区变成 “牢笼”,这一模式后来被其他家族效仿,让果敢的电诈园区成了世人闻之色变的 “血色地狱”。

“我们侦办这个案子,就是要揭开真相:这不是简单的诈骗,而是衍生出杀人、拘禁、卖淫等一系列罪恶的犯罪网络。” 泉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张汉沂的话,道出了案件的核心,要让全世界看清缅北电诈的真实面目。

魏家的 “铁三角” 能稳固多年,离不开家族成员的明确分工:一代掌政军,二代管商业。

在权力交接的布局中,魏怀仁选中外甥陈大卫接手军权,将其视为 “杀伐决断” 的接班人。

可在中国警方的证据链中,陈大卫不过是个草菅人命、背负多条中国公民血债的 “刽子手”。

在缅北果敢的电诈园区,武装看守荷枪实弹、压制反抗是常态,谁完不成业绩、想逃跑,就会遭到体罚、拘禁甚至殴打。

而陈大卫为了向园区 “金主” 表忠心,竟想出 “杀人祭天” 的荒唐仪式。

“结拜为什么要杀人?” 民警的质问让陈大卫的眼神闪烁了一下。

“立投名状,显得独特。” 他轻描淡写地回答,根本不把人命放在眼里。

“人是怎么选的?”

“让手下随便找个陌生人,哪里都行。”​